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按姓氏笔画为序)
501 王世所
王世所,男,汉族,1946年10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冶金建设公司退休工人。
王世所无微不至地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49年见证了坚贞不渝的爱情,用真爱为妻子撑起一片晴空。他们相互支撑,彼此守护,用爱创造奇迹。
妻子瘫痪,女儿早殁,王世所始终不离不弃。1970年,王世所和妻子经人介绍相识,书信传情,最终步入婚姻殿堂。第二年,妻子怀孕生产后不久,被查出罹患神经损伤病,从此瘫痪在床。他边上班边照料妻子,同时四处为妻子寻医问药。他每天清晨4点起床,生火做饭。饭好了,他用嘴试试温度,再喂给妻子。服侍妻子吃完饭,他才匆忙吃点去上班。听说附近有医生能用针灸治这种病,他每天推着三轮车带妻子往返三个小时去治疗。女儿10个半月大时,因先天不足离开人世。他承受着打击,咬牙坚持照料着妻子。妻子一度陷入绝望,王世所强忍丧女之痛,开导妻子。
妻子为他冒险生子,王世所起早贪黑,节衣缩食,照料妻儿。妻子冒着生命危险再次怀孕,生下一个男孩。孩子的到来不仅给全家带来欢乐,也让妻子再次深深体会到丈夫对家庭的责任担当。当时家里条件不好,王世所平时在单位食堂吃饭。轮到伙食改善的日子,他不舍得吃盘里的五花肉,总是小心翼翼地把五花肉挑拣出来,装进事先备好的饭盒里,带回家给妻子吃。为了节省花销,他经常穿亲友的旧衣服。为了照顾妻子,他放弃了厂里保送进修的机会。2006年,妻子又患上膀胱癌,从此小便失禁。从那时起,王世所每天要洗20多块尿布,给妻子倒尿袋、透尿道,从无怨言。这么多年,妻子没得过一次褥疮,没穿过一件脏衣服,没挨过一次饿。清贫的家虽简陋,却被丈夫打理得干净整洁。
真爱创造奇迹,王世所的悉心照顾让妻子病症明显缓解。1990年,妻子全身肌肉已经萎缩,只有右手能活动。由于承担不起长期按摩治疗的费用,王世所偷偷学艺,每天自己给妻子按摩。经过日复一日的坚持,妻子萎缩的肌肉竟然被推按开,恢复了一些活力。现在妻子可以坐起来,头部也能活动,有人扶着甚至可以勉强走几步。就这样,王世所用坚守书写着丈夫的责任和担当,用纯朴的真情树起孝老爱亲的榜样。
王世所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辽宁省道德模范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
502 王红伟
王红伟,女,汉族,1975年1月生,吉林省舒兰市溪河镇溪浪口村村民。
为照顾年迈母亲和年幼侄子,王红伟用瘦弱肩膀扛起家庭重担。她放弃婚嫁全心在母亲身边尽孝,给小侄子以母爱,用自己的真情付出诠释着人间挚爱。
王红伟原本生活在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中,2008年5月,她的哥哥意外身亡,留下年幼的侄子嗷嗷待哺,嫂子也一蹶不振,全家人的生活变得拮据窘迫。王红伟一边忙着8亩旱田里的庄稼,一边照顾悲痛欲绝、未从丧夫之痛中走出来的嫂子,还要安抚年迈的父母。短短几个月,王红伟原本110斤的体重减到只有80多斤。嫂子难以承受丧夫这个事实,离家出走,留下了只有7岁的侄子,王红伟主动承担起照顾侄子的责任。2013年,她的父亲也离开人世,家中就剩下年迈的母亲和幼小的侄子。王红伟暗下决心,即使终身不嫁,也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照顾好他们,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王红伟多年来把照看母亲摆在第一位,细心照顾老人起居。每天一起床,就给母亲梳洗、做饭,忙完地里农活回来,打扫家里……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她对母亲的爱与付出,让老人慢慢从丧子之痛中走了出来。
经历了家庭巨变的侄子时常生病。一次半夜,小侄子高烧发作,王红伟赶紧带着孩子连夜赶到医院,确诊是小儿手足口病,需要住院输液治疗。王红伟日夜陪护、寸步不离、悉心照料,直到侄子恢复健康。多年来,瘦弱的她练就了强大的内心,人生历练让她变成了“生活的万能手”。这位孝顺、有责任心的姑娘,用自己朴实的付出诠释着人间最真挚的爱。
王红伟荣获吉林省道德模范称号。
503 王晓旌
王晓旌,女,汉族,1969年9月生,中共党员,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纺织工作部部长。
11年来,她将非亲生子女视若己出,悉心照顾多病父母、高龄公婆和丈夫前妻年近九旬的母亲及继父,以无私付出温暖着3个家庭。
她用真爱温暖着大家庭。11年前,王晓旌第一次到丈夫家时,她就决定要给这个沉闷的家带来温暖。为改变家里的气氛,她便召集全家开了个会:“咱们是个重新组合的家庭,以后无论谁回家都要和大家打招呼,离开家3天以上,回来要和家人抱一抱。家里人生病或者有什么特殊情况,其他人起码要问候他3句话。”在她的努力下,家庭氛围越来越好,家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她无私地温暖这个家,也得到了家的温暖。因为她上班最远,单程也要一个半小时,赶上刮风下雨的时候,父子俩就会一起打着雨伞去公交车站等她。
她用真心把孩子培养成才。王晓旌对孩子真心相待、视如己出,把孩子的学习和冷暖都放在心上。她变着法子为孩子做可口饭菜,有机会上街就给孩子买新衣裳。既不因孩子早年丧母而娇纵溺爱,又对孩子每个成长阶段的身心发育关心备至。为让孩子出国留学,她卖掉早期自己单位分的房子,给孩子支付出国费用。
她用真情侍奉着3家老人。2017年,王晓旌年近八旬的父亲遭遇第三次脑梗,住进ICU。她为父亲联系医疗护理和康复机构,将母亲接到自己家照顾。父亲康复后,她把父母家重新改造装修。家在南方的公婆喜欢摄影和旅游,每逢学校寒暑假,她和爱人睡沙发、打地铺,或者到自己娘家居住,也要腾出卧室邀请老人来北京住几个月。考虑到爱人前妻的老母亲和继父最不容易,一到周末,她就带着孩子和老人一起吃饭,还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带过去;逢老人过生日、老家来亲戚,她热情招待。
王晓旌为“时代楷模”北京榜样优秀群体成员,荣获首都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504 王皓锦
王皓锦,男,汉族,1983年4月生,中共党员,32523部队四级军士长。
结婚10年,面对父亲的病痛、任务的召唤,王皓锦与妻子克服“四地三家”的现实困难,患难与共、以孝为先。他与妻子一道勤俭树仁德,共建“最美家庭”。他用铁肩担起人间的大义和大爱,用忠诚的坚守诠释军人特有的孝道。
王皓锦从小就体恤父母,主动替家里分担脏活累活,十分懂事孝顺。工作后,他总是把每月的大部分津贴和工资拿出来补贴家用。结婚后,他与妻子同尽孝道、共渡难关,把3个家庭经营得充实幸福。王皓锦父母生活在安徽界首,岳父母家在宁夏中卫,而两人的小家在江西南昌,多地分居的生活没有磨去这对年轻人对彼此的忠贞和对家人的真情。
2009年8月,王皓锦父亲因为股骨头恶化坏死,住进医院。当时部队演习训练任务很重,王皓锦正在执行任务。得知父亲的病情,王皓锦心急如焚,让妻子带着两人仅有的6000元积蓄,当晚匆匆赶往医院。
2010年,父亲突发脑萎缩精神障碍,病情严重时,连续几天都不肯睡觉,几度想跳楼轻生。正当王皓锦匆忙请假准备回家探望时,上级一纸急令调他去抚州唱凯堤抗洪抢险。妻子主动安慰王皓锦:“对父母的这份孝心我替你尽到,你只管在前线抢险救灾。”王皓锦含泪奔赴抢险一线,妻子带着俩人一年来的全部积蓄和岳父岳母资助的装修款,赶回老家救治父亲。夫妻俩一人在病床前照料老人,一人在前线抗洪救灾。抗洪任务结束后,王皓锦拖着疲惫的身体马不停蹄赶到医院,日夜不休、寸步不离地守在父亲病床边,待父亲病情好转后,才敢睡个踏实觉。
生活中,王皓锦也是一个热心善良的人。遇到走失的老人,他帮着寻找救助;遇到落水的儿童,他二话不说下水救人;遇到突然晕倒的群众,他毫不犹豫冲上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子弟兵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王皓锦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全国最美家庭。
505 王鹏
王鹏,男,汉族,1970年12月生,中共党员,国家税务总局曲阜市税务局经济开发区分局纪检监察员。
王鹏多年来细心照料患病卧床不起的继母,直到她安然离世;耐心陪伴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父亲,让老人快乐幸福;抚养呵护遭遇家庭变故的妻侄,身体力行坚守着“孝老敬亲、正风齐家”的良好家风。
1997年,王鹏的母亲因癌症去世。为让父亲得到更好的陪伴,王鹏提议并鼓励父亲再找个老伴儿。父亲和继母在2000年重新组建家庭,王鹏待继母如生母,一家人其乐融融。2011年,继母突然因严重的糖尿病引发脑梗死、心梗、肾动脉狭窄、视网膜病变等一系列并发症,身体每况愈下。2013年到2015年间,王鹏带着继母奔波辗转于济宁各大医院,花费近20万元做心脏搭桥、肾动脉介入等手术,不惜花光全家多年的积蓄。他节衣缩食、四处借钱,仍然不遗余力地为继母求医问诊。2016年,继母突发脑梗出血瘫倒在床,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王鹏夫妇在床前悉心照料,喂药喂饭,洗头洗脚,伺候大小便。每天睡觉前,王鹏都会陪老人聊天,帮她按摩。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儿子学习空暇,便坐在奶奶身边,给她按摩萎缩麻木的手脚。2018年7月,老人安然离世,王鹏披麻戴孝,为老人送终。
在继母病重时,王鹏的父亲于2014年患上阿尔茨海默病,每天念叨着回尼山的老家。然而,多年前由于修建尼山水库,父亲儿时的老家早已经不复存在。王鹏便带父亲去遍尼山镇所有的村庄,想尽各种办法让父亲找到他“想象中的老家”。2019年5月6日,王鹏下班回家发现父亲又不见了,心急火燎地沿着那条父亲熟悉的路足足追了30里,终于找到父亲。王鹏说:“我小时候顽皮跑丢了,父亲也是这样找我的。相比他老人家对我的付出,我做得太微不足道了。”
2016年,王鹏9岁的妻侄因家庭变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王鹏把他接到自己家里,每天接送孩子上学,辅导作业。闲暇时间陪孩子聊天,给孩子讲述古代名人的励志故事。3年来,有了王鹏的陪伴,孩子从沉默寡言渐渐变得活泼开朗,成绩也有明显提高。
506 王满福
王满福,男,汉族,1969年10月生,甘肃省定西市漳县三岔镇河南坡村村民。
王满福面对因妻子瘫痪导致的家庭变故,不离不弃,把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继子抚养成人,用19年的坚守和担当演绎着人间真情,是十里八乡公认的好父亲、好丈夫。
王满福父亲离世早,家里兄弟多,一直没有成家。2000年,经人介绍,他认识了三岔镇河南坡村的张改改。张改改的丈夫之前因为车祸去世,留下她和3个孩子,当时最大的5岁,最小的只有2岁。王满福与张改改相识后,决定做个上门女婿,他想,只要两人齐心合力,日子还是有奔头。
2005年,张改改在一次外出中遭遇车祸,导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看着3个不懂事的孩子,王满福心里再清楚不过,这个家必须靠他支撑下去,一旦他选择退缩,3个孩子连同这个家庭就彻底完了。那段时间,除了照顾妻子,干好地里的农活外,他还要靠打零工挣钱补贴家用。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0年,大儿子又因意外不幸离世,这让张改改更加沉默寡言。在遭遇一次次打击后,张改改最终没能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撇下一家人撒手而去。料理完妻子的后事,2个孩子问王满福:“爸爸,您不会离开我们吧!”看着一脸稚气的孩子,王满福哭了。他说:“傻孩子,有谁会舍弃自己的孩子呢?我一定会供你们上学,我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坚强的王满福一个人撑起这个支离破碎的家。背煤、拉土、打零工,不管什么脏活、累活,他都去干,只为多挣点钱,让两个孩子完成学业。开家长会时,王满福经常听到老师的表扬,说孩子积极上进,又团结同学。王满福看到孩子都很有出息,自己感到非常自豪。2018年,二儿子组建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小儿子去了服装厂上班。王满福说,终于能给九泉之下的妻子一个交代了!
