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值得期待:释放改革开放新信号(图)

2018-04-04 10:38:41 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为三月二十二日拍摄的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新华社记者 郭 程摄

  中国深化改革开放 亚洲共谋发展繁荣

  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值得期待

  本报记者 叶 子

  4月8日—11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将在风光秀丽的海南拉开帷幕,亚洲乃至全世界将进入一年一度的“博鳌时间”。作为今年中国主场外交的开篇之作,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不仅办会规格和规模超过往届,而且看点多多,值得期待。

  释放改革开放新信号

  3日,外交部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介绍习近平主席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举行有关活动相关情况。王毅宣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应邀出席论坛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主旨演讲。

  “这是今年博鳌亚洲论坛的最大亮点。”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希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刚刚结束的两会又对诸多具体领域的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习近平主席的演讲将给世界提供一个零距离观察中国的重要机会。”

  年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对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重要经验和启示、世界意义和影响,以及在新的历史当口中国将如何推动对外开放再扩大、深化改革再出发作出最权威的阐示,一系列新的改革开放重要举措都将在年会期间宣布。

  “我相信,这些即将公布的举措意味着中国将以更加坚定且果断的步伐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杨希雨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将从40年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步入到顶层设计引领的“升级版”改革开放阶段,此次博鳌亚洲论坛上释放的新的政策信号必将吸引世界目光。

  致力推动亚洲一体化

  自成立之初,博鳌亚洲论坛就聚焦亚洲发展,致力于推动亚洲一体化。本次年会以“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为主题,设置了“全球化与一带一路”“开放的亚洲”“创新”和“改革再出发”4个板块、共60多场正式讨论,紧扣现实需要,引发各方高度关注。

  杨希雨认为,虽然世界经济初步迎来企稳回升态势,但这一态势仍较脆弱。过去几十年来,亚洲包括中国崛起的两个重要驱动因素正发生变化:一是亚洲的经济发展背景——全球化浪潮,面临巨大挑战;二是亚洲的发展方式、开放模式需要进一步创新。因此,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聚焦亚洲如何坚持开放创新,邀请中外官产学各界人士来共同讨论就显得尤其必要而且重要。

  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将继续推出《亚洲经济一体化》《新兴经济体报告》《亚洲竞争力报告》,这3份学术报告都是围绕促进亚洲共同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始终推动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亚投行等,实现了共赢共建共享。更重要的是,繁荣、稳定、持续发展的亚洲,对世界也将是非常大的正能量。”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博鳌亚洲论坛成立17年来,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今年,来自各国的2000多位各界嘉宾将汇聚一堂,共商合作共赢大计,共谋发展繁荣良方,为亚洲和世界提供“博鳌智慧”,贡献“博鳌力量”。

  王毅介绍,本次年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将把握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直面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就进一步推动构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和世界美好未来鲜明地发出中国声音、阐明中国立场。

  王军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仅受到国际上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欢迎,而且被写入联合国多份决议和文件。今年将参加论坛的国际嘉宾,不仅有亚洲区域内的,还包括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荷兰首相吕特、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等,博鳌亚洲论坛的舞台越来越大。

  杨希雨表示,作为一个非官方的交流平台,博鳌亚洲论坛一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奠定各国、各组织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合作的基础,已经成为联接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桥梁,成为兼具亚洲特色和全球影响的国际交流平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重要作用。

编辑:李学平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

  • 专题

    2018全国两会

  • 专题

    2018新春走基层

  • 专题

    聚焦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

  • 专题

    奋斗·劳动者之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