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在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中砥砺前行

2018-05-25 09:05:11 光明日报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节点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在历史和现实的紧密结合中,深刻阐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开创新时代的新气象,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需要我们在伟大民族精神的高扬中砥砺前行。

  自信的底气和前行的力量

  伟大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积蕴于漫长的民族奋斗史。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孕育了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品格和崇高价值追求,构建了中国人民的独特精神世界。

  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一向注重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在不同领域和时期的集中体现进行凝练、概括和弘扬。在新时代的伟大历史节点上,对中华民族精神作出新的全面阐述,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深刻地认识自身,更有信心和毅力地创造我们民族的新辉煌,更加自觉地为人类文明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明确回答了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创造出绵延至今的璀璨文明、为什么能够成功走出一条不同于世界任何国家的发展新路、为什么坚信民族复兴伟大梦想一定能够成为现实。这一重要论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中华民族何以自信的深刻回答,也是对新时代中华民族自信心的再激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这归根到底要依靠秉承伟大民族精神的伟大人民、伟大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示着我们的事业已经达至的新高度,也标示着我们的事业继续向前的新起点。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我们不能沾沾自喜,滋生懈怠不前的惰性,不能安于现状、乐而忘忧,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睡大觉。面对前进途中的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我们须有更大的定力、更强的毅力、更足的动力。概言之,在继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新的长征路上,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高昂向上的伟大民族精神。

  以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精神成就新时代新气象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发扬伟大创造精神,开拓进取、辛勤劳作,产生了伟大思想巨匠、发明了伟大科技成果、创作了伟大文艺作品、建设了伟大工程,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需要继续弘扬伟大创造精神,顺应变革创新的时代潮流,谱写创新创造的时代新篇。“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当今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们弘扬伟大创造精神,就是要更大力度地激发全民族的创新创造活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创造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发扬伟大奋斗精神,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开疆拓土、开垦粮田、治理江河,不畏艰险、勇于拼搏、敢于牺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需要继续弘扬伟大奋斗精神,敢于攻坚克难、全面深化改革,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奋勇前进。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各种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都可能集中爆发,要求我们有更大的政治勇气和奋斗精神,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全面深化改革,敢于刮骨疗毒、破除“中梗阻”,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未来,我们还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需要一代代的中华儿女接力奋斗,在奋斗中接续历史辉煌、成就美好未来。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发扬伟大团结精神,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打败了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使中华民族以独立统一的姿态屹立于世界舞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需要继续弘扬伟大团结精神,团结一心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一刻也离不开团结精神在全党全民族的大发扬。发挥伟大团结精神,需要我们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需要我们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并广泛团结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同世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世界,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发扬伟大梦想精神,心怀梦想、不懈追求,不仅形成了小康社会的理念,而且在追梦的路上披荆斩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需要继续弘扬伟大梦想精神,勇担使命、实干兴邦。中国梦凝聚着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精神旗帜,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当前,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把蓝图变为现实,需要全国各族人民自觉承担伟大时代使命,以坚忍不拔的努力、脚踏实地的劳动,把伟大梦想付诸实践。

  激发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主体自觉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需要充分发挥党的引领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忠诚继承者和坚定发扬者。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有效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必须切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持之以恒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唯有这样的党,才能充分发挥时代先锋、民族脊梁的作用,有力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带领全国人民将伟大民族精神转化为伟大社会实践,创造历史伟业。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行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和建设者。弘扬伟大民族精神,需要中华儿女的每一分子都成为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精神的承载者、弘扬者、践行者。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应当不断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应当不断增强实干精神,以时不我待、奋力拼搏的激情,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解决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应当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统一安全,以主人翁姿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需要唤起青春的力量。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所在。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对青年来说,这是最大的人生际遇,也是最大的人生考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需要广大青年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需要广大青年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知行合一,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汇成永远青春的国家、永远向前向上的民族。(作者:沈壮海,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史君,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刘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上合青岛峰会

  • 专题

    李克强访问印尼、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访问日本

  • 专题

    聚焦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专题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启动仪式在拉萨举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