中新网8月24日电 国家统计局网站今日刊登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黄秉信署名文章,谈我国的粮食生产情况。黄秉信称,中国粮食生产基本面良好,2013年以来,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超过12000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2017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了470公斤,中国人吃不饱饭的问题彻底成为历史,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以下是文章全文:
我国粮食生产基本面良好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 黄秉信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保障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习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依据农业生产情况的新变化,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新战略,确立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粮食安全新目标,持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支持力度,不断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显著提高、物质基础更加雄厚。2013年以来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超过12000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2017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了470公斤,中国人吃不饱饭的问题彻底成为历史,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藏粮于地”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没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就无法保持一定规模的粮食生产能力,粮食安全也就无从谈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先后制定《土地管理法》、《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国办发〔2005〕52号)以及《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加强耕地保护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严格保护耕地等部署要求。通过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耕地得到保护,我们有了底气实现“藏粮于地”。
二、农田水利条件明显改善,奠定稳产高产基础
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是决定粮食能否高产的关键。近十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农田水利条件明显改善,能正常使用的机电井、排灌站和能够使用的灌溉用水塘水库数量不断增长,为粮食实现稳产高产奠定良好基础。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2016年末,全国农村中能够正常使用的机电井659万眼,较2006年增长8.2%;排灌站42万个,增长8.9%;能够使用的灌溉用水塘和水库349万个,增长53.3%。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得全国灌溉耕地面积不断增加。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2016年全国有灌溉设施或水源、正常气候下能灌溉耕地面积占实际耕种耕地面积的55.2%。
三、农业机械普遍使用,农业生产机械化率较高
近十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农机购置补贴等多项扶持政策支持农业生产向机械化方向发展,联合收获机等大型农业机械数量大幅度增加,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主要农作物的机械化率大幅提高。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末,全国联合收获机114万台,比2006年增长105.3%;排灌动力机械1431万套,增长6.1%;小麦机耕、机播和机收的比重分别达到了94.5%、82.0%和92.2%。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也显著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把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高强度农业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