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逾期总额持续增长、代偿暗藏风险 警惕信用卡危机

2018-12-18 03:30:07 中国经济周刊

资料图:某银行信用卡。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近日央行公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下称“《情况》”)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80.98亿元,环比增长16.43%。而根据第一季度公布的数据,这一数字为771亿元,短短半年增加了110亿元。而2014年同期数据仅为357.64亿元,这意味着4年间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规模甚至翻了一番。

  信用卡逾期规模为何大幅提升?个人信用违约的背后反映出哪些需要警惕的趋势性问题?

  信用卡大规模逾期背后

  《情况》显示,银行卡信贷规模持续扩大。截至第三季度末,银行卡卡均授信额度2.23万元,授信使用率45.03%。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80.98亿元,环比增长16.43%,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34%。

  信用卡逾期总额持续增长的原因是什么?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董希淼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分析认为,一是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客户基数不断扩大进而带来不良率小幅上升。二是信用卡使用存在被异化的现象。“信用卡使命在于支付结算,但由于信用卡具有一定的信用额度,即小额信贷功能,部分小微企业、小企业主借助信用卡解决信贷资金需求,偏离了信用卡的本源,从而导致信用卡逾期规模上升。”

  如他所言,近年来消费金融蓬勃发展,随着互联网金融、小贷公司纷纷挤入个人信用贷款领域,各家银行也在大量发行信用卡,鼓励信用卡分期付款。今年6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我国银行卡累计发卡量达70.3亿张,人均持卡5.06张,其中,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达7.9亿张。信用卡当年新增发卡量1.6亿张,同比增长25.9%。

  信用卡业务的“井喷”从上市银行公开数据中可见一斑。今年上半年,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过亿的银行增至4家,分别是工商银行(1.56亿)、建设银行(1.15亿)、招商银行(1.14亿)以及中国银行(1.04亿)。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半年发卡量同比增速均超过60%。

  董希淼分析说,当前银行重视发展零售银行业务有其内在逻辑,在经济下行周期,公司业务不良率上升较快,同业业务受到严监管,因此零售业务成为很重要的发展方向。信用卡作为零售业务的半边天,自然受到重视。

  不过,当期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与当期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之比仅为1.34%,也即信用卡逾期率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剑认为,虽然2017年以来有大量银行涌入信用卡市场,再加上今年上半年流动性较为紧张、现金贷监管加强,共债问题导致银行信用卡不良率有所上升,但目前还不需要担心出现危机事件。

  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已超美国

  信用卡业务领域的潜在风险已引起司法部门关注。

  11月28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布了《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下称“《决定》”),对于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提起公诉前全部归还或者具有其他情节轻微情形的,可以不起诉;在一审判决前全部归还或者具有其他情节轻微情形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曾因信用卡诈骗受过两次以上处罚的除外。

  在董希淼看来,《决定》主要还是从刑事责任上放宽了标准。这也侧面反映出,我国的信用卡逾期成本还是比较低的。“而在其他国家,信用卡逾期可能会导致一个人寸步难行。随着我国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相信大家会越来越重视个人信用记录。”

  和信用卡透支与否直接相关的则是家庭债务。今年8月,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警惕家庭债务危机及其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认为,家庭债务逼近家庭能承受的极限。截至2017年,我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为48%,而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甚至高达107.2%,已超过美国当前水平,并逼近美国金融危机前峰值。

  “居民部门杠杆率急剧上升,家庭债务占GDP比重并不高,但如果将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相比较,比例就比较吓人了。” 董希淼向记者直言,目前比较直观的债务数据就来自银行、信用卡等等,应当警惕居民部门杠杆率急剧上升的现象。

  公开资料显示,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区都曾出现过信用卡危机。2003年,韩国爆发了严重的信用卡危机,主要信用卡公司坏账率高达13.5%,几乎濒临破产,让韩国经济和民众都承受了巨大的打击。

  董希淼建议,监管部门和银行应该加强事前的监管和防范。例如,银行在核定信用卡额度时,应采取“刚性扣减”原则,也就是说银行在给信用卡持卡人授信额度时,必须扣减申请人在其他行已获累计信用卡的授信总额。“刚性扣减”如果能得到贯彻落实,那么将有助于防止信用卡的过度授信。

  信用卡代偿平台已达150余家,风险在累积

  需要警惕的是,信用卡代偿市场的壮大,正在积累信用卡业务风险。

  所谓信用卡代偿,是指信用卡持卡人偿还发卡银行的信用卡账单时,通过在第三方机构申请贷款的方式一次结清发卡行信用卡账单,再分期还款给第三方贷款金融机构的过程。

  在一个名为“码上还”的APP里,用户只需要预留5%的账单本金用来执行还款计划,即可实现账单全额还款。用户将信用卡和APP绑定后,APP自动进行代还,每万元还款手续费低至60元。

  据统计,目前有150余家代偿平台,其中相关网站平台70余家,APP有80余款。这一细分领域甚至支撑起了不少上市公司,如51信用卡、小赢科技、萨摩耶金服等均在今年登陆海外资本市场。

  信用卡代偿业务中潜藏着违规风险。据了解,与普通信用卡消费后通过存入现金或储蓄卡偿还的方式不同,相关信用卡代偿机构通过模拟商家消费,套取现金后再偿还原信用卡。

  早在今年5月,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就曾发布公告称,信用卡代偿和互联网金融相结合的业务模式,涉及信用卡违规套现、平台收取高额费用、用户信用卡信息安全等问题,潜在风险值得关注。

  报告指出,这些代偿平台运营模式基本包括三种,“套现贷模式”“平台代偿模式”及“信用卡套现模式”。其中的“信用卡套现模式”,实际上就是用户的多张信用卡,利用信用卡刷卡消费存在免息期的漏洞,循环刷多张卡来维持免息借款。具体来说:用户通过在平台刷取信用卡B,平台收取手续费后将刷卡金返还用户,进而用户可以将信用卡B中的资金来偿还信用卡A。

  董希淼表示,信用卡余额代偿确实存在套现的可能,例如先进行刷卡大额消费,然后通过代偿平台将资金套出。

  “事实上,很多地区的信用卡危机就是从代偿开始。” 董希淼直言,其实有需求使用代偿服务的客户,又恰恰是持卡人中相对次级的用户。如果此业务过度放大,除了套现风险之外,还可能会使整个信用卡行业风险大大增加。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谢玮|北京报道

编辑:肖天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大型主题策划“春暖花开”

  • 专题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 专题

    2018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专题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