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三一重工:走向世界的“民族品牌”
与身后巨大的仓库区相比,看管员谢军显得非常微小。但只要他轻轻点击面前的电脑屏幕,随着机械手臂的移动与抓取,谢军就可以以一人之力,为近10万平方米的厂房提供需要的所有物料。在亚洲最大的智能化制造车间——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18号厂房里,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密集分布的采光玻璃,让18号厂房总是光线充足。有条不紊工作的机器人手臂、自动行驶的AGV小车……置身其中,很难想象这家企业的第一灶炉火,是在湖南娄底涟源市道童村一栋废弃的养殖场里烧起来的。
30多年一路走来,一直支撑三一重工的,是几个创始人在“下海”时立下的信念: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作出一流贡献。
从“中国泵王”到“世界泵王”
上世纪80年代,梁稳根和另外3个合作伙伴都在国有企业里端着铁饭碗。1985年,梁稳根等人辞职创业,走上了创造民族品牌的道路。
要成为民族品牌,首先就要拿产品说话。上世纪90年代起,东南沿海城市兴起建高层建筑的热潮,一时间,用于建高楼的专用产品拖泵供不应求。由于拖泵的核心部件集流阀组的制造技术一直为国外企业掌控,中国企业只能选择进口。产品不仅价格高,还常常受制于人。
“我们要自行设计集流阀组!”时任三一重工总工程师易小刚的建议得到了梁稳根的支持。利用仅有的一台电脑,易小刚带领技术人员用几个月的时间设计出可用标准件组装的集流阀组,拖泵得以批量生产,三一重工也有了第一个专利技术。
2002年,三一重工用单泵垂直泵送技术实现406米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成功封顶,并由此获得“中国泵王”的称号。从此,产自三一重工的拖泵就不断挑战着世界新高度。目前,国内500米以上高楼,都是由三一重工的泵送设备完成泵送施工任务。而在国外,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日本第一高楼阿倍野中心等都有三一重工的设备参与建设。
让全世界“看见”三一
“在这里,天上飞过的飞机能看到,地上开过的火车能看到,我要让经过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看到三一。”1994年,从娄底搬迁到省城长沙,梁稳根选择了当时还不起眼的星沙镇。为了让全世界都“看到”自己,三一重工则从2002年开启了全球化之路。
“泵王”的光环并不能保证走出去的路一帆风顺。刚开始在海外建厂时,三一重工选择了子公司模式,为维持经营、储备存货投入了不少资金,最后却因汇率波动、外汇管制及存货积压,导致子公司几乎没有盈利。而在巴西等地建厂时对当地劳工制等考虑不够充分,三一重工的海外工厂一度遇到了不少麻烦。
经过重新评估,三一重工决定用代理商体系代替子公司战略。这一改变很快奏效,从2013年起,三一印度、三一美国、三一欧洲均陆续实现盈利。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通过精准对接和抱团出海等战略,三一重工加快了海外布局的步伐。2015年,三一重工提出“五小龙出海”战略,聚焦综合性的建设项目,提供从设计、建造、安装到融资、运营、管理等一体化解决方案,至此,三一重工不仅是“一带一路”的受益者,也成为服务者和支持者。
目前,三一重工在海外的销售超过百亿元,其中70%是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而梁稳根想要被所有人看到的梦想,也由此实现。
国家之责大于企业之利
三一重工的创立,与4个年轻人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密不可分。而无论三一重工走得多远、做得多大,这种责任感从未消失。
2008年春节前夕,湖南遭遇50年一遇的冰灾,省内多条高速公路被冰雪覆盖。1月26日至28日,气温低至历史冰点,南北交通大动脉京珠高速的湖南段全线冰冻。三一重工的救援队开着平地机连续工作了52小时,铲雪开路,带着身后长长的车队一步步行进。
汶川地震后,许多道路阻塞急需疏通。灾情发生后第3天,来自三一重工的3台起重机日夜兼程抵达四川平武县平通镇,成为首批抵达该镇的重型设备救援力量。在起重机的配合下,救援队员经过连续8天8夜的奋战,终于打通前往平武县南坝镇的道路。3天后,绵阳至南坝、平武县城、九寨沟的九环线全线贯通。
除了参与国内灾难救援,在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智利铜矿塌方事故现场,都有三一重工设备的身影。因为多次参与重大灾害救援,三一重工救援队已成为专业救援水平的代表。
“救援队会继续提升,继续发挥作用,因为国家之责大于企业之利,是三一重工永远的理念。”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表示。(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罗筱晓 方大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