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在人们欢度新春佳节之际,本报记者走进街道社区、养老健身场所、车站机场、重点工程,记录一线工作者改革奋斗风采,采访相关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新进展,感受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 潘福达
晶莹剔透的香米、香味四溢的熟食、颗粒饱满的葡萄……腊月二十九上午,在双桥恭和家园养老社区,年货大集开进了一层敞亮的活动大厅,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入住的老人们纷纷前来选购。
“嚯,真够热闹的,咱们能在家门口赶集了!”今年75岁的张士诚老人眯眼笑着,搀着老伴儿白俊英凑到春联摊位跟前。“叔叔阿姨,这些都是送给入住老人的,我们正准备给您送‘福’到家呢!”一直忙前忙后的恭和家园院长庞蕾热情地搭话。
这是老两口在恭和家园过的第二个春节了。他们原本家住西城区的老楼里,这几年两个女儿经常不在身边,过春节时最大的盼头就是孩子们回来吃个团圆饭,但儿孙们走后二老的心里又空落落的。
“咱们搬到共有产权养老社区住怎么样?买的房是自己的,还能享受专业养老服务,逢年过节活动还不少!”女儿们提出了这个意见,老两口舍不得住了一辈子的家,一听直摇头,家人们多次劝说,他们才准备试着住住看。
“去年春节时我得了个猜词游戏的一等奖呢,现在都记得!”白俊英兴奋地站了起来,手舞足蹈地像个孩子一样。“今年春节咱们这儿活动更多,包饺子、看电影、书画手工展、运动会、唱歌……好几十项呢!”庞蕾向老两口介绍养老社区“春节七天乐”的活动。“那我们得更忙了!”白俊英老人一席话逗得所有人笑作一团。
在另一栋楼内,茶几当“工作台”,84岁的古淑霞屏息凝神,简单的尼龙丝网和铁丝在她手中翻飞,变戏法似的成了一朵能以假乱真的郁金香丝网花,她在为即将举办的书画手工展做准备。在恭和家园居住一年多,古淑霞老人已迅速从零基础的新手“升级”为手工课堂的指导老师。
“在这儿过春节心里舒坦,心情倍儿愉快!”古淑霞准备这几天“打卡”所有的活动,再听听伙伴们对她作品的评价。
共有产权养老社区究竟有着怎样的吸引力,让老人们都愿意在这儿过年呢?
2017年末,北京在全国首推共有产权养老模式,试点便设在了双桥恭和家园,为市民“老有所养”增加了新选择。对这项改革举措,一开始老人们也有疑虑,但陆续入住后很快被吸引:“房子是自己的,服务是专业的,住着踏实!”
除夕夜,养老社区内处处张灯结彩,老人们团坐一起,包饺子、看春晚、唠家常。在家庭餐厅和多功能厅,老人们和家人朋友齐聚一堂,热气腾腾的餐食端上桌,欢声笑语不断,养老社区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最温馨的时刻。
不同于普通养老中心节假日老人们纷纷被家人接走的情况,恭和家园实行居家养老模式,截至目前入住的近200位老人中,超七成留守过年。整个春节假期,社区九成工作人员都不休息,依旧为老人提供全天候的养老服务。“让老人们过一个更有年味儿的春节,比什么都有意义!”庞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