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查组成员在一条河边采样
“以前,村口的这条河是条臭水沟,里面都是生活垃圾,像西瓜皮、厨余垃圾之类的,一到夏天臭气熏天,村民都待在自己院子里不出来。在吕梁市,提起王家庄沟,人们都知道这是条有名的臭水沟。”6月5日,在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王家庄村,一名在村口树荫下乘凉的王姓村民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
同日,这条当地政府从2015年底开始整治的黑臭水体迎来了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专项行动督查组的督查。
从5月7日开始,由生态环境部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派出的专项督查组分三批对全国36个城市的黑臭水体整治情况开展督查工作,检查各地是否完成《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中规定的黑臭水体消除目标。近日,北青报记者跟随第二批第十八督查组走进山西省的督查现场。
村庄的改变
登上督查组“光荣榜”的王家庄沟
“吕梁市离石区王家庄沟属东川河一级支流,流经王家庄村、城区交通路、永宁中路等。沟道治理前自然淤积严重,行洪能力差,存在严重的防汛隐患,加之垃圾成堆、污水横流,周围居民苦不堪言。”吕梁市住建局负责人在现场用整治前和整治后的对比照片向督查组介绍这里发生的巨变。
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与村民描述的整治前景象迥然不同,王家庄沟河床的两侧立面由水泥砂浆浇筑,河道干净整洁,河岸两旁栽种着许多树木。
据吕梁市住建局负责人介绍,整治工程为王家庄沟疏浚1.12公里,还在地下铺设了截污管道1.7公里,解决了周围居民生活污水乱排的问题。
同时,与当地多数无天然径流甚至彻底干涸的河流不同,王家庄沟有一些径流形成了微小的瀑布景观,水质清澈,没有异味。
“这些水来自王家庄上游的煤矿,将一部分处理后的矿井水引入王家庄沟”。当督查组人员询问水质是否达标时,吕梁市住建局负责人表示,目前排出的水均经过检测,达到排放标准。而且,到今年6月底,矿区将新建完成矿井水深度处理设施,出水可达地表水III类。
综合考虑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与民生改善的王家庄沟综合治理工程得到了督查组的肯定,将其以“光荣榜”的形式报送给生态环境部。
不过,对于这样一条明显不复往昔“黑臭”的河流,细心的督查组人员还是发现了问题——王家庄沟的岸边存在明显人为倾倒或堆放垃圾的现象,暴露出黑臭水体周边垃圾转运不及时的问题。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吕梁市多条水体的沿岸。
对此,督查组向吕梁市政府提出的下一步工作建议中指出,要健全垃圾收集转运体系,配备人员清理河面和河岸垃圾,做好垃圾收集转运记录。
督查的过程
在APP上实时记录黑臭水体变化
在半个月的时间里,第二批第十八督查组总共完成对太原市17个和吕梁市4个黑臭水体的督查,这21个黑臭水体都被列入住建部和原环保部2016年正式发布的黑臭水体清单中。此外,督查组还抽查了清单以外的太原市2个和吕梁市4个黑臭水体。
据生态环境部此前介绍,此次现场督查主要采取形式督查和实质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形式督查包括判断水体感官上是否消除黑臭,要以公众的满意度为是否消除黑臭的首要依据;水质监测数据是否符合基本消除黑臭现象的要求;河面是否存在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是否存在垃圾。实质督查包括检查控源截污措施、垃圾清理措施、清淤疏浚措施和生态修复措施四方面是否落实。
为此,第十八督查组将组员分为督查组、公众调查组、监测组和宣教组。第十八组副组长柏挺告诉北青报记者,该组23名组员中既有来自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苏州科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也有来自河南、浙江、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环保系统和住建系统的一线工作人员。
“分组时考虑到了各个组员的特长,由专业知识过硬的组员通过巡河的方式开展现场检查;善于组织群众和群众沟通的组员负责入户调查,指导群众填写调查问卷;有着监测站工作经验的组员被分配给水质取样和检测的任务。”
在督查期间,每名组员的手机中都安装了一个叫做“黑臭水体专项督查系统”的APP。通过这个APP,组员们不仅能够获得黑臭水体的GPS定位、查询到每个黑臭水体在住建部和生态环境部的备案情况,还能手动在APP上记录现场检查的详细情况,包括水体是否黑臭、是否有漂浮物、水质是否取样、水质检测结果如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