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开放,从“高地”迈向“高原”(图)

2018-09-18 06:49:52 人民日报海外版

特区、开发区、保税区、自贸区、自贸港——
开放,从“高地”迈向“高原”(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⑤)

  图为位于天津开发区的森精机(天津)机床有限公司车间。

  新华社记者 毛振华摄

  图为位于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的海南生态软件园。

  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摄

  图为深圳蛇口工业区旧照。

  新华社记者 李长永摄

  图为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现貌。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摄

  图为上海自贸区外高桥区域一景。

  新华社记者 凡 军摄

  1980年,深圳成为中国首个经济特区;

  1984年,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国家级开发区中第一个正式奠基建设;

  1990年,中国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设立;

  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

  2018年4月,中央明确将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40年来,中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其中,圈出一块地方来搞“试验田”,成为对外开放的独特抓手。

  开发区、保税区、综保区、加工区、自贸区等“开放高地”拔地而起,不仅探索着本区域改革开放的路径,更为其它地方的改革开放贡献着经验与动力。从一个到多个,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越来越多“开放高地”涌现出来,推动中国对外开放从“高地”迈向“高原”。

  

  从无到有,摸着石头过了河

  深圳市政府门前,立着一尊埋头奋蹄的铜雕——拓荒牛。它代表着深圳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不断开拓创新的特区精神。从年初起,来这里合影留念的人就一直络绎不绝。

  1980年,中国正式设置深圳经济特区。特区“特”在何处?第一个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工资制度、第一家由企业集团创办的银行、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内地第一个法人义工组织……正是特区的拓荒精神,让深圳在经济运行体制上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探索和创新,诞生了近千个“国内第一”。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时,多数中国人对于特区要干什么、深圳什么样都不太清楚,只知道深圳是紧邻香港的一个小地方。近40年过去,深圳GDP从1979年的1.97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2.24万亿元,已与曾经差距无比巨大的香港相当。“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实践是经济特区。”英国《经济学人》这样评价。

  从南粤渔村,到如今的国际化大都市,深圳特区呵护了很多企业的成长。

  “腾讯的畅想”为很多年轻的创业者津津乐道。1998年,马化腾、张志东、陈一丹、许晨晔和曾李青5个20多岁的青年,在华强北赛格科技创业园的一栋老房子里,开始了他们创业生涯。他们将公司注册名为腾讯,主要业务是网络通讯。有一天,创始人在办公室里畅想腾讯未来,认为3年后腾讯的员工将达到18人。他们自己也没想到的,20年后这家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全球市值第五。

  今天的深圳,拥有华为、招商、平安、腾讯、万科、正威、恒大7家世界500强企业,吸引2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前来投资。

  实际上,深圳特区“摸着石头过河”在一开始就释放出强大的活力和带动力。1984年,中国决定在深圳之后,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这些试验田,相继成为各自区域内对外开放的“高地”和“领头羊”。

  几乎每一块试验田,都迅速成为国内外投资的热土。“每一个对外开放的新政策出台,每一个新成立的自贸区、自贸港,我们海外华侨华人都高度关注。” 俄罗斯华侨华人青年联合会会长吴昊告诉记者,他身边的很多朋友专门到上海自贸区等“开放高地”开办公司、投资兴业。“从最早的深圳特区,到后来的开发区、保税区、综保区、加工区,再到如今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正是这些开放高地引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吴昊表示。

1 2 共2页

编辑: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专题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中工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