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甘肃敦煌:在开放中发展(组图)

2018-12-10 16:52:41 新华网

  新华社兰州12月10日电题:甘肃敦煌:在开放中发展

  新华社记者张玉洁

  这是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2016年9月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敦煌记录历史。开放的胸襟,曾让这里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华戎所交一都会”。

  时隔千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入西北内陆小城,敦煌再度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文化前沿。

  千年宝库“复活”

  游客在敦煌鸣沙山骑骆驼(2017年5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冬日灿阳照耀千年佛窟,也沐浴着远道而来的游客。即便到了一年中最冷时节,仍有游客前来朝圣敦煌。

  国门初开时,敦煌仍是个贫瘠的西北小县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

  1979年,敦煌被国家确定为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日本著名画家平山郁夫成为当年来到敦煌的2万名游客之一。持续千年的敦煌艺术,让他深深沉醉。

  “在平山郁夫先生的支持下,敦煌研究院开始了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之路,年轻学者前往海外学习,奠定了人才基础。随后,我们又与美、英等国的相关机构开展了长期合作。”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说。

  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以人才为引领,在大漠之边,世界最具活力的敦煌学研究实体渐露头角。今天,莫高窟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放的典范,敦煌研究院的壁画修复、土遗址保护等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

  “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敦煌研究院的国际合作,不会在山沟中建成一支人才队伍,不会在这里诞生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旭东说。

  “数字敦煌”项目的开展,更让这座千年石窟从历史走向未来。人们只要在网站上点击鼠标,就能在线免费观赏敦煌壁画的高清影像。目前,超过200个洞窟的数字化采集和120余个洞窟的全景漫游已经完成。

  改革开放40年来,敦煌的价值在保护、研究和弘扬中得以发挥。莫高窟不再是“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真正成为能为世人共享的艺术宝库。

1 2 3 共3页

编辑:傅仁誉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习近平访四国并出席G20峰会

  • 专题

    习近平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访问三国

  • 专题

    李克强对新加坡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

  • 专题

    2018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专题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