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20日电 题:5000公里外飞来的“白衣天使”
新华社记者 王秉阳
“你的血压还很高,现在吃的降压药远不够量,还要加一种针对心绞痛的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内科的主任医师崔松,对前来问诊的患者玉素甫喀迪尔·艾拜说,“此外还应该去复查血管造影,了解血管堵塞情况。”
12月12日上午,在祖国西陲、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其格勒克村村委会,戴着金边眼镜,皮肤白皙的崔松正给56岁的村民玉素甫喀迪尔·艾拜义诊。在做过心脏支架手术一年多后,他仍然感到胸闷。在得到崔松的讲解后,他满意地离开了。
就在一天前的凌晨四点钟,整个上海还在沉睡,9位上海专家组成的医疗队伍就已从家出发,乘坐了7个多小时飞机和3个多小时的汽车,跨越5000公里,到远在祖国西陲的皮山县义诊,给这里的人们带来冬日的温暖。崔松正是其中的一员。
在其格勒克村村委会义诊现场,看病的村民冒着寒冷纷纷前来,每一位身着白衣、口音轻柔的上海医生面前,都有五六位等待问诊的村民。
“以前很多人得了病没条件去县里看,把病情给耽搁了。如今上海的专家们来到家门口给我们义诊,以前这是无法想象的。”村民艾合麦提·亚森说。
皮山县位于沙漠边缘的一片相对孤立的绿洲上,交通不便,居民收入微薄,是深度贫困地区,而饮食结构、干旱、强日照等原因使得心脏病、白内障等疾病多发,因病致贫、返贫成为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医疗、交通等条件相对落后,基本卫生健康知识缺乏也使这里的患病率居高不下。义诊一结束,崔松便马不停蹄地赶往皮山县阔什塔格镇中学进行健康知识科普讲座。
“有多少同学家里还用这种石头煮的水来给饭菜调味?”崔松举起沉甸甸的一大块山盐问台下的学生,不少学生举起了手。“如果只吃山盐,很可能会导致人体缺碘,得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所以请你们回去告诉爸爸妈妈,要吃碘盐。”
崔松从洗手、吃碘盐等日常生活习惯入手,用生动的语言、积极的互动引发了同学们的阵阵欢笑和掌声。讲座结束后,孩子们把崔松围在中间,纷纷拉住他合影留念。“这里很多人的健康和卫生常识还是空白,需要从孩子抓起。”他说。
教室里孩子们的笑脸,诉说着他们获得新知的喜悦,义诊现场患者们一声声的“艾合买提”(谢谢),也表达着对援疆医生的感激。
自2010年起,上海开始成建制地“组团式”援助新疆,把当地不同大医院的优势学科整合成一个团队,集体去援助新疆喀什地区的医疗机构。
边远地区群众的健康,是许多人一直以来的牵挂。
这次一同参与基层义诊的还有9位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庄仕华小分队的医疗专家,他们是今年第8次进行巡诊。作为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名誉院长,庄仕华一如既往亲临义诊现场。如今,他已扎根新疆46年,足迹遍布天山南北,累计巡诊40万公里,为群众看病39万多人次。
“各位专家跨越5000多公里的距离,不辞辛苦赶到这里,为的就是守护大家的健康,不让疾病成为脱贫奔小康路上的‘拦路虎’。不管身在哪里,都能共享祖国的发展成果。”国家卫健委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