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品牌扎堆报到、海运展品陆续到港、各地采购团卯足劲头……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拉开帷幕。作为全球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我国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工程,这场外贸领域的盛会正在吸引世界目光。
据了解,此次进口博览会吸引了来自130多个国家(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签约参展,预计到会的国内外采购商将超过15万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日前透露,在前期交易组织和招商工作中,境内外报名观众人数远超预期,专业观众覆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报名企业中年营业额亿元以上的企业数量众多。
进口博览会“未展先火”,展现出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从过去17年的数据来看,2001年到2017年,中国的货物进口平均年增速达13.5%,是世界进口增长速度的两倍。
而现在,随着消费升级步伐的日渐加快,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正释放出更强烈的进口需求。商务部5月发布的《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国内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旺盛,进口商品成为市场供给重要补充。
在市场背后,中国持续释放的“扩大进口”信号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不断扩大开放带来的巨大红利。
5月1日起,我国取消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28项药品进口关税; 7月1日起,我国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包括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较大范围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今年以来我国多次自主降税,使得关税总水平由上年的9.8%降至7.5%,平均降幅达23%。9月30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再次发布公告,自11月1日起,降低1585个税目的进口关税。
在一系列政策举措下,积极主动扩大进口取得了显著成效。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累计进口10.42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增幅比出口高出7.6个百分点。
毫无疑问,在即将到来的进口博览会上,市场旺盛的进口需求将再次得到集中呈现。然而,买卖只是第一步。通过进口博览会这扇窗口,国家和企业层面更加密切的经贸关系以及大量优质进口商品可能带来的各种“化学反应”更值得关注。
就外贸而言,长期以来,加强进口、扩大进口一直是中国外贸面临的重要问题。从2007年,广交会由单一出口平台转变为进出口双向交易平台,到如今进口博览会“只进不出”,扩大进口成为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加快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
就内需而言,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居民消费,一直是扩大进口的重要目标。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消费品进口值为1.1万亿元,但其在居民消费中的占比仅为3.2%,占GDP的比例仅为1.3%,占比仍然偏低。进一步释放国内进口需求,不仅意味着中国将进一步扩大进口渠道、降低流通环节成本,更意味着中国的开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就产业结构而言,扩大进口能否促进国内生产结构优化、助力供给侧改革,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在专家看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变化与贸易状况存在较高相关性,进口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也高度相关。伴随进口扩大,优质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对国内企业产生怎样的倒逼和激励效应,值得期待。(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北梦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