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11月13日电题:从资源枯竭城市到中国棉袜之乡——吉林辽源念好民营经济“三字经”
记者陈俊、孟含琪
吉林省辽源市曾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鼎盛时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近3.5%。自20世纪90年代,因资源枯竭遭受重创,辽源走上了艰难的转型之路。历届辽源市委市政府坚持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接续替代产业,一批民营企业迅速崛起,目前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近六成,走出了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特别是一座民营袜业园横空出世,让辽源成为中国棉袜之乡,形成了“南有诸暨,北有辽源”的发展格局。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地民营经济成长迅速,离不开“快、实、活”的“三字经”。
快:民营企业在“双十一”大显身手
11日零点一到,在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的一家袜企,订单大批涌入“霸屏”电脑。当天,王硕的企业营业额突破了400万元,同比增长13%。东北袜业园里不少企业的销售额都突破了百万元。“双十一”当日截至17时,东北袜业园全园销售额达1.85亿元。
在快递物流方面,东北地区一向是收货量远大于发货量,辽源却是东北的发货大户,大多数快递都是从东北袜业园发出。
从小作坊到日产量800万双的棉袜巨头,东北袜业园用了13年。在董事长田中君看来,民营企业发展唯快不破。园区作为系统工业服务商将袜业产业链拆分,1200多户中小袜企聚集其中,有的做电商,有的做线下,彼此都能为对方代工。完全市场化的机制成了企业“快”起来的最大保障。
袜子款式的更新换代快。园区专门成立研发中心,组织专业人才定期去美国、日本等国“取经”,确保每季度都会推出新产品。
产品上市速度快。袜业园在接收产能20万双以下的国内订单时,从接单到袜子抵达客户手里只需7天时间,而常规需要一个月。闪电供货的背后是完整产业链做支撑。这里拥有纺纱、染色、织造、包装等配套,环节分工明确,极具效率。
为了提高市场敏锐度,园区吸引了3000多名大学生前来创业。“大学生思维敏捷,有创新意识。”园区副总经理张胜杰说,园区无偿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和设备,就是为了让他们成为带动转型升级的“鲶鱼”。
经过多年发展,园区不断外溢辐射,将产业链向周边扩展,已经在150公里半径的贫困农村开设6家工厂,当地贫困户培训后就能上岗。在市区总人口50万的辽源,园区直接间接安置就业4.5万人,开在村子里的袜子工厂还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