王满福荣获甘肃省道德模范称号。
507 王震云
王震云,女,汉族,1942年8月生,中共党员,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退休干部。
47年不离不弃,王震云用无私母爱抚养脑瘫儿子成人成才,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守和陪伴,帮助儿子实现五彩梦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爱的奇迹。
她含辛茹苦,抚养孩子慢慢长大。1972年冬天,王震云的小儿子出生时因窒息缺氧造成脑瘫,导致运动神经与语言受损。有人劝她放弃,但她却坚定地说:既然我生了这个孩子,就要用一生的陪伴照顾好他。从此,王震云就成了医院常客。由于孩子身体虚弱,王震云一次次将奄奄一息的孩子从死亡线上救回来。她四处求医,听说青岛崂山有位大夫有新疗法,她就抱着儿子前去求医;得知白俄罗斯有位名医,她就托人用俄文写信寄过去……她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但无论多苦多累,她都咬牙坚持。她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不会放弃。”在她细心呵护下,儿子像顽强的小草渐渐长大。
她耐心教育,培养孩子渐渐成才。在儿子四五岁时,王震云观察到孩子虽行动不便,但思维能力正常。她便开始自学残障儿童教育训练方法,教孩子发音、识字、写字。一个简单的发音要重复上千次,一个汉字要练几个星期。在她的精心培养下,孩子10岁时跨进学堂。王震云一直留意儿子的心理变化,经常用张海迪、霍金等人的事迹鼓励他。小学以后,王震云便在家中教孩子功课。在她超乎常人的不懈努力下,儿子完成了初中、高中课程,并能熟练地使用电脑。她发现儿子喜欢阅读,便购买大量书籍,陪伴孩子一同阅读、分享感悟,几年下来翻烂了6本字典。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儿子已发表180多篇(首)作品,出版30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残爱》、150首诗歌汇编的诗歌集《路,远方》。作品《我要飞翔》荣获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优秀歌曲奖,2009年被新疆作家协会吸纳为会员。
儿子在《母亲》一文中写:我的母亲平实而又坚强,她虽没有坚实的臂膀,也没有力拔千钧的超人力量,但用伟大的母爱扛起了我的全部世界。
王震云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荣登“中国好人榜”。
508 元旦才项
元旦才项,男,藏族,1975年4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峨堡镇黄草沟村三社牧民。
元旦才项二十年如一日,像孝敬自己父母一样,赡养着两位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元旦才项用20年时光诠释人间大爱。提起他,村里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一个难得的好青年。
1998年, 元旦才项得知村里哈乐、伦多两位老人没有子女、无人赡养,便带上面粉、清油等生活必需品去探望。当他看到老人睡在冷炕上,吃了上顿没下顿,随即产生要照顾两位老人的想法。元旦才项家并不宽裕,他向妻子说出想法后,妻子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当元旦才项夫妇去接两位老人时,老人们起初说什么也不肯给他们添麻烦。夫妻俩没有就此作罢,而是每天按时给老人送饭菜,顺便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看着元旦才项夫妇两边奔走,十分辛苦,两位老人觉得过意不去,元旦才项说:“从过来看望你们的那天起,就已经把你们当作家里人了。”在夫妻俩再三坚持下,两位老人正式走进元旦才项家,成为他最牵挂的亲人。
自从两位老人搬来后,元旦才项夫妻每天为他们梳洗、做饭,把火炕烧得热热的,费尽心思改善老人的生活。老人偶尔有个伤寒感冒,夫妻俩更是端水喂药、揉腿捶背,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由于两位老人年事已高且患有高血压,不久相继失明。元旦才项一再叮咛妻子:“老人没有儿女陪伴已经够苦的了,不能再让他们受一点委屈。”从此,他们对两位老人更是百般呵护。遇上晴好天气,就陪老人在草原上散步;遇上雨雪天气,就陪老人在屋里聊天说笑。
每当牲畜转场时,元旦才项都会让妻子留在家里照顾老人。2011年,元旦才项家的牲畜转场前往青甘两省的边界处,由于连日下雨,他担心牛羊有损失,只好让妻子和他一起守护在牧场,暂时雇人照顾两位老人。这一守,整整守了半个月。他实在惦记家中老人,心急如焚,不顾山大沟深、路面湿滑,决定步行回家。他在大雨中一路摔跤一路奔走,一天一夜终于赶到了家。
2018年,98岁的哈乐老人因肺心病等多种疾病,躺在床上不能自理,元旦才项夫妻不分昼夜轮流看守、精心照料,老人的病情得到了好转。两位老人逢人就说:“20年来,元旦才项夫妻俩像亲生儿女一样照顾我们,我们吃得好、穿得好,感到非常幸福。”
元旦才项荣获青海省孝亲敬老之星称号。
509 韦权芳
韦权芳,女,汉族,1978年5月生,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龙马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保洁员。
9年来,韦权芳扛起家庭重担,无微不至地照顾患病公婆,传承着“百善孝为先”的美德,是人们眼中的“最美媳妇”。
2010年11月,韦权芳的婆婆被诊断为尿毒症,一个多月的住院治疗,花光家中多年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婆婆出院后,需到附近医院继续治疗。韦权芳家距县城有30多公里,来回不便,于是她毅然关掉自己经营的学习用品店,到县城租房居住。祸不单行,2012年以来,公公、丈夫及女儿的身体也先后出现异常。公公患格林巴利综合征和帕丁森综合征,丈夫患甲亢,女儿被诊断为脑垂体增生等病症。而丈夫又在外工作,照顾公婆及女儿的担子全落在韦权芳的肩上。
家人相继患病导致韦权芳家里债台高筑。婆婆病情稳定后,为贴补家庭开支,她找到一份环卫工作。有一次,原本要去上班的韦权芳,发现婆婆躺在床上不停地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焦急的她独自一人将婆婆从7楼背到1楼,送往医院。之后,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回到岗位完成清扫任务。婆婆住进医院,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工作,韦权芳就没日没夜地守在婆婆身边。婆婆的身体非常虚弱,她就做一些既可口又营养的饭菜,一勺一勺地喂婆婆吃。在韦权芳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身体很快有了好转。还有一次,韦权芳为了给住院的公公买午饭,趁公公熟睡后,飞奔到医院食堂。行动不便的公公尿在了病床上,当韦权芳提着饭菜回来时,立即将公公的衣裤床单换好,为公公擦洗干净后,给公公喂饭、喂汤,接着又饿着肚子给公公洗衣裤、洗床单。
为了让婆婆的尿毒症得到更好的治疗,白天,她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带婆婆去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晚上,给婆婆洗澡、吃药,清洗尿布和褥子。同时,还要照料公公穿衣、洗脸、喂饭、翻身,样样亲力亲为。“我家这个儿媳,对我们真的很好,就像亲生姑娘一样。”韦权芳的婆婆逢人便夸她。
韦权芳荣获贵州省道德模范称号。
510 韦德华
韦德华,女,汉族,1973年11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产科主任。
从公公被确诊肝硬化,到后来发展成肝癌,10年间,韦德华无微不至地照料,用自己的言行演绎了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婚后,为了方便照顾公公婆婆,韦德华和爱人多年坚持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并不擅长做饭的她专门买来菜谱,一样一样练习,学做二老爱吃的饭菜。1998年9月,她发现公公胃口不如以前,就带他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老人得了肝硬化,需马上住院治疗。那时,她仍在读研,和爱人月工资加起来不到2000元,而公公每天治病输的白蛋白一支就要200多元,当时还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公公每年至少要住两到三次医院,每次花费近2万元,巨大的开销让她和爱人生活捉襟见肘。她节衣缩食,尽量让公公吃得好一些。她亲自上手,为公公扎针输液。还自学中医经络按摩,每天为公公揉捏按摩。几年来,她没睡过一个踏实觉,没为自己买过一件新衣。
2006年2月,公公被诊断为肝癌。韦德华陪公公到上海求医。专家会诊后建议做肝移植手术,至少需准备五六十万元。为救公公,她决定卖掉和爱人唯一的住房。婆婆劝她把房子留给孩子上学用。她却说,“只要公公还有一点机会,我们就要竭力争取,钱没了以后再挣!”她最终说服家人卖掉房子,筹得26.7万元,又向娘家姊妹借来30万元,终于凑齐近60万元救命钱。为了让公公尽快痊愈,她尽心尽力,照顾得更是无微不至。
公公去世后,婆婆心情不好,有时会对韦德华发脾气。尽管感到委屈,她却将泪水咽进肚里,用忍让和宽容化解矛盾。韦德华常说:“只要看着亲人健康,我就很开心,受再大的委屈也值得。”
韦德华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511 田琴
田琴,女,汉族,1980年12月生,北京市密云区新城子镇太古石村村民。
婚后10多年来,丈夫外出务工补贴家用,身心极度劳累、腰椎颈椎疾患严重的田琴,无怨无悔、悉心照料爷爷、奶奶、父亲、母亲、爷爷公、公公、婆婆7位年迈多病的老人,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
