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电影《我不是药神》在今天(5日)提前上映,而这部电影在之前的点映阶段就引发了热议。徐峥饰演的保健品店主在一群癌症患者的恳求下,成了某种印度产“救命药”的总代理商,由此卷入生活和法律的漩涡,也使得法律和伦理不断碰撞。
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故事的原型陆勇是一名慢性白血病患者,被称为“药侠”“印度抗癌药代购第一人”,他所代购的是治疗白血病靶向药“格列卫”。瑞士诺华的“格列卫”在国内售价23500元一盒,而印度的仿制药仅几百元一盒,使得不少患者铤而走险。我国将如何切实减轻“救命药”的费用?
“命,就是钱。”这是电影《我不是药神》里的台词。之所以有这种看似夸张的表述,是因为不少进口抗癌药的价格很高,它们被称为“救命药”。剧中,保健品店主程勇在一群癌症患者的恳求下,成了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总代理商。电影中瑞士的“格列宁”2万元一瓶,而印度仿制药只卖几百元。程勇也由此卷入生活和法律的漩涡,最终被判5年有期徒刑。这让不少观影者唏嘘不已,北京的张先生说:“电影中让我印象特别深的一句是,‘他才二十岁,他只是想要活着,犯了什么罪’。谁都知道知识产权,如果患者都能买得起正版原研药,谁还会铤而走险呢?生病这件事又都是没有任何准备的,药价就是命的代名词。”
电影中的“程勇”,原型是“陆勇”;电影中的药名“格列宁”是现实中的药品“格列卫”。剧中的原型、无锡白血病患者陆勇还因为帮国内病友代购国外白血病靶向药“格列卫”,2014年因涉嫌销售假药罪被起诉。与剧中结果不同,后检察机关决定对陆勇不予起诉。陆勇说,这段日子“不堪回首”。当时美国的价格折合人民币17500元就能拿到,中国是23500元,其中有6000元的差价,这个差价就是关税和增值税。中国药品制度改革走得非常快,政府已经拿出最大的努力,肯定能减少所有肿瘤患者的负担。
陆勇提到的关税差价,我国自今年5月1日起,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至零,使我国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今年4月27日,已经发布降低抗癌药生产进口环节增值税税后的具体措施,其中包括了103种已经上市的抗癌药。对已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实施政府集中谈价和采购。3家以上企业生产的,拟开展专项集中招标;生产企业不满3家的,通过谈判、撮合等方式,鼓励形成全国统一采购价格。对未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实行医保准入谈判。拟由医保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开展准入谈判,将符合条件药品纳入医保药品目录范围,医疗机构按照谈判价格网上采购。
初步统计,我国已上市抗癌药品138种,2017年总费用约1300亿元。抗癌药品费用之所以高,一方面研发投入大但研发成功率不到2%,平均成本超过7亿美金,企业需通过高定价收回前期投入。另一方面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筹资标准目前人均不到700元,大病保险报销后,部分患者自负费用负担仍然很重。
国家卫生健康委药政司司长于竞进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确定集中采购、医保报销、加快创新药进口上市等降低抗癌药费用的后续措施,放大惠民效果。2016年以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人社部针对部分专利、独家药品,分别组织开展了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试点和国家医保目录谈判,39个谈判品种平均降价50%以上,并已全部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其中包括了17个抗癌药品。两批谈判的17种抗癌药品因降价节约资金41.7亿元,加上纳入医保目录后报销的部分,共为患者减轻药费负担62.4亿元。
目前的药品目录已经包括大部分抗癌药品。人社部会尽快启动建立药品的动态调整机制,尽可能把更多临床价值高、治疗急需的药品纳入支付范围,既有效提高患者用药水平,又通过谈判方式把价格降下来,减轻患者负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医保司司长陈金甫表示,会尽快启动医疗保险专项动态调整。第一还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需要为导向,以质量为保证,以价格创新为激励,目标是提高临床用药水平。第二要通过专家评审,企业协商谈判,在准入上体现市场竞争、合规合法,在价格上体现双方的利益平衡,真正把价格降下来,以量换价。
降低抗癌药品费用,一方面实施进口药品零关税,一方面也要支持鼓励国产药研发创新。截止2018年3月,新药专项累计有96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其中30个品种获得Ⅰ类新药证书,成功研制了盐酸埃克替尼、西达本胺、康柏西普、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等多个重大品种。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目前已累计立项肿瘤防治药物相关课题703项,中央财政经费投入合计25.97亿元,占总立项课题数的近40%。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抗癌药研发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临床急需抗癌药研发,鼓励新靶点、新机制抗癌药研究和原始创新;鼓励专利到期或即将到期临床急需抗癌药的仿制生产,提升我国制药产业水平。提高审评能力,科学简化审批手续,加快癌症防治药品上市。(记者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