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巨头的加码布局,“互联网+农业”商业应用开始提速。
在国外,美国室内农业创业公司Plenty Inc获得软银愿景基金及亚马逊投资;在国内,包括阿里、京东在内的互联网巨头纷纷开辟农业电商业务。与此同时,政策红利也为互联网与农业融合保驾护航。
在资本和政策的双重推力下,中国农业经济正在发生变化:在生产领域,无人机植保和智能养殖方兴未艾;在供应链管理领域,阿里、京东、苏宁等大企业先后布局农村电商网点体系;在金融领域,产业金融与电商平台正深度融合。
无人机植保初具市场规模
业内认为,“互联网+农业”的关键入口是,服务农民的切实需求。随着适应作物病虫防害专业化服务需求日益旺盛,广州极飞科技正走在植保无人机研发的前沿,并初步形成市场规模。
日前,极飞科技获得了德国红点设计大奖(Red Dot Design Award),同时在全国29个省份都设有运营机构,已累计为20万农户提供1500万亩次的植保服务,减少了30%农药使用和90%水资源浪费。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近2700万台农机,这些农机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是闲置的。在东北地区,农机至少有2/3的时间是闲置的。在极飞科技看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农机利用率是提升农户、合作社利润的关键。
“从2016年开始,我们就与金融机构比如蚂蚁金服等,开展了一系列无人机租赁和共享服务”,龚槚钦表示,让植保无人机得以低门槛地在农村流通,这也加快了智能农业设备的普及速度。
此外,京东也在大力推广科技农业人才培训。今年4月,京东发布“京东农服”APP。在开发的“京东农服”APP上,可以看到有任务、学院、飞防队、工具四个专栏,不仅可以让植保的供需双方能够直接对接上,还能够做到无人机全过程的注册管理,实现实时跟踪、资源调配和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