作为一个80后,田琴当初也想和姐妹们一样,到北京市区或密云城区打工,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但姐姐出嫁后,她考虑着爷爷、奶奶和父母都需要照顾,就没再离开小山村。2003年,田琴与河北承德小伙周文军结婚,婚后一直居住在太古石村。丈夫在外打工、她在家打短工,一家人其乐融融。2004年,丈夫的弟弟车祸去世,照顾婆婆和爷爷公的重担落在田琴夫妇身上,开始了两地跑的生活。2006年,母亲突然得了脑血栓,田琴便把母亲接到自家伺候。2013年,公公也得了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考虑到婆婆年龄大了,还有爷爷公要照顾,田琴便把公公、婆婆和爷爷公都接到家里。这样一来,算上田琴的父母、爷爷、奶奶,家里的老人一下子变成了7位。
7位老人需要照顾,其中两位患有脑血栓,丈夫在外务工、儿子尚且年幼。面对巨大压力,田琴没有退缩,用柔弱双肩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这些年来,田琴每天都早早起床,帮老人们洗脸梳头、整理衣服,服侍老人吃饭,给老人按摩做辅助治疗,还经常给老人们讲外面的新鲜事儿,让老人们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冬天山区温度较低,田琴每天都把锅炉烧得热热的,以防老人受凉感冒;夏天热,她就经常为老人擦拭身体,以防湿潮导致生疮。她还定时拆洗老人们的被褥,始终保持洁净。在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下,老人们的生活很舒心。
2014年,爷爷查出胃癌晚期,随后爷爷公也得了脑血栓,7位老人4个身患重病。为了让老人生活更好,田琴找了一份食堂做饭的工作。每天早晨,她先去上班,再回家给几位老人做饭,从早忙到晚。由于过度劳累,她患上腰间盘突出和颈椎病,到晚上浑身累得酸疼。但在伺候老人的事情上,她一刻也没有怠慢。2015年,爷爷和爷爷公相继去世,家里还有5位老人需要伺候。当别人问起田琴时,她坚定地说,不后悔,老人生活幸福,我们全家就幸福。
田琴为“时代楷模”北京榜样优秀群体成员。
512 央宗
央宗,女,藏族,1973年4月生,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沃卡发电公司职工。
央宗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地照顾截肢的丈夫20年,尽心尽力抚育年幼的儿子、照顾年迈的婆婆,用行动默默地诠释了对爱情的坚守、对家庭的责任和对生命的尊重。
1999年12月,央宗的丈夫遭遇一场意外事故,双臂高位截肢。面对丈夫从一个正常人变为残疾人,央宗在短暂的茫然之后立刻振作起来。她向医生护士请教如何给病人做按摩、制作食谱、做心理疏导等护理知识。为防止伤口感染,她每天配合医生给丈夫抽脓水、换纱布,陪丈夫聊天、讲故事,调节丈夫心情。丈夫大小便都在床上,她端屎端尿,忙前跑后,精心侍候。丈夫病情好转后,为了帮助丈夫练习走路平衡能力,央宗拦腰抱住丈夫,用弱小的身体当支点,一步步慢慢地往前挪动。在央宗的努力下,丈夫终于可以自如走路了。
丈夫出院后需要在成都继续观察恢复两个月,央宗独自一人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为了给丈夫买到调养食谱上的新鲜食材,央宗每天很早就起床去市场采购,再赶回来为丈夫做好饭菜,并一口一口喂他吃。为了让丈夫尽快恢复,央宗每天都陪丈夫出去散步,让他保持心情舒畅,每周定时带丈夫去医院复查。在央宗的精心护理下,丈夫的身体逐渐康复。
央宗上班后,为方便丈夫一人在家简单自理,她想了很多小窍门:在小杯子上绑上绳子,方便丈夫喝水;把饼干拆开装在盘子里,方便丈夫充饥;把提鞋器固定起来插进鞋子,方便丈夫穿鞋……
平时照顾丈夫即便再忙再累,央宗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她时常教导儿子学习要踏实,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在央宗的影响下,儿子小小年纪就是个有孝心、有爱心的好孩子。
央宗不仅是好妻子、好母亲,也是个体贴入微的好儿媳。虽然和婆婆不住在一起,但她总是在周末的时候帮婆婆做饭、做家务,陪老人聊天。央宗常说:“不管怎样,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的。”她用最善良的心,温暖着丈夫,温暖着家人。
513 刘宏燕
刘宏燕,女,汉族,1961年12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东镇)堑南村村民。
20多年来,刘宏燕全心照顾年迈多病的公婆、患重症肌肉萎缩症的小叔子和两个年幼继子,主动承担起孝敬丈夫病故前妻父母的责任,用无私亲情传承孝道与大爱,是人们口中的“好妈妈”“好儿媳”。
1992年,刘宏燕从黑龙江省伊春市远嫁江苏省海安市。公公患肺结核,婆婆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家中还有一个得了肌肉萎缩症的小叔子,丈夫前妻过世后留下的两个男孩,一个4岁,一个8岁。刘宏燕刚到这个家庭时,家里因大量的医疗开销,已经家徒四壁,还欠着1.7万元的外债。但她无怨无悔,两脚生烟地奔波忙碌,操持家务、伺候老人、抚养孩子、上班补贴家用,与丈夫共同撑起这个家。考虑到两个年幼丧母的孩子,刘宏燕主动放弃了自己生养的机会。20多年,她含辛茹苦,把两个孩子培养成才。
刘宏燕始终对公公、婆婆、小叔子精心照料。一到寒冬阴雨,公婆和小叔子的病就会加重,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刘宏燕一次次带他们去医院检查治疗,直到3个人病情都有所好转,她才能喘口气。小叔子走路不稳,刘宏燕还特地给小叔子买了四脚拐杖和轮椅。2002年,公公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刘宏燕帮助老人擦洗换衣,精心伺候、无微不至。她还主动担起照顾丈夫前妻父母的责任,服侍患病卧床的丈夫前妻母亲两年多,直至老人安然离世。
在刘宏燕的悉心照料下,4位老人全部安然度过晚年。在她的教育下,两个儿子也先后考取大学。她还将无私大爱延伸到身边,在当地一家敬老院当护理员的16年间,先后帮助照料抗战老兵、烈属等16位老人安享晚年,精心照料了83名五保老人。她组建鸿雁志愿服务队,带领1000多名志愿者传承和弘扬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
刘宏燕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14 汤晓红
汤晓红,女,汉族,1980年11月生,上海奉贤巴士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票务员。
6年来,汤晓红悉心照料瘫痪公公,抚育未成年儿子,用日夜真情陪护唤醒植物人丈夫,创造生命奇迹,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爱的真谛,家的意义”。
汤晓红的家庭原本美满幸福。2013年,丈夫李刚因脑部血管畸形破裂引发脑溢血,虽经过2次较大手术保住生命,但还是成为植物人。不久,公公因承受不住打击诱发脑梗塞,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不幸接踵而来,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汤晓红毅然挑起照顾家庭的重担和责任。
面对家庭变故,汤晓红没有逃避和放弃。她一边照顾生病卧床的丈夫和公公,一边照顾上学的儿子和体弱多病的婆婆。全家人的经济来源全靠汤晓红微薄的工资,面对沉重的经济负担,她一边节衣缩食偿还债务,一边想方设法努力挣钱。她起早贪黑选择最远的公交路线,就是为多赚几百元钱补贴家用,一有时间就主动顶班加班增加收入。
2000多个夜晚,汤晓红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每隔一两个小时,她就要边呼唤着丈夫的名字,边给他做康复训练。一日三餐,她都会把食物捣碎一点点喂给丈夫吃。每天,她都会帮丈夫擦身、翻身,防止长褥疮。知道公公因儿子而伤心,她就时常宽慰老人,鼓励老人配合康复训练。老人感动于汤晓红的执着和无悔付出,终于愿意进行康复训练。渐渐的,公公手脚能动了,大小便能够自理,也可以下床活动。婆婆动情地说:“没有晓红,就没有今天的我们。”
虽然屡遭厄运和重压,但汤晓红从未向外人透露过半点苦楚,更没有主动向单位提过任何要求。她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妻子、一个儿媳妇应该做的事。”在得知她的家庭情况后,集团及公司的领导、同事们以及社会各界都给予她关心和照顾。在她心里,丈夫只是短暂“休息”,总有一天会醒来。2018年8月,奇迹真的发生了——李刚突然会笑了,汤晓红忍不住失声痛哭。在她的悉心照顾下,现在的李刚已经会点头,还能自己拿东西吃。
汤晓红荣登“中国好人榜”。
515 许志礼
许志礼,男,汉族,1963年10月生,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含浦街道干子村村民。
许志礼不离不弃,精心照顾双下肢瘫痪的妻子27年。领养的女儿脸上有残疾,他拿出毕生积蓄为女儿整容。许志礼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日子虽然清苦,这个家庭却每天充满了欢声笑语。
1992年4月26日,许志礼和未婚妻黄翠云乘坐长沙开往湖北的大巴车,准备领证结婚。在路上,他们不幸遭遇车祸,导致黄翠云双下肢瘫痪。许志礼一直陪伴在未婚妻的身旁,出院后,将她接回家中精心照顾。许志礼内心十分坚定:“我跟她谈恋爱的时候承诺过要对她好一辈子,现在她有难了,我更要好好照顾她。”
许志礼照顾妻子27年,每一天都琐碎而辛劳。每天凌晨5点,许志礼就起床了,为妻子洗脸、擦手、擦背、按摩,换上干净衣服,把早饭准备好,再赶去地里劳作。妻子大小便失禁,每天换下来的衣服都有好几套,不管是严冬酷暑,还是白天黑夜,许志礼都及时帮她换洗,从不间断。妻子常常因身体原因而心情不好,甚至乱发脾气,许志礼用理解包容之心开导她。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妻子渐渐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身体也慢慢康复。他担心妻子在家无趣乏味,农闲时就给妻子拉二胡。他还攒钱给妻子买了一台智能手机,妻子没事就拿着手机听歌学歌,两口子一个拉着二胡,一个和着歌曲,其乐融融。
1995年,为了弥补妻子不能生育的遗憾,许志礼领养了一个女儿。领养的女儿脸上有残疾,许志礼打算用毕生的积蓄为女儿整容。女儿考虑到家里的经济条件,一开始并不答应。许志礼发动家人一起来做工作。
