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8日电 (周乾宪)中国公安部18日宣布,自2018年5月1日起,在海南省实施59国人员入境免签政策。专家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国家移民管理局组建之初出台这一政策,是在践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承诺,更高水平的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
“这不仅是一项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出入境配套措施,”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国务院参事王辉耀提到,“政策带来人员流动便利,产生的集聚效应将促进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由贸易港的建设。”
在王辉耀看来,更值得注意的是政策背后透露的“开放”信号。他说,海南经济特区先行先试,被赋予的改革开放新使命将在全国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具体来说,此次海南实施的入境免签政策将适用国家由26国放宽到59国;免签入境后停留时间从15天或21天统一延长至30天;在保留旅行社邀请接待模式的前提下,将团队免签放宽为个人免签。
“这让外国旅客有更充裕的时间来了解中国、游览旅游景点以及开展商务活动。”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陈奕平对记者说,提供便利让外国游客多来看看新一轮改革开放下的中国,也是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机会。
目前,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均开始实施部分国家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从过去的24小时过境免签到72小时,再到现在的144小时,时间不断延长、范围不断扩大。
陈奕平还提醒,为外国商务和旅游入境者提供便利是一方面,如何同时提高免签地的吸引力则需要各部门形成合力。讲好中国故事,做好推广营销,方能擦亮地域名片,打造中国品牌形象。
不久前,外交部河南全球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现场不仅展示了牡丹画、剪纸、贾湖骨笛,还展现了豫剧、少林功夫、太极等中原文化元素,以及河南跨境贸易的“买全球、卖全球”等,颇具特色。
如今,开放中的中国,不仅喜迎八方来客,也让中国游客能够“说走就走”。截至2018年3月15日,对中国持普通护照中国公民提供免签、落地签的国家数量已达68个,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个。
未来中国如何获得更多免签机会?长期从事移民法研究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刘国福认为,最根本的还是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这是一国考虑是否给予另一国免签待遇的重要依据。
“鉴于中国地域间发展差距较明显,中国可通过‘以点带面’,争取从部分地区部分群体免签向全民免签过渡。”刘国福还提到,要提高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的诚信意识,减少发生逾期不归,损害当地人利益等行为。
国家移民管理局副局长曲云海在当天举行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下一步,国家移民管理局将加强宏观研究、政策统筹和服务延伸,持续推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吸引人才入境居留、便利民众办证通关等政策措施。
对此,刘国福建议,中国应对自身的国际移民政策从宏观上进行明晰规划,包括对国际移民群体进行细分,精准推出移民政策,形成常态化机制,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