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十年间,农业新种撒遍大河流域

2018-07-18 09:43:31 科技日报

  十年间,农业新种撒遍大河流域

  ——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回眸

  本报记者 赵汉斌

  “十年来,我们以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农业科技辐射中心为抓手,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充分发挥科技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通过跨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促进了国际科技人员交流与联合创新,共同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云南省农科院院长李学林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7月18日,第二届南亚东南亚农业科技创新研讨会将在云南省保山市举行。记者了解到,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是澜沧江湄公河地区唯一的非政府间农业科技多边合作机制与平台。合作组自2008年成立以来,已先后组成了陆稻、大豆、甘蔗、马铃薯、植保和农经6个工作组。

  十年间,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农业科学家互访、参加培训、研讨会约750人次,共同交换和筛选试验相关作物栽培品种543份,初步选育出适宜各国品种124个。其中,陆稻35个,大豆59个,甘蔗14个,马铃薯16个,并对其中51个适宜品种、组合及相应的栽培技术开展相应规模的示范推广,取得了让人欣喜的效果。

  李学林说,在筛选试验中,有9个我国云南提供的示范品种,如陆稻适宜品种比当地对照平均增产31.1%,“陆引46”品种最高增产达到146.8%;云南提供的大豆适宜品种比当地对照平均增产11.1%,“滇86-5”最高增产达105.3%。同时,引进的品种也表现优异,如越南大豆品种VX93在云南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12.7%;云南提供的甘蔗适宜品种比当地对照平均增产33.3%,“云蔗99-91”品种增产49%,“云蔗98-46”糖分比对照增加0.9个百分点。另外,云南提供的马铃薯适宜品种比当地对照平均增产10.5%,“云薯301”在4个国家表现增产,在越南增产达20%以上。

  在筛选试验、示范的基础上,这些选育的新品种在次区域各国均有审定或大面积推广。

  经过十年联合研发,合作组联合筛选的优良新品种、新技术将区域内秋大豆的平均单产提升到每公顷1672.5公斤,已超过我国大豆的平均单产水平,为南亚东南亚水稻、玉米收获后大规模生产秋大豆奠定了品种基础。

  “目前,云南省从缅甸引进的两个甘蔗品种表现良好;而输出到缅甸的‘云蔗89-7’‘云蔗99-91’已在缅甸多点示范和推广,深受蔗农和企业欢迎。”李学林介绍说,云南省与缅甸、越南还对引进种质进行了杂交利用,预期通过拓宽遗传育种血缘,选育出更优异的甘蔗新品种。

  十年来,云南选育的陆稻、大豆、甘蔗、马铃薯适宜新品种在次区域各国累计推广约40万亩,出口马铃薯种薯8000多吨,各国农户、科技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约7000人参加了培训、考察和现场观摩。

  (科技日报昆明7月17日电)

编辑:刘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李克强总理访问保加利亚、德国等

  • 专题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晋江经验

  • 专题

    上合青岛峰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