许志礼用爱撑起了这个家,用坚守给了妻子最美的爱情,用责任给了女儿最好的照顾,用乐观善良,传递给了乡亲邻里最强的正能量。
许志礼荣登“中国好人榜”。
516 孙仁福
孙仁福,男,汉族,1963年2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小海子水管处永安坝水管站技术员。
29年来,孙仁福不离不弃、悉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妻子,把孩子抚养成人,用爱的臂膀撑起一个幸福的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相濡以沫的真情挚爱。
1990年,孙仁福的妻子因病瘫痪。当时他们结婚仅1年多,儿子才3个月大。面对哭泣的妻子和稚嫩的儿子,孙仁福担负起生活的重任:我是丈夫、是父亲,必须成为他们的支柱!他背着妻子走遍北京、南京、西安各大医院,但妻子的病情毫无起色。看着消沉低落的妻子,孙仁福更注重她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平时沉默寡言的他,回到家就开始跟妻子聊天。在他的开导下,妻子慢慢坚强起来,身体也恢复起来。
29年来,孙仁福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烫洗夜里弄脏的床单被褥,做饭,给妻子洗脸、喂药,料理妥当后,自己匆匆吃几口饭赶去单位上班。晚上,他坚持给妻子擦洗身子、泡脚按摩,夜里每隔两三个小时就要起床帮助妻子翻身、大小便。从妻子患病时起,孙仁福就开始自学医学知识,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实践,煎熬中药、针灸、推拿等护理技术,练得轻车熟路。家里医疗费用开销巨大,为了补贴家用,孙仁福在工作之余开辟6亩荒地种棉花,在自家院子养鸡鸭等家禽。1996年孙仁福当连长时,带领全团倒数第一的连队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本可以升迁的他,为了更好地照顾妻子,主动放弃,申请到离家更近的单位工作。
在孙仁福的教育和影响下,儿子从小懂事孝顺,8岁就能做家务,如今已经大学毕业,在离家不远的电力公司工作。他说:“我的家庭很不幸,因为妈妈受尽病痛的折磨。可我们也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妈妈有一个好丈夫,我有一个好爸爸。”
孙仁福荣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道德模范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兵团最美家庭。
517 孙玉晴
孙玉晴,女,汉族,1991年9月生,中共党员,西北工业大学学生。
孙玉晴饮水思源,不忘养育之恩,悉心照料养父母,养父去世后带着养母求学。孙玉晴敢于担当,二十余年如一日,竭尽全力尽一份孝心,携爱前行,用力奔跑,是有孝心有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
孙玉晴自出生时便被收养。家里条件不好,但养父母对孙玉晴却倾尽所有。懂事的孙玉晴5岁开始,就学会为家分忧,和养父母一起捡废品卖钱。给养父母做饭、洗衣、洗脚、捶背,是她小时候最开心的事。高中时,养父瘫痪在床,养母身体不好,孙玉晴一边学习一边照顾养父母,用她柔弱的肩膀为养父母撑起一片天。
养父84岁离世,19岁的孙玉晴考上一所专科学校。进入大学后,为了攒钱给养母看病,她平日里在学校食堂打工,周末一天做3份家教,节假日发传单、当翻译,寒暑假在培训班代课。每两周,她都会回一次家给养母洗衣服、买菜、做饭、剪指甲,把家里的一切安排好以后,才安心地回到学校。
通过努力,孙玉晴又考取了本科学历。为了方便照顾养母,她把考研复习的地方搬到了医院。为了保证看病费用,她经常三餐只吃包子,有时甚至饿着肚子就去做兼职。为了给养母焐脚,晚上她和养母睡一张病床。每天晚上,她陪养母聊完天,帮养母洗漱好,才开始复习。最终,如愿考取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
养母育她长大,她陪养母到老。2016年,为了更好地照顾养母,她带上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77岁养母来到西北工业大学读研。孙玉晴从来没想过放弃,而是更加细致耐心地照顾养母。她一日三餐自己做,所有的家务一个人承担。为养母制作防止走失的专用卡片、配备“个性”化的老人机。困难重重下,她始终以向上的姿态报答着养母的恩情,一直为爱在努力奋进。学习上,她勤奋刻苦,综合测评成绩年级排名第一。
孙玉晴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18 苏云翠
苏云翠,女,汉族,1974年3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税务局科员。
10多年来,苏云翠虽然身患多种疾病,依然承担起照顾丈夫兄妹家4个孩子的重担,照料他们生活起居,供他们上学,诠释了无私的亲情大爱。
苏云翠丈夫的哥嫂身有残疾,低保是他们的唯一生活来源,妹妹家靠种地和摆地摊勉强度日。兄妹两家的4个孩子过年连一件新衣服都穿不上,更不用说坚持上学。为减轻兄妹两家负担,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2006年到2009年,善良的苏云翠先后把兄妹家4个孩子接到城里读书,供他们上学,还贷款帮妹妹在老家开起了小卖铺。
从三口小家到九口大家,原本就不宽裕的条件,更是捉襟见肘,她和丈夫为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早贪黑辛苦忙碌着。苏云翠节衣缩食,衣服只要能穿就不买新的。一家人几乎从不进饭馆吃饭。尽管生活拮据,但苏云翠给孩子们买书却从不吝啬,只要孩子们需要,她总是一套套地买。每天晚上陪孩子们读书学习,成了她和丈夫的必修课。孩子们生病,她都尽心照料。有一年大年三十,自己的女儿和哥哥家两个女儿突患白喉,高烧不退,被送到医院。那个除夕,苏云翠一人在医院守了3个孩子整整一晚。此后,为了能在家处理孩子们随时可能出现的头疼脑热,苏云翠开始自学中医。从认识身体构造到熟悉经络、穴位,甚至去医院拜师请教,苏云翠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家庭保健医生”。
苏云翠自己身体也不好,患有多种疾病。但她靠着顽强的毅力,一边与疾病作斗争,一边撑起这个家。2009年,身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0年的苏云翠,身体状况愈加下降。2012年,她又被检查出患退化性髌骨软化病。2015年,她被查出患糖尿病。丈夫看着苏云翠既要忍受病痛,还要为这个大家庭操劳,非常心疼。可苏云翠却说:“我们苦点累点没关系,但不能委屈了孩子们,不能让这个大家庭散了!”
苏云翠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称号。
519 杨会芳
杨会芳,女,汉族,1994年11月生,共青团员,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幼教特教中心教师。
杨会芳6岁起,承担起照料瘫痪养父和患有智力障碍养母的责任,用稚嫩双肩挑起家庭重担。18岁时,她带着养父母去上学,照顾双亲无微不至,是孝敬父母、自强不息的新时代好青年典范。
杨会芳养母先天性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勤劳憨厚的养父既当爹又当娘。2001年,杨会芳只有6岁,常年劳累的养父突发脑梗塞、瘫痪在床。从此,在左邻右舍帮助下,她承担起照顾全家的重担。上下学时,小会芳经常带个小袋子,在路边捡一些废纸和饮料瓶,卖点钱买作业本和铅笔。为了能让养父母吃得好一些,一到星期天就帮别人干点力所能及的活,换些买菜的钱。
杨会芳一直希望通过上学找到出路,让养父母过上好日子。16岁时,她考上高中,养父也基本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她就利用暑假时间,出去打工挣学费。然而没多久,养父旧病复发,再一次瘫痪在床,失去意识。杨会芳再没提上学的事,在家里全心全意照顾养父母,每天给他们洗漱、做饭、喂饭、喂药。但家里的书她还好好保存着,只要一有时间,就会看书学习。养父逐渐恢复意识后,杨会芳再一次燃起上学的念头。18岁时,她考上邯郸学院曲周分院学前教育专业,决定带着养父母去上学。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破旧的小院,开始从学校到住处“两点一线”的生活。早晨6点起床给养父母喂饭喂药后去上学,中午赶回去安顿他们吃饭,晚上给他们擦身子、收拾房间……尽管时间紧张,但杨会芳没有耽误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家里的困难,她从没主动向别人说过。几个月后,学校才了解到她的情况,免除了她的学费,并发给她助学金。
毕业后,杨会芳成为曲周幼教特教中心的一名老师。几年来,她用心用情关爱着每一名孩子。
杨会芳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获河北省道德模范、河北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520 杨雪丽
杨雪丽,女,汉族,1984年9月生,中共党员,战略支援部队某部干部。
杨雪丽出生后被一对贫困农民夫妇收养,她从小懂得为家里分忧;工作后她悉心照料养父母,带着他们四处求医;她日夜护理身患癌症的生母,陪她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她以至爱孝行诠释了新时代军人的责任担当。
杨雪丽小时候,养母就患有肺结核,后来又患上股骨头坏死,生活不能自理。她6岁那年,养父因意外农药中毒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杨雪丽非常感激养父母的养育之恩,面对家庭的困难、生活的重压,她坚强面对、勇敢分担。为减轻养父母的负担,她包揽家中所有的家务,放学后从未想过玩耍游乐,而是匆匆赶回家干农活。遇到寒暑假,无论天气酷热难当还是寒风刺骨,她都坚持拉着平板车到离家很远的集市上去卖菜。脚上磨出了泡,脸和手上生了冻疮,她都咬牙忍痛坚持,只为能多换来一点生活费和医药费。后来,她如愿考上军校。上大学期间,周末和寒暑假她忙着四处去做家教,省吃俭用,把挣来的钱都寄给养父母。同学们都觉得她很辛苦。但她觉得,这是她能给予养父母最大的回报!
