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2023年在全国形成地震预警能力

2019-06-20 15:54:01 新民晚报

■ 储能中学举行地震逃生演练,索降救人(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地震预警”——6月17日夜晚发生在四川长宁的6.1级地震,让这四个字瞬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什么是地震预警?当地震发生时,它真的能帮助人们跑赢地震波吗?我国有自己的地震预警网络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本报记者专访了上海地震研究专家。

  地震预警 规律可循

  在专业人士的眼中,地震预警并不是个新名词。作为一种地震逃生方式,特别是减轻地震次生灾害的手段之一,世界各地的地震多发地区,特别是日本、墨西哥等国家,一直在探索各种有效的地震预警机制。“上世纪80年代,地震预警技术已经在日本得到广泛应用。”曾任上海市地震局首席科学家的上海大学教授尹京苑告诉记者,日本的地震预警机制是科学利用了地震发生时P波和S波先后传递的时间差。

  当地震发生时,一般是破坏力较小但速度较快的P波,率先达到地面;随后,真正具有破坏力的S波才接踵而至。由于地震波的产生和传播是有科学规律的,所以依据P波发生的位置和大小,可以准确计算出S波传播的速度、距离和破坏程度。“如果根据P波计算得出的S波能量巨大、破坏性强,就会触发预警机制。而这一套预警机制,与极易引发次生灾害的大型工程、设备和装置等直接关联。一旦预警触发,日本新干线、电力、燃气等直接拉闸关停。”

  尹京苑分析指出,这种预警机制具有科学依据,对于震中位置或离地震较近区域的意义,主要在于避免更大的次生灾害,而不是逃生。“在日本,地震预警机制能够帮人们赢得的逃生窗口,也就几秒钟,大部分人来不及逃到室外,但是却足够在室内做好心理准备,迅速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角落,躲避地震的危害。”

  此次,四川长宁地震使用的地震预警,采取的则是另外一种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电磁波跑赢地震波的“天性”,在地震发生后,用电话、网络等通信网络“广而告之”,赶在地震波到达前,让远方的人们能够提前知晓“地震来啦”。“大地震发生时,这种预警方式对于较远地区的人们,有一定的预警作用;如果是中等或者小地震,远距离地区所受影响本来就很少,地震预警的效果不大。但是,在震中或者距离震中20公里以内的地区,这种预警方式几乎跑不赢地震波,起不到什么作用。”尹京苑解释说,因为它是地震发生之后才能通过电磁波传播的,也是依托于国家地震台网的速报数据。

  紧急处置 减少损失

  目前,我国已经启动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正在探索基于科学分析P波和S波传递特点的地震预警机制,将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三网合一”实时传输综合地震观测台网。该项目已于2015年经国务院批复立项,计划于2020年在部分地区率先形成地震烈度速报能力,2023年在全国形成地震预警能力。据介绍,它能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为震中附近的社会公众提供数秒至数十秒的预警时间,减少公众地震伤亡;能为高速铁路、核电站、燃气管线等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提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形成跨行业的地震紧急处置联动能力,有效减少次生灾害和经济损失。

  该项目将在华北、南北地震带、东南沿海、新疆天山中段以及拉萨周边地区等5个平均台间距约为12千米的预警重点地区形成秒级地震预警能力,在全国形成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能力。项目总投资18.7亿元,将在全国建成由1987个配置测震仪和强震仪的基准站、3269个配置强震仪的基本站以及10349个配置烈度仪的一般站组成、平均台间距约为50千米的地震观测网络,并配置1个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中心、1个国家备份中心、1个国家技术支持与保障中心、32个省级中心、173个市级发布中心以及3360个服务终端。

  工程建成后,将依托电视、广播、互联网、新媒体、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信息接收终端等发布平台,为我国各级政府、社会公众、中小学校、行业企业等不同用户提供原地报警、灾害性地震预警、警戒性地震预警、远场大震预警、地震参数速报、地震烈度速报、地震动参数速报等产品信息服务。

  本报记者 马亚宁

编辑:韩京华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习近平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

  • 专题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专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专题

    工人日报e网评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