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连续5年为超过1300万人提供就业岗位,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始终存在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1以上,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何进一步提高就业人口,实现高质量就业发展?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职业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提高就业质量的根本举措。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迈上中高端具有重要意义。
“终身”概念如何理解?此次政策有哪些新变化?记者采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
四大措施推进“终身”制度特色发展
2012年至2017年,全国共开展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1.14亿人次。截至2017年末,全国共有各类职业技能机构2万多个,全国技能劳动者达到1.65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791万人。但目前,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仍存在覆盖面不够广泛、培训质量有待提高、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是职业技能培训改革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有助于推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此次《意见》的一个特点和亮点是“终身”,如何理解这二字?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终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培训对象覆盖全体劳动者,既包括城市劳动者,也包括乡村劳动者,既包括就业人员,也包括准备就业人员。
二是培训补贴覆盖劳动者终身职业生涯,从劳动预备开始,到劳动者实现就业创业并贯穿学习和职业生涯全过程,都有机会享受政府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这是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核心所在。”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三是技能评价激励活动覆盖劳动者培训就业全过程,提出建立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技能提升多渠道激励机制,使培训、就业、评价、使用有机衔接。
四是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以公共实训机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为主要载体,提供全方位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力争2020年后基本满足劳动者培训需要
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意见》从构建培训体系、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提升培训基础能力和加强工作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与以往政策相比,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有哪些新变化?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说,根据新的形势发展需要,《意见》对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作了完善创新,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政策目标上,明确建立并推行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力争2020年后基本满足劳动者培训需要。
重点群体上,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等群体分别实施专项职业技能培训行动计划,同时突出强调企业职工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据了解,目前全国技术工人1.65亿,占就业人员的比重约为20%,其中高技能人才只占就业人员约6%。技能人才在整个人才中是比较短缺的。
培训类型上,在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三大类型基础上,适应发展需要,增加了工匠精神和职业素质培育,将创业培训拓展为创业创新培训。
经费保障上,将资金渠道扩大为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通过就业补助资金、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社会捐助赞助、劳动者个人缴费等多种渠道筹集培训资金,失业保险基金也可以用于参加失业保险职工的技能提升培训。
“现在职业技能培训投入中,政府补贴投入还需增加,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多年来政府的人均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在500元左右。一些企业,按照规定可以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也未完全到位。技工院校的资金投入,这些年来也是不够的。”该负责人说。
此外,《意见》也在培训供给、机制创新、购买服务、质量监管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新政策。
对企业职工培训实现补贴全覆盖
企业是用工主体,《意见》强调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如何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谈道,在资金支持方面,技能培训补贴已覆盖企业所有技能人员。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等五类人员参加岗前培训、新招用和转岗人员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失业保险参保职工参加培训获得初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企业职工参加技师和高级技师培训,都可以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
“对企业职工培训实现补贴全覆盖,这是我国重视职工培训的充分体现。2017年全国企业职工参加政府补贴职业培训542万人次,约20万失业保险参保职工领取了技能提升培训补贴。”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税收优惠方面,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可按规定在税前列支;在技术支持方面,充分发挥企业、院校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双元作用;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将着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
“我们国家发展到现阶段,也是需要突出‘人才红利’的时候了。要大力倡导劳动者终身培训的理念,使我国发展实现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该负责人说。
(解读人:人社部有关负责人 采访人:本报记者 丁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