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大班额:抓源头补短板,降幅10年最大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不少城镇学校班级学生剧增,超出额定人数,出现大班额现象。按国务院要求,全国2018年底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2020年底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
“按照这一工作目标,我们从新生入学入手,严控产生新的大班额。”吕玉刚说,截至2018年10月底,我国义务教育大班额、超大班额数量比2017年分别减少了18.9%和48.7%,为近10年来最大降幅。
2018年2月,教育部在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通知中明确要求,普通中小学起始年级按照不超过国家规定班额标准招生,严格控制存在大班额、大校额学校的招生计划,防止产生新的大班额。并且,建立通报约谈制度、加强督导检查,督促地方切实落实消除大班额任务。
与此同时,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发改委实施“全面改薄”、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困难地区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促进地方合理布局学校,增加学位资源供给。
吕玉刚说,一手抓源头,一手补短板,2018年全国基本消除超大班额的目标已经如期实现,控制大班额取得明显成效,为确保2020年全国基本消除大班额目标如期平稳实现打下了扎实基础。
解“入园难”:强化顶层规划,增加普惠性资源供给
“针对‘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2018年出台了学前教育顶层设计,下一步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推动顶层设计的落实。”吕玉刚说。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印发,明确了新时代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公益普惠方向,提出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的目标。
吕玉刚认为,“公益普惠”四个字十分关键,《意见》中一系列政策措施都是围绕这一方向展开。
一是大力发展公办园。要求各地在公办资源不足的地区,充分挖掘各种闲置资源,鼓励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办园,采取新建改扩建等多种途径,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二是规范治理小区配套幼儿园。国务院办公厅已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的通知》,部署开展专项治理,要求通过全面摸排、分类整改,集中解决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办园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幼儿园。
三是引导扶持普惠性民办园。要求地方政府进一步完善普惠性民办园认定标准、补助标准及扶持政策,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培训教师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更多地举办普惠性幼儿园。
在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同时,促进营利性民办园规范发展,满足部分家庭选择性入园需求。(半月谈记者 高远至 原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