杨雪丽婚后把养父母接到身边悉心照料,带他们四处求医,惟愿他们不再遭受病痛折磨。怀孕期间,她带着养母做了股骨头置换手术。当时,杨雪丽一边忍受着孕吐的不适,一边寸步不离地守护在养母身边。养父由于身体极度虚弱无法手术,她四处寻访名医为其治疗。她自学中医推拿,每天坚持给他按摩,为其减轻病痛。为了让父亲有信心和勇气与病魔作斗争,她还自学心理学课程,引导父亲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
2013年,生母身患食管癌,杨雪丽主动带生母到北京肿瘤医院找专家看病。生母住院期间,她把4个月大的孩子留在家里,日夜护理生母,陪她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生母去世后,面对3个上学的弟弟妹妹,她毅然担负起姐姐的责任,辅导他们学习,资助他们上学。
杨雪丽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
521 吴汉杰
吴汉杰,女,汉族,1974年11月生,中共党员,广东交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
结婚20多年来,吴汉杰悉心照料家中患癌老人,相夫教子,关心帮助患癫痫病的兄长及其家人,让执行维和任务的丈夫无后顾之忧,深受邻里好评。
2000年,吴汉杰的父亲罹患膀胱癌。她一直鼓励父亲与病魔抗争,自己省吃俭用,想尽一切办法为父亲治病,定期为父亲送上药品、营养保健品。在她不懈努力下,父亲远超当年医院作出的活不过8年的诊断。2013年,母亲查出患乳腺癌,她又耐心细致照顾母亲,直到母亲病逝。她关心帮助从小患有癫痫的哥哥,帮他找对象、买房子,还长年照顾哥哥3个孩子的学习生活。
2004年,公公查出患结肠癌。她考虑到丈夫兄弟姐妹家庭负担重,主动把公公婆婆接到广州一起居住。她承担着公公日常住院检查、换药、陪护、洗衣、送饭的重担,坚持了3000多个日日夜夜,直至公公离世。2011年,婆婆又查出患有肝癌。老人不愿拖累家人,曾一度拒绝治疗。吴汉杰主动承担全部手术费用,耐心做婆婆的思想工作。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婆婆配合治疗,身体日渐好转。2019年3月,婆婆皮肤患严重真菌感染,吴汉杰坚持每天按照医嘱,为婆婆熬中药、洗澡、搽药。近两年,80多岁的婆婆非常思念韶关老家,吴汉杰不管工作多忙,每个周末都尽可能带婆婆回老家看看。婆婆逢人便夸,“儿媳跟亲生女儿一样,是贴身暖心的小棉袄”。
吴汉杰的工作繁忙且出差任务多。但无论工作再忙再辛苦,她都不忘每天给家人打电话嘘寒问暖,利用周末、节假日照顾老人。2005年,吴汉杰的丈夫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她日夜牵挂丈夫安危,无条件支持丈夫,尽心尽力把家庭照顾好,消除丈夫的后顾之忧。
吴汉杰荣获“全国好警嫂”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522 吴果英
吴果英,女,汉族,1948年4月生,江西省丰城市洛市镇东安村村民。
40多年来,吴果英无怨无悔、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有智力障碍的养子,用超越血缘的母爱和不离不弃的亲情,托举起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被亲切地称为“最美养母”。
1977年8月,在洛市镇卫生院,一位妇女生孩子难产,失血过多去世,妇女的丈夫将孩子遗弃在卫生院。吴果英的丈夫知晓后把孩子从卫生院抱回来领养,给孩子取名范佰孙。范佰孙慢慢长大,大家发现这个孩子和别的小孩不一样,3岁多还不会说话,也不和别的孩子玩。范佰孙五六岁时,查出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然而,吴果英并没有因此抛弃孩子,四十多年如一日地悉心照顾他,待他比亲生儿子还有耐心。
吴果英既要照顾范佰孙,又要赚钱养家,每次她外出干活都会把范佰孙带在身边。有一次,吴果英带着范佰孙上山砍毛竹,砍着砍着范佰孙就不见人影,她找遍村里的每一个角落,直到凌晨一二点,才在一棵树下看到范佰孙。从此以后,吴果英不管去哪里干活,都时不时地看一眼在旁的范佰孙。
吴果英家境本就拮据,再加上有智力障碍的范佰孙,附近的姑娘都不肯嫁到她家。吴果英的亲生儿子只能背井离乡,做上门女婿。吴果英对儿子很愧疚,总觉得亏欠了他。10多年前,吴果英丈夫患病去世,家庭的重担一下就落在了吴果英的肩上,家中只剩下她和40多岁的范佰孙。每天,吴果英的生活就是从帮范佰孙穿衣做饭开始,洗衣、砍柴,屋里屋外辛勤忙碌,一刻也不停。范佰孙虽然40多岁了,可是每周总有一两次大小便弄在身上,吴果英就像照顾小孩那样,帮他擦洗、换衣服。吴果英从不跟大家诉苦,别人询问她和范佰孙的生活,她总是开心地告诉人家“好得很,感谢党和政府的关照,我母子有吃有穿”。对于范佰孙新学会的技能,她总是如数家珍地向大家展示,言语间透露着自豪和幸福。
吴果英荣登“中国好人榜”。
523 吴建智
吴建智,男,汉族,2000年5月生,共青团员,昭通学院学生。
吴建智10多年来始终不离不弃,从小照顾因事故失去双臂的哥哥,一双手臂两人用,用自己的臂膀撑起哥哥的生活和梦想,用实际行动诠释真挚的手足之情。
吴建智的哥哥3岁时因触电失去双臂。从懂事起,吴建智就成了哥哥的“双手”。2006年,吴建智与哥哥一起走进校园。10多年来,吴建智与哥哥形影不离,照顾着哥哥的生活。为哥哥洗澡、洗衣服、穿鞋子是吴建智每天的必修课。每天早上,吴建智总是第一个起床,用最短时间穿好衣服、叠好被子,然后帮哥哥打来洗脸水、漱口水,挤好牙膏。收拾好之后,吴建智背着自己和哥哥的书包一起上学。晚上回到寝室,吴建智先帮哥哥洗澡、洗衣服,然后收拾自己的东西,他总是寝室里最晚睡觉的那个人。吴建智每天默默跟在哥哥身后,被大家亲切称为“影子兄弟”。就这样,哥俩一起走过了从小学到高中12年的漫漫求学路。在哥哥看来,弟弟早就成了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命运让我失去了双手,但也让我有了最好的兄弟!”说起弟弟,哥哥常常热泪盈眶。
2018年高考,吴建智分数超二本线50多分,而哥哥的分数只够上专科。两人分数相差较大,被同一所学校录取的概率极低。但吴建智坚持要带哥哥一起上学,不想让哥哥的大学梦破灭。哥哥不想牺牲弟弟的前途来完成自己的梦想。面对艰难抉择,在社会帮助下,弟弟为了能继续照顾哥哥,最终选择和哥哥同在昭通学院就读,在同一个二级学院学习。临行前,母亲将东拼西凑来的学费交给兄弟俩,并特意嘱咐道:“一定要好好读书,别辜负大家的期望。”兄弟俩拼命点头。
“我要好好学一门技术,以后能养活自己。”在哥哥看来,这是唯一不拖累弟弟和家庭的选择。而吴建智希望哥哥能像张海迪一样,活出不一样的人生。“一辈子的路还有很长,我愿意一直做他的双臂,帮助他完成梦想。”吴建智说。
吴建智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云南青年五四奖章。
524 张二玲
张二玲,女,汉族,1959年5月生,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白狐沟街道脑包沟村村民。
40多年来,张二玲不但照顾重病在身的公婆,还悉心照料着3个无子女的叔叔和3个身患精神疾病的聋哑小叔子。面对生活的艰辛,她始终不离不弃,毫无怨言,默默付出,为家人遮风挡雨,谱写一曲美德之歌。
张二玲在与丈夫结婚前就知道,丈夫上有重病在身的父母和3个无子女的叔叔,下有3个身患精神疾病的聋哑弟弟,婚后的负担可想而知。但她没有计较这些,毅然撑起这个特殊的大家庭。婆婆得了尿毒症,她伺候到老。3个叔叔卧病在床,她悉心照料,养老送终。为了这个家,张二玲省吃俭用,毅然留守山沟照顾他们。
张二玲的心里装满了每一个至亲至爱,却唯独没有她自己。三小叔子胳膊骨折,她借了8万元做手术;四小叔子得了胃穿孔,她借了2万元做手术。父亲得了脑血栓、又跌断了腿,她去照顾;母亲得了风湿不能动弹,她去照顾;姐姐患癌,弟弟脑出血,她都去照顾。2014年张二玲的丈夫做了心脏支架手术,所有的重活都落在张二玲一个人身上,而她自己生了病,却顾不上去医院治疗。
面对家庭重担,张二玲用勤劳的双手撑起几经风雨的家。2014年,张二玲老两口拿出多年积蓄,加上政府补贴,盖起了砖瓦房,3位小叔子也一同住上了有暖气的新房子。张二玲家把包产到户分配的几只羊繁殖成了100多只羊,成为新时代农牧民勤劳致富的代表,一家人的日子越来越好。
张二玲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称号。
525 张水珍
张水珍,女,汉族,1963年4月生,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锦阳路街道水峪村村民。
35年来,张水珍无怨无悔、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的奶奶、父亲母亲、养父养母和养父的弟弟6位老人,用坚韧担当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尊老、敬老、孝老、爱老的赞歌。
1984年,张水珍经人介绍与任新宏喜结连理。她刚嫁到任家时,家里一贫如洗,全家老少7口人挤在仅有的4孔破土窑洞里,家中还有4位老人:体弱多病的奶奶,丈夫的养父和患病养母,未成过家的小叔父。此外,丈夫的亲生父母也体弱多病,经常患病住院。因其他子女常年在外,她和丈夫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
婚后不到一个月,80岁的奶奶查出肺癌晚期,吃喝拉撒睡全在土坑上。村上不少人都为张水珍捏了一把汗:一个新媳妇面对这么个烂摊子,可咋办呢?当大家看到张水珍每天为奶奶端屎端尿,洗衣做饭,还把家里的其他长辈照顾得妥妥帖帖、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时,都纷纷伸出大拇指称赞。2010年,小叔父又患上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腿脚经常肿胀。张水珍承担起照料他吃喝拉撒睡的重担,还坚持每天用药汤给他泡脚。经过她的悉心照料,老人能够站起来,被人搀扶着还能挪着步子走几步。就这样,张水珍不嫌弃、不放弃,一直照顾老人到82岁过世。
张水珍还精心照顾着81岁的邻居任彩霞。老人行走不便、耳朵严重失聪,她总是耐心陪伴,悉心照料老人。老人与她建立了深厚感情,已经把她当作亲生女儿一样看待。张水珍每次出门时,都要精心安排好老人的衣食起居。看着老人依依不舍的眼神,她的心里总是酸酸的,也暖暖的。她是大家公认的好妻子、好母亲、好媳妇、好邻居。
张水珍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陕西省道德模范称号。
526 张志旺
张志旺,男,汉族,1972年3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码头李镇王明庄村村民。
二十年如一日,张志旺精心照料患病母亲,不惜卖房救治母亲生命;多年照顾瘫痪的二哥、二嫂,并为年迈二嫂养老送终,谱写了一曲大孝至爱的赞歌。
