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很高兴为国家进步做了力所能及的事

2018-12-24 15:17:0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12月24日电 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很高兴为国家进步做了力所能及的事

  中新社记者 许婧

  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的消息从广播站喇叭传到吴志强耳边时,在上海松江“学农”的他正在厨房当厨子做饭。

  40年后,他已成为中外知名的城乡规划学家、城乡规划学理论和工程实践的领军人物。

  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用“历历在目”形容过往40年人生经历。在他看来,恢复高考无疑是“冬天里的春雷”,“改革开放塑造了我的人生”。

  1978年,“自小长在南京路,想让城市更美好”的吴志强如愿考入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读完本科和研究生留校任教,直到被公派至德国柏林工业大学。

  1988年初,包括吴志强在内的70位赴德国的中国年轻科学家均被分到德国各大学的三年级。他还记得,当时有一门旧城改建的课,为巴黎、柏林等城市的贫民区设计改建比较方案。交作业时,班级里的20多个同学一共拿出40多张图纸,而他一下子拿出48张详尽、完整的图纸,教授直接去把院长叫来看了这场景,给院长介绍了吴志强整套的规划设计,这件事促使院长直接提议、柏林工大社会与区域教授委员会一周内通过,批准吴志强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并配置了邻导师办公室的工作研究室。

  由于德国的城市规划教育需要学习大量的城市社会学、国土管理学、地理学数据库、节能城市知识,吴志强每天学习到深夜,最早来,最晚走,节假日也如此,成了办公大楼门卫最熟悉的人。

  克服语言等诸多障碍,吴志强花了10年时间,拿到德国博士学位。“我在德国学习时经历了东柏林和西柏林合并的阶段。当时主要参与东柏林的建筑改建项目,不是简单恢复,而是必须满足明天的需求”,吴志强说正是这段学习经历让他在城市规划方面收获很大,不仅学到了德国可持续城市规划及其管理体系,还参与了旧城改造实践操作。

  基于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双层浸润”,吴志强明晰:城市规划,是要用最少的资源,创造一个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全球化中保持特色的城市。

  1996年与国内硕士导师促膝长谈后,吴志强决定回到同济大学,2001年他以秘书长的身份组织了全世界首届规划院校大会,成立了世界规划组织联盟,并将该组织的办公室放在同济大学。现在他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程知识网中的城市及其规划网站,致力推动中国城市规划教育东西部、南北方交流协作。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城市规划专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大踏步提升,内涵走向可持续、绿色、和谐、理性。吴志强担任全球规划教育联盟(GPEAN)联席主席,并于2017年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自1997年回到同济执教至今,吴志强亲手指导过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超过百人。授课富有激情,言谈风趣幽默,能拉一手大提琴的他连续多届入选同济“可爱的老师”。他希望若干年后,学生们能成为中国规划设计界的中流砥柱,能担当起社会责任。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吴志强长期坚守在城市规划工程实践第一线,曾任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综合方案总规划师、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总规划师,也在汶川地震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担任成都灾区灾后重建规划专家组组长。

  “是责任召唤我这么做。”自我定位为学者的吴志强说,实践支撑学术,重大项目、重要关头需要他时,还会投身其中,“带着感恩的心去做事,就是幸福”。

  “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城市智商”……世博会后吴志强把最新实践带入了学科新理性智慧。

  如今,他的心愿是把中国的智慧和实践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后,给世界带去城市规划的“中国智慧”。而他主要在做的就是带领团队,以民众最为关切的城市病治理为导向,集中突破百姓关注的民生服务,力争在2020年能在若干示范城市形成人工智能2.0的“人、机器、城市”的智能范式,以学科支撑中国早日迈向“智力城镇化”。

  “有幸参与这么多大事,很高兴能为国家的进步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吴志强如是说。

编辑:李学平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大型主题策划“春暖花开”

  • 专题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 专题

    2018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专题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