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全省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现场培训会在西昌召开,会议明确我省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植保方针,全面打响“虫口夺粮”战役。
5月初,草地贪夜蛾在西昌、合江两地被发现,引发社会关注。草地贪夜蛾繁殖能力远超当前玉米的头号害虫玉米螟,成蛾每晚可飞行100公里,几天时间便可覆盖全川,且具备繁殖倍数高、孵化的幼虫暴食危害重等特点,因此防治压力巨大,一旦大面积发生,虫害形势将极为严峻。
我省将通过分区治理、抓早抓小、压前控后的方式,应用化学防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4项技术措施,确保草地贪夜蛾迁入后代不爆发成灾,定殖种群不转移危害,力争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将草地贪夜蛾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
草地贪夜蛾是杂食性害虫,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016年1月在非洲首次被发现,2年时间内遍及非洲44个国家和地区,造成数十亿美元损失。2018年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出全球预警。该蛾孵化的幼虫喜食玉米、甘蔗、高粱、马铃薯等80多种植物,受害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造成绝收,是世界十大植物害虫之一。(记者 樊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