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地方加速完善方案 自贸区扩容布局渐明

2019-05-14 01:22:54 经济参考报

  自贸试验区扩容正在加速进行。《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依托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京津冀、长三角、中西部及东北部都是此次扩容重点,已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具体批复情况,一方面要看当地经济发展对开放的需求程度;另一方面还要看地方准备工作是否到位,目前各地正在加紧完善上报方案,很有可能条件成熟一个批复一个。在改革重点任务上,资本市场开放、服务进出口以及技术转移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有望取得更多突破。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自2013年9月中国首个自贸试验区花落上海之后,不到6年的时间,我国自贸试验区已经形成了“1+3+7+1”的雁阵格局,累计向全国复制推广了171项改革试点经验,有效发挥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正是基于自贸试验区取得的成绩和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构建的需要,新一批的自贸试验区正在加紧布局。记者获悉,目前该项工作正在从中央统筹部署和地方完善申报方案两方面双向推进。

  对于新一批自贸试验区地点的选择,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国内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以及国际区域合作,都将是建设新一批自贸试验区的重要考量因素。比如,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域协调发展,还有东北亚合作、“一带一路”建设、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国际合作,这些内外发展的实际需求都将纳入自贸试验区扩容的考虑范围。

  “全方位意味着要统筹考虑不同地区的贸易投资能力和需求,在自贸试验区的扩容上,这也将是重点考量因素。”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除沿海地区外,沿边的省份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量也在迅速上升,有较为迫切的现实开放需要。

  “据我所知,现在中部的省份也有一些正在积极努力准备申报方案。”张建平透露。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孙传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布局一批新的自贸试验区,将突出差异化自主权与功能定位,推进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新一批自贸区在布局上除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以外,西部和沿边地区的开放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像广西、云南、新疆和黑龙江等地区均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开放条件和贸易基础。”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教授薄文广也对记者表示,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它们也需要一个“推手”来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进行互动。

  张建平指出,除了考虑整体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水平、贸易和投资对开放的现实需求等因素外,申报地区在已有自贸试验区经验推广中的表现,是否跟上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以及政企关系的塑造、营商环境的改善等都是重要的考量指标。

  “能否入围自贸试验区名单,还要看这些地方提出的方案是不是做得合理,运作自贸片区的能力是不是满足需要,国家层面再统一定夺。”张建平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地正在抓紧完善各自方案,为自贸试验区的申报做全面准备和最后冲刺。

  关于下一批自贸试验区的改革重点,薄文广表示,“现在单纯来看,货物贸易体量比较大,增速也面临着常态化,而中国的服务贸易还处于逆差。因此,包括中国资本的开放、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的保护等服务业领域的突破可期。”

  张建平也认为,金融服务领域将是未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改革的重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以后,就对金融业服务方式配套的跟进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金融和贸易投资的配合需要进一步提升。”

  白明则指出,随着新的负面清单出台以及外商投资法等制度的保障,金融服务业开放的步伐正在加快。“不过,我们也要看到,金融业开放的复杂性,需要在自贸实验区里先行先试,有了成功的经验再推广复制。”

  事实上,这在即将批复的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的工作安排中已有体现。“新片区是在5年自贸试验区发展基础上成立的,将是一个特殊的、更加开放的经济特殊功能区。我们要争取更有力度的开放突破举措和更大程度的风险压力测试,探索先行跨境资金自由收付。”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局长郑杨日前透露。

  另外,自贸试验区的法治建设,也将是重中之重。

  “打造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将有助于自贸试验区加速汇集全球高端资源,推动我国新旧动能的转换,加快市场体制机制改革,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高地,从而实现自贸试验区带动周边区域的协同开放与发展。”孙传旺说。(记者 王文博 实习生 秦燕玲 北京报道)

编辑: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 专题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 专题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

  • 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专题

    工人日报e网评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