1989年3月,张志旺参军入伍。1995年初,父亲病逝,为了不让母亲孤单,他放弃提干机会,年底退伍返乡。因工作需要,经常来往于冀州与石家庄之间,他常常把母亲带在身边。从1996年起,母亲患上哮喘、脑梗塞等多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二哥身体不好,大哥、三哥在外地工作,照顾母亲的重担就落在他肩上。2016年2月,母亲突然发病,喘得厉害。医生建议在家观察,并教给他救护方法。为让母亲呼吸顺畅些,他跪在床边,用双手托着母亲的上半身,隔几分钟就变换一次位置。感觉母亲有痰时,他赶紧拍其后背帮助咳痰,并拿专用软管帮母亲从喉咙里把痰一点一点吸出来。如此反复,直至次日清晨。天一亮,张志旺马上带着母亲到医院诊疗,在重症监护室守护了10余天,母亲才转危为安。同年9月,母亲的哮喘再次复发,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每天1万多元治疗费,半个月下来就花去20多万元。看着靠输氧维持生命的母亲,张志旺毅然卖掉石家庄的房子,坚持继续治疗,再一次把母亲从死神手里抢回来。那年冬天,被悉心照料20年的母亲含笑离世。
二哥、二嫂先后瘫痪,二人膝下无儿无女,张志旺承担起照顾二哥、二嫂的重担。二哥弥留之际,他向二哥承诺给嫂子养老送终。他安排人给年迈的嫂子做饭、打扫房间、换洗衣被,悉心照料生活起居。嫂子有病时,他出钱出力带嫂子住院就医,还在卫生所立账户,方便嫂子看病。二嫂临终时,虽然说不出话,但是一直充满感激地看着张志旺。出殡时,张志旺为嫂子送终。
张志旺退伍不褪色,创办冀州士心职业培训学校,遇到家庭困难的学员,就减免学费甚至全额资助。这些年,张志旺资助过的学员有近千人。
张志旺荣登“中国好人榜”。
527 张丽霞
张丽霞,女,汉族,1952年3月生,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印刷厂退休工人。
张丽霞四十年如一日照顾丈夫的大伯、大娘,没睡过一次安稳觉,没吃过一顿安稳饭,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用孝心和付出书写了超越血缘的人间大爱,传承了尊老爱亲的良好家风。
张丽霞丈夫的大伯是抗美援朝老兵,一辈子无儿无女,和老伴相依为命。1979年,看到年迈体弱的老两口,身为侄媳妇的张丽霞主动对丈夫说:“老人扛过枪,保家卫国,现在年纪大了,咱们得管他们啊!”就这样,张丽霞将两位老人接来自己家同住,照顾他们的生活,这一住就是40年。
张丽霞和丈夫的工资当时每月只有200元左右,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张丽霞从来没有后悔将老两口接过来照顾,也从来没有因为生活拮据而怠慢两位老人,好吃好喝的都让他们先尝,每日辛苦忙碌,从没有抱怨过一句。
1999年,70多岁的大娘突发脑血栓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1000多个日夜,张丽霞像对待亲妈一样,给大娘洗衣喂饭、端屎端尿、翻身捶背,没有一丝怨言,直到老人安然辞世。大娘去世后,大伯时常想念老伴,为了安慰他,张丽霞经常给老人讲笑话,哄他开心,照顾得更加精心。
随着年龄增长,大伯的身体每况愈下,每年都得在医院住一阵子。每次住院,张丽霞都会在老人床边悉心照顾,直到老人痊愈出院。2017年冬天,大伯突发脑中风,医生下了病危通知单,张丽霞焦急万分,东挪西凑借了几万块钱救治,她和丈夫、儿子、儿媳轮流去医院照顾,终于把大伯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大伯时常对人念叨:“我这个侄媳妇不好找啊,比亲闺女都亲啊!”
张丽霞的孝行之举,深深感染着家中每一个人。儿媳抢着替她做家务,帮她揉肩捶背买衣买药;小孙女每天晚上都给太爷爷、爷爷奶奶洗脚……张丽霞在人生每次抉择中,都把尽孝放在前面,为子女作出榜样。如今,一家七口,四代同堂,其乐融融。
张丽霞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528 张美静
张美静,女,汉族,1998年9月生,共青团员,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西阎镇堡子村村民。
8年前,面对养父母先天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残酷现实,面对奶奶猝然离世、爷爷脑梗卧床的重大变故,年仅12岁的张美静用稚嫩肩膀勇敢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为新时代新青年树立孝老爱亲的榜样。
张美静一出生就被养父母抱养。养父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无劳动能力;养母患有神经性肌肉萎缩症,并伴有间歇性癫痫,常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爷爷奶奶经营着一座小磨坊,一家人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也算平静和美。2011年,奶奶骤然离世,爷爷突发脑梗卧床。看着家里三个病人,正在读初一的张美静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做饭是她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个头低够不着炒锅,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烫了,她从没喊过疼……每天晚上小美静要起床两三次,给行动不便的母亲翻身,多年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早晨6点,她又早早起来照料家人起床洗漱、收拾房间、洗衣做饭。天气好时,她就把养母背上轮椅,推到院子里晒太阳;为了让家里气氛活跃起来,让老人们高兴,张美静就给他们唱歌,用自己的爱维系着这个家。
懂事的张美静不仅要照顾好家人们,还学会了干农活。播种时,她用家里的小推车一趟趟往地里送种子化肥。收获时,她一个人从地头把小麦推回来,一整袋扛不动,她就半袋半袋地扛,扛回来倒在院子里晾晒,遇到天气突变,她又一簸箕一簸箕地往家里端……在地里干活时,每隔两个小时,她就飞跑回家帮养母翻身,喝上一碗水,然后再回到地里继续干活。张美静种麦子、收玉米、打理菜园,靠几亩薄田支撑着这个家。
2015年,养父因脑出血去世。为养父看病、送葬花完家中仅有积蓄,一家人的生活再次陷入困境。爷爷由小叔赡养,张美静和养母相依为命。在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张美静用全部精力照顾养母。她说,妈在,家就在。在当地政府协调下,她带着养母一起上学,在职业中学选择了自己最爱的声乐课程。
张美静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山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29 张海香
张海香,女,汉族,1987年6月生,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朱备镇江村成鑫服装厂职工。
11年前,丈夫因病离世,怀有身孕的张海香毅然生下女儿;再婚时,她要求男方入赘,夫妻二人共同照料“前公婆”。她用质朴的言行,书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大孝故事,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
2008年2月,张海香和伍建华迈进婚姻殿堂。结婚当天,在亲友见证下,两人彼此承诺:今后不离不弃,共同孝敬父母、抚养孩子。结婚后,伍建华不再外出务工,在老家一边经营网店,一边照顾已有身孕的张海香。2008年3月,伍建华突发心肌梗死,不幸离世。
张海香娘家在安徽宿松县,因为爱情,她远来青阳。如今丈夫突然离世,加剧了她对娘家的思念。但当她看到伤心欲绝的公婆时,毅然决定留下。“公婆独子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如果我一走了之,怎么对得起刚刚死去的建华呢?”张海香决定把孩子生下来抚养长大,照顾好公婆,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扛起家的责任。女儿出生8个月,她把孩子交给公婆照顾,外出打工维持一家生计。几位好心邻居见张海香生活艰难,主动给她介绍对象。不忍心丢下公婆的张海香却说,我现在就是伍家的女儿,再婚有两个条件:其一男方必须入赘,其二男方要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对待前夫父母。此言一出,让不少有心者望而止步。但张海香的善良、孝顺和坚强深深打动了邻镇青年方东兴。2010年,方东兴走进了伍家,和张海香开始了新的生活。婚后第二年,儿子顺利出世。夫妻俩考虑到二老的感受,主动提出让儿子姓伍,年迈的公婆被感动得潸然泪下。
2011年,张海香的公公不幸患上肠癌,家底薄弱的夫妻俩四处筹钱为老人医治,住院期间更是无微不至照料。张海香精心烹调饭菜,为老人按摩、擦洗、换药,像伺候自己的父亲一样,在医院没日没夜地照顾了40多天。2018年,婆婆患肾结石住院,张海香像亲生女儿一样形影不离、悉心照料。
张海香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安徽省道德模范称号。
530 张家丰
张家丰,男,汉族,1988年7月生,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王庄镇新河村村民。
张家丰放弃学业、放弃工作,用两年的痴心坚守,唤醒植物人女友;他不离不弃、精心呵护,又用两年时间让全身瘫痪的女友慢慢站起,携手走进婚姻殿堂,用忠贞爱情缔造了生命奇迹。
2008年5月,张家丰的女友张晓宇突发脑积水,前往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脑外科诊治,3天后转到南京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处于重度昏迷状态。正在合肥读大学的张家丰得知消息后,毅然放弃学业,不顾亲朋好友的劝说,主动来到医院照顾重度昏迷的张晓宇。早晨6点到晚上10点,他坚守在重症监护室门外,期盼的眼神,痴情的守候,却改变不了张晓宇成为植物人的命运。医生下达病危通知书,断言没有任何治愈希望,并通知家人安排出院。女友母亲找到张家丰,“孩子,回去吧,你还有自己的未来,这段时间有你的守候,晓宇已经很满足了。”木讷的张家丰说:“我要照顾她一辈子,我相信她一定会醒过来。”
没有过多的语言,张家丰来到晓宇身边,一边照顾女友,一边学习护理知识。每天换尿不湿、翻身、洗脸、刷牙、喂流食、按摩……为了唤醒女友,张家丰无数次呼唤晓宇的名字,跟她“聊天”,告诉她周边发生的趣闻。一天、一个月、一年……张家丰坚守了700多个日夜。也许是爱情的感召,也许是生命的奇迹,2010年9月,张晓宇真的醒了!当晓宇用微弱的声音喊出张家丰的名字时,站在床边的他喜极而泣,紧紧抱住晓宇。张晓宇由于长期卧床,双脚已变形,无法站立行走。2010年底,张晓宇在解放军359医院做了双腿矫正手术。出院后,张家丰一边经营小吃店,一边一如既往地精心照顾晓宇。又是一个两年,张晓宇终于能慢慢行走了。
2012年,张家丰执手张晓宇,走进婚姻的殿堂。沉浸在幸福中的张晓宇说:“他让我看到了爱情的模样。”张家丰说:“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照顾晓宇,给她一辈子的幸福!”这个农村男孩,说不出太多动人情话,却用朴实行动,诠释着人间最忠贞的爱情,缔造着世间最美的生命奇迹!
