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6日电 今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焦雅辉副局长介绍,落实《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有关要求,2017年全国新建儿童医院19家,儿科床位增加2万张,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15.4万名。
资料图:怀孕9个月的吕梁市人民医院儿科护士刘丽,在病房照顾患儿。闫彩琴 摄
焦雅辉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和儿童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在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及儿童白血病救治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方面,自2017年起,卫健委会同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印发了《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方案》。主要针对罹患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食管癌等9种大病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和农村低保、特困人群,按照“四定两加强”的原则,即“定定点医院、定临床路径、定单病种费用、定报销比例,加强质量管理,加强责任落实”,进行集中救治管理。
焦雅辉表示,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指导地方规范诊疗行为,组织制定了相关病种临床路径,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安全。二是提高基层诊疗能力,着力提升县医院服务能力,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医院等工作,有效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三是合理选择药品、耗材和治疗方法,控制医疗费用,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四是做好各项医疗保障政策有效衔接,推进实施“一站式”结算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有效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此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专项救治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焦雅辉指出,截至2018年8月底,已确诊农村贫困人口大病病例26.1万人,救治22.6万人,累计救治次数99.6万人次。目前,专项救治病种累计报销比例达到81.12%,较专项救治工作启动之前提高了37.3个百分点,专项救治病种的次均诊疗费用为6205元/人次,各病种平均费用均较2016年下降明显。
焦雅辉介绍,近期,卫健委会同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和医保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的通知》,将救治病种扩大到21种。卫健委计划到2019年,救治病种扩大到25种;到2020年,达到30个,力争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治和兜底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在总结借鉴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卫健委针对儿童白血病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焦雅辉表示,一是进一步完善儿童医疗服务体系。落实《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有关要求,增加儿科医疗资源供给。2017年新建儿童医院19家,儿科床位增加2万张,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15.4万名,每千名儿童执业(助理)医师达到0.63名。截至目前,提供儿科医疗服务的医院达到2万余家。
二是有效提升儿童白血病诊疗能力。诊疗方案不断完善优化,通过医联体和远程医疗等,儿童白血病治疗同质化水平大幅提升。据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组织的多中心研究显示,近10年,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年以上长期生存率上升近10%,总体接近90%;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年无病生存率可达90%以上,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我国科学家研发的维甲酸联合砷剂治疗方案,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三是大幅降低贫困白血病患儿负担。通过推行单病种定额收费和医保定额支付等措施,有效提高了白血病患儿医疗保障水平。从2017年初到2018年9月,贫困白血病患儿实际报销比例由49%提升到81%。
焦雅辉认为,近期,卫健委会同国家发改委、人社部、民政部、国家药监局和中医局针对儿童白血病救治管理工作,制定印发了通知。从健全服务网络、提高诊疗水平、保障药品供应、加强综合保障等方面提出综合方案。
下一步卫健委将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指导地方建立完善儿童白血病诊疗管理网络,实行定点医院治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儿童白血病个案登记管理;
二是建立完善儿童白血病诊疗协作网络,加大儿童白血病定点医院建设支持力度,提高全国儿童白血病诊疗同质化水平;
三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让社会公众知晓儿童白血病管理政策,更加了解地方儿童白血病诊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