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发展,评价机制是关键
“这次的‘科创十二条’在促进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以及为高校和科研人员转化工作‘松绑’方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暨南大学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研究院院长柳宁同时认为,就目前对于高校和教师的评价机制来说,要更好地适应当前国家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还存在差距和改进的空间。
柳宁告诉记者,在现行评价机制下,尤其在一些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中,本应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生力军”的中青年科研人员,论文、项目和头衔仍是其职称职务晋升的主要考察指标。而科技成果转化又大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难免让科研人员“分身乏术”。
“就我所在的工科领域而言,做实际的转化项目对于撰写高水平论文帮助有限,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工科应当说是与实际应用联系最紧密的。但在当下,要求我们投入大量精力到成果转化方面,还有些两难。”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副教授闫磊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
去年,中办和国办接连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对于打破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倾向,实行人才分类评价,解决评价标准“一刀切”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国家层面到广东省,这两年在推动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力度不可谓不大,作为正在亲身参与成果转化,享受到了政策红利的科研人员,我坚信咱们的成果转化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稳。”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副院长陈填烽向记者表示。
(本报记者 王忠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