张家丰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31 陈光英
陈光英,女,汉族,1953年10月生,四川省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盘龙镇红光村村民。
10多年来,陈光英悉心照料高位截瘫的儿媳,独自一人料理家务、侍弄庄稼,她用年迈身躯撑起命运多舛的家庭,是十里八乡公认的“好婆婆”。
2007年,陈光英的老伴因耳聋和患直肠癌,成为三级残疾,丧失劳动能力,为给老伴治病花去家中6万多元积蓄。2008年,因汶川地震,家中房屋倒塌。2009年,儿媳在重建震后房屋时从高处摔下致高位截瘫,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面对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媳、需要照顾的老伴及年幼的孙女,以及儿媳每年近万元的医药费、震后重建房屋借下的外债,陈光英愁得夜不能寐。为了家庭生计,陈光英让儿子外出打工,自己默默承担起照顾“一瘫、一残、一幼”,操持家务,侍弄庄稼的全部重担。
每天,她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照料儿媳喝水、翻身,打理好一切后,便匆匆赶到地里劳作。到了早饭时间,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儿媳。做好早饭照料儿媳吃完后,又给儿媳按摩肢体、清理卫生。把儿媳都安置妥当,再返回田里劳作。晚上,忙碌一天的陈光英无论多累,也要坚持给儿媳洗澡擦身、按摩梳头、换洗衣服。每当天气好的时候,陈光英就把儿媳抱上轮椅,推到外面让儿媳串串门、透透气。邻居们看到都竖起大拇指:“陈大姐对儿媳真好,再苦再累从不抱怨,真是打心眼里佩服。”10年来,儿媳一日三餐从来没有耽误过,也从来没有生过褥疮。
生活的重担,留给她的是一头华发、满脸皱纹和长满厚茧的双手。可她依旧笑容满面、精神抖擞地撑起这个家。她的精神影响着儿女,打动着儿媳,感动着十里八乡。儿媳常说:“多亏有个这样好的妈,不然我早就不在人世了。要是有来世,我还要做她的儿媳,我愿意侍奉她一辈子!”
陈光英入选“四川好人”。
532 陈秀苗
陈秀苗,女,汉族,1967年6月生,中共党员,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道南街村党支部书记。
未嫁时,她无私照顾失去母亲的初生婴儿,视如己出;结婚后,她在照顾公婆的同时,悉心照料丈夫前妻的父母,如生身父母,是村民心目中的“好媳妇”。
1990年,23岁的陈秀苗偶然听说一位村民因分娩大出血去世,留下一个男孩。善良的她多次去探望这个不幸的家庭和孩子,在生活上尽可能地给他们以悉心照顾。在照顾孩子的一年多时间里,陈秀苗和孩子产生无法割舍的真挚感情,萌发要把这个孩子抚养成人的责任感。照顾孩子的同时,陈秀苗对孩子朴实憨厚的父亲也产生好感。1991年,陈秀苗嫁了过去。结婚一年后,陈秀苗生了一个男孩,可对继子没有丝毫冷落,反而更加疼爱。2018年房屋拆迁后,她用拆迁款给继子购买住房。
婚后,陈秀苗提出一个令大家都没想到的要求,她让丈夫带自己去前妻的父母家,认前妻的父母为父母。此后,她坚持去关心照料两位老人。平日里,去家里洗衣服、收拾家,看到家里缺啥吃的穿的用的,她及时给补上。逢年过节,她都要和丈夫带着孩子去看望。老人病了,她总是悉心陪护……两位老人感叹:我亲生女儿虽然不在了,但有这个女儿,是我们的福气。
俗话说长嫂如母。从嫁到这个家,她就承担起照料这个家庭的全部责任。两个小叔子和一个小姑子从上学到结婚生子,她都一手关心操持。妯娌、小姑子们生病住院也是她亲自陪护。陈秀苗用爱心孝行温暖着家人、感动着村民。
陈秀苗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山西省道德模范称号。
533 陈敏
陈敏,女,汉族,1981年3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公安局凤山派出所教导员。
陈敏在大哥和弟弟相继离世后,同丈夫一起挑起家庭重担,十年如一日,在照顾父母、公婆的同时,还养育着7个年幼的侄子侄女,是家里的“顶梁柱”。她用爱心与责任为亲人送去温暖,用善念与勇气为社会增添亮色。
陈敏原本有一个幸福家庭,爱人既是工作中的同事,又是生活中的伴侣,还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2008年3月,陈敏的大哥遭遇车祸不幸辞世,留下3个儿女,最大的孩子才7岁,还患有脑瘫癫痫,生活不能自理。2016年7月,陈敏的弟弟突发急病离世,留下4个年幼的子女,最小的一个仍在襁褓之中。
陈敏大嫂在丈夫去世后离家出走,弟媳也长期在外打工,将孩子们丢给年迈的公婆。陈敏不忍看着父母既要忍受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又要日夜辛劳拉扯几个孩子。她毅然选择替父母分担,接手抚养孩子,更是将大哥4岁的女儿带到身边照顾,给她找学校上学。10年来,她用简单而平凡的举动去关爱家中的每一个成员,悉心抚养侄子侄女,给予孩子们父母般的爱。每逢周末、节假日,陈敏夫妇都会挤时间回家去陪父母,看望哥哥弟弟的孩子们。为了让孩子们能够享受到和其他同龄人一样的爱,他们不仅给孩子们买衣服、玩具、文具等,还在假期带着他们出去旅行,见识大千世界。陈敏说:“要通过这些方式,带孩子们出去走走看看,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告诉他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接连的意外,让陈敏的父母不堪打击,身体每况愈下。在父母生病的时候,陈敏夫妇将老人接到县城医院住院治疗并轮流照顾,给父母按摩擦洗,守护他们输液吃药,陪伴他们说话散步。孩子们生病了夫妻俩也是牵肠挂肚,带他们去医院检查治疗。2009年,陈敏的公公因病去世,留下婆婆独自生活。如此一来,她就在父母家、婆婆家之间奔忙,家务活、地里的农活样样不落下。她和丈夫一起忙碌着,共同支撑着一大家人的生活。
陈敏荣获贵州省道德模范称号。
534 陈淑梅
陈淑梅,女,汉族,1950年1月生,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大八浪乡西太平村村民。
为了女儿临终前的一句嘱托,年逾六旬的陈淑梅十六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全身瘫痪的女婿,喂水喂饭、洗澡擦身、端屎端尿,不离不弃,上演着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诠释着润物无声的慈母大爱,是人们心中的“最美岳母”。
1996年,陈淑梅的女婿遭遇车祸,造成高位截瘫。2002年,陈淑梅的女儿被诊断患上白血病,弥留之际,女儿托付母亲照顾自己瘫痪的丈夫。陈淑梅含泪答应了,承诺一定照顾好女婿。
女儿去世后,陈淑梅和丈夫搬到了女婿家,照顾起全身瘫痪的女婿和刚上小学的外孙女。陈淑梅照顾女婿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十分细致耐心。每天晚上,陈淑梅两三个小时就要起来一次为女婿翻身。十几年来,她就像定了点的闹钟一样,准时醒来给女婿喂水、接尿、按摩。有一次,陈淑梅外出被撞伤导致膝盖粉碎性骨折,但她并没有停下对女婿的照顾。女婿多年瘫痪在床,皮肤溃烂,陈淑梅带病给他挤出身上的脓水,每天喂他吃饭喝水,帮他解决大小便。
看到陈淑梅如此辛苦,女婿多次有轻生的念头。一次,陈淑梅给女婿喂饭时,女婿死活不肯张口,开始绝食。“你不吃我就这么举着,直到你张开嘴为止。”陈淑梅一边劝导,一边将勺子举到他嘴边,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过去了,看着岳母的手已经不住地颤抖,女婿感动得泪流满面。2013年8月,陈淑梅唯一的儿子也因病去世,女婿不忍再拖累陈淑梅一家,又想轻生。陈淑梅坚定地对女婿说:“他们走了,你就是妈的儿子,遇到困难只要我们在一起,挺一挺就过去了。”
2018年5月,陈淑梅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住院治疗期间,陈淑梅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婿,每天在病房都通过电话询问女婿身体情况。回到家,伤口还没长好,她仍坚持着用另一只手给女婿喂饭。
陈淑梅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黑龙江省道德模范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535 易从梅
易从梅,女,汉族,1954年4月生,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北门村村民。
她21年不离不弃,倾尽全力照顾患有“渐冻症”的丈夫和儿女,用瘦弱的双肩扛起照顾家人的重担,用乐观坚强的笑容面对人生苦难,用爱与责任呵护着至亲,支撑起家人的生命希望。
21年前,易从梅一家的日子和和美美。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谁也没有想到,原本从容的生活来了个“大拐弯”。1998年,易从梅的丈夫突然病倒,辗转宜昌、武汉就医,被确诊为“渐冻症”。随后,女儿也被确诊为“渐冻症”。2010年4月,女儿因手脚无力、走路不稳,不幸坠入水沟溺亡。易从梅还未从痛苦中恢复过来,又传来噩耗:远在广州工作的儿子也患上“渐冻症”,那年他才22岁!面对这样的生活困境,易从梅没有被打垮,而是选择坚强面对。
