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绿水青山
自小在江边长大的我,此次参加“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采访活动,深感亲切。在这些天的采访中,我见到了许多人,听到了许多故事,感受最深的就是: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因为这是每个人的绿水青山。
在云南丽江,我们看到了金沙江边郁郁葱葱的成片柳林。77岁的当地村民和泽周是种柳模范,他告诉我,“保护好生态,就是保护好自己”。他回忆说,当地老百姓60年前就开始自发植树造林,在丽江当地流传的古老传说中,人与自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本就应该和谐共生。
在贵州,长江支流乌江边有个红渡村,村支书周子婷告诉我,这里过去是穷窝窝,现在却成了银窝窝,走出了一条旅游脱贫的好路子,产业发展从“种土地”向“卖风景”升级,良好的生态资源功不可没。在这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现实。
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但这并不是说长江已经保护得很好,事实上,长江的生态保护多有不足。只是我们很高兴地看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正在成为沿岸人民的共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佘惠敏)
动能转换成就美丽长江
长江沿岸,无论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还是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探索已初见成效。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重中之重。在采访中,我们看到了鲜活的案例:云南昭通绥江县官田村利用地理条件优势种植“半边红”李子,增加植被覆盖率、保持水土的同时带动农民增收,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云南的花、贵州的酒、四川的茶,享誉世界的品质得益于良好的环境,人们将环境视若珍宝,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处理好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在采访中我们看到,长江经济带发展动能转换成效显著。曾靠白酒、煤炭这“一白一黑”为支柱产业的四川宜宾市正加快发展智能终端、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老工业基地和制造业基地的重庆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互联网、新能源为代表的绿色环保产业日益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底气。采访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长江经济带沿线产业发展正在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记者 周明阳)
为百姓干的事没有小事
在半个月的沿江调研采访中,我越来越发现:不管是建设经济长江还是生态长江、文化长江,其本质都是为了增添沿线老百姓的福祉,正所谓“百姓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武汉,棚户区改造和生态环境改善都不是小事,正以民生改善的生动实践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活在青山区青和居社区,享受配套齐全、交通便利的棚户区改造新房;骑行在郁郁葱葱的东湖绿道,领略秀美湖光山色,呼吸清新空气……棚户区改造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在扬州,当地全面实施街巷翻建、基础设施改造、民居修缮、沿街风貌整治等“双东”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工程,整治修缮100多户民居,修缮恢复230多个沿街店铺,整治30多条老街巷。
深入6省市(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一线,让我成为不少长江沿线群众的朋友。寻根溯本,记者的根就在基层。唯有当我们的双脚踏踏实实地站在地上,站在群众中的时候,我们的根才会扎得更深,心才会更真,路才会走得更宽、更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温济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