每天清晨5点,易从梅起床做早餐,趁煮汤熬羹间隙,去照料父子俩起床、上厕所、洗漱。由于他们全身僵硬,胳膊和腿不能弯曲,给他们穿衣服这样的小事,都要花上半个多小时。然后再挨个把他们抱上轮椅,喂父子俩吃饭。忙完后,汗流浃背的她才能匆匆吃几口。这样的清晨易从梅已度过了7600多个。
安顿好家里的一切,易从梅又扛起锄头下地。为了挣钱养家,她一刻不停地劳作,种粮食、栽雷竹、打零工,样样都干。收粮的季节,她常常忙到凌晨。田里忙完,她又匆匆回家伺候父子俩起来上厕所,或帮他们翻个身。每年农忙那阵,她既要忙地里的活,又要照料丈夫和儿子,几乎是没合眼,天就亮了。周而复始的21个春秋,她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当地政府把易从梅一家纳入精准扶贫对象,享受到系列扶贫政策。性格要强、乐观积极的易从梅从不等靠要,拒绝了好心人让她把父子俩送到福利院的建议。她说:“无论好歹,一家人总要在一起。只要我能动,就要尽好本分,不能给政府添麻烦、给社会添负担。”
易从梅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湖北省“荆楚楷模”称号。
536 周英仙
周英仙,女,汉族,1953年6月生,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春风社区居民。
30年来,周英仙无怨无悔照顾年迈多病的公婆、膝下无子女的伯父母和两个孤寡舅舅。丈夫患病后,她不离不弃、精心护理,用柔弱双肩和坚韧付出支撑起这个特殊家庭,让老人们安度晚年,赢得乡邻的尊重和称颂。
1979年,周英仙和丈夫沈志强结婚后,走进了一个特殊的大家庭。家里除了公婆外,还有丈夫的伯父母和两个舅舅。伯父母膝下无子女,两个舅舅都是孤寡老人,小舅舅还患有精神疾病。丈夫在厂里上班,家里6位老人全需要周英仙照顾。小舅舅病情发作时,稍不留神就走失,她四处寻人是常事,有几次甚至深更半夜去寻找。1997年,沈志强享受单位福利分房,分到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老人们担心小两口离开他们。周英仙知道老人们的顾虑后,主动和丈夫商量,决定继续住在老屋子陪伴几位老人。
周英仙的婆婆体弱多病,她经常用自行车推着婆婆去医院,从不嫌麻烦,每天都专门为婆婆搭配饮食。公公离世后,她怕婆婆孤单,便在婆婆房里添了一张小床,每天陪她聊天,照顾她睡觉。婆婆晚上经常起夜五六次,她都服侍在身旁。婆婆觉得太拖累儿媳妇,常说:“不是英仙照顾得好,我早就随他爸走了。”
2011年,周英仙的丈夫患了脑瘤,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医生建议做开颅手术。为了不让老人担忧,周英仙在老人面前装作若无其事,背地里却常常以泪洗面。丈夫手术前,婆婆和伯娘担心周英仙会累垮,主动要求进了养老院。丈夫出院后,周英仙每天不厌其烦地帮助丈夫进行康复训练,晚上为给丈夫翻身,她打地铺睡在丈夫床边。其间,她隔三岔五去养老院看望老人,送去饭菜改善伙食,帮她们洗澡、剪指甲。丈夫能下床走动后,周英仙马上把二老接回了家。
在周英仙的精心照料下,6位老人安详地度过了晚年,其中婆婆、大舅都活到95岁,伯娘活到了106岁。周英仙一家在春风小区住的几十年里,她的孝行邻里都看在眼里,赞在嘴边,人人都以她为学习的标杆。
周英仙入选“江苏好人”。
537 周桔凤
周桔凤,女,汉族,1975年5月生,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芳村镇猷阁口村村民。
丈夫前妻病逝多年,留下幼子和年迈的父母。周桔凤婚前得知这一切,没有丝毫顾虑,婚后义无反顾地担负起照顾他们的责任。近4年来,她用至善至真的孝行美德影响着身边的人,是乡亲们交口称赞的“好媳妇”。
2016年5月,经人介绍,周桔凤与李知良相识。李知良前妻多年前因病去世,独自带着前妻的父母和儿子生活。周桔凤得知后,主动提出和李知良一起去看望两位老人。她提着礼物一进门,就亲切地叫了声“爸爸”“妈妈”。周桔凤对李知良说:“这声爸爸妈妈不是随口叫叫,我真心把他们当成我的父母看待,希望能够尽一份女儿的孝心,抚平老人失去女儿的伤痛。”从那以后,周桔凤几乎每天都要去老人家里帮忙做家务,陪他们聊聊天。两位老人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逢人便说:“我的女儿又回来了。”
2017年6月,遇上强降雨天气,两位老人住的房子存在隐患,周桔凤立刻腾出自己家的房间给他们住,并经常给他们做好吃的。老人过意不去,想给周桔凤一些钱,她坚决不肯收。老人的手机坏了,她买了新手机送给老人,还耐心地教会他们使用。由于当地风俗,错过了老人的60岁生日,但周桔凤早早为老人买了新衣服和礼物,过年的时候她做了一大桌子老人喜欢的菜,全家人一起庆祝。吹蜡烛时,老人眼眶有些湿润:“桔凤这个女儿,是我亲生女儿呀!”
这么多年来,周桔凤没有和老人红过一次脸,没让老人受过一次气。为了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尊老孝老,2018年,周桔凤组建了“最美领跑”志愿服务队,经常去敬老院给老人们量血压、打扫房屋、烧菜做饭、陪伴谈心,让老人们感受到温暖。
周桔凤入选“浙江孝贤”“浙江好人”。
538 封孝利
封孝利,女,汉族,1956年9月生,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和平村村民。
封孝利强忍丈夫去世的悲痛,一边照顾公公和年幼女儿,一边打工挣钱偿还为丈夫治病欠下的债务。她坚持带着公公改嫁,相约照顾老人余生。16年来,封孝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2003年4月18日,封孝利的丈夫因肺癌去世,留下75岁养父、9岁女儿及13万元债务。弥留之际,丈夫紧拽着封孝利的手说:“要照顾好爸爸,不能丢下他!”“你放心,不管以后怎么样,我都不会丢下他不管。” 封孝利含泪承诺。从此,封孝利精心照顾着公公。为了补贴家用和还债,她到处打零工赚钱,家里养了8头猪,但从来不舍得吃肉,她要养大卖钱。自己买双新鞋,只有串门才舍得穿,平时在家或下田就光着脚。但是即使赊账,她也要背着公公去治病。别人给她一个鸡蛋、几颗糖果,她都揣兜里,带回家给公公吃。
中年丧夫,封孝利艰难地支撑着这个家。改嫁,或许可以一起分担一下生活的压力。但封孝利“带着公公才改嫁”的择偶条件“吓”跑了很多人,直到许世路的出现。他承诺和封孝利一起还债、赡养双方老人。封孝利独自撑起一个家两年后,终于有了依靠。原本摇摇欲坠的家庭,组合成了一个团结温暖的大家庭。两人刚结婚不久,公公疝气复发。封孝利和许世路没日没夜地交替照料不能自理的公公。为了照顾一家人的生活,封孝利每天从凌晨开始,3点半起床,做饭喂猪、侍奉老人、下地干活……为节省4元公交车费,她每天步行10多公里上下班,来回近三个小时。看到封孝利起早贪黑,全家人都非常心疼。女儿、女婿收入虽然不高,但总将自己的收入拿出来,帮家里还债、添置东西、补贴家用。
2016年,60岁的封孝利赶在春节前,终于将最后的8000元外债还清。这时,公公也已90岁高龄。
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封孝利不仅扩建了房屋,还将长满青苔的院坝用水泥平整一新。现在,公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儿子虽然走了,但是我还有一个女儿和儿子。”
封孝利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539 赵志发
赵志发,男,汉族,1964年4月生,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常营镇五子李村村民。
二十年如一日,赵志发不离不弃,悉心照料植物人妻子,用真情呵护与爱心守候将妻子唤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被周边百姓传为佳话。
1999年10月20日,赵志发种完小麦准备外出打工,妻子骑自行车送他去镇上乘车,回家途中被摩托车撞倒,颅内大量瘀血。
经开颅手术、6个多月住院治疗,妻子虽保住生命,却成了植物人。从医院回家后,妻子一度昏迷,脑袋肿胀,鼻插饲管,脖子安着套管,身上多处溃烂,大小便失禁。女儿当时才10岁,儿子8岁,照顾全家人的重担都落在赵志发身上。
赵志发每天天不亮就给妻子换好尿布、翻身按摩、做饭、安排孩子上学、给妻子喂饭。照顾妻儿的艰辛超出常人的想象,其中最难的是给妻子喂饭,特别费时费力。
刚开始他用注射器经胃管慢慢往胃里注入牛奶、米汤之类流食,而后教妻子用嘴吃饭,一小勺香蕉泥用一上午才能喂下去。因长期往胃里注射食物,胃粘膜被破坏,后来只能用嘴艰难喂饭。为保证饭菜温度,常常凉了又热,反复多次。
此外,他每天还要清洗褥疮、换药包扎、按摩翻身、洗涮尿布。忙完后,他还要抓紧去地里干活,而且每隔一个半小时就要回家照看一下妻子。
因没有资金投入,有效劳作时间也少,他的庄稼全村最差,收入不及别人1/3。每年庄稼收获后,他都是卖掉粮食给妻子买药,给孩子留足学费,之后就所剩无几了。
亏得邻里帮衬,当地政府将他家纳入农村低保,并通过危房改造,让他家住上宽敞的新房。
2016年10月的一天,赵志发突然发现妻子手指能动了,他拿东西在妻子眼前晃动,发现妻子眼珠也能随着转动,他欣喜异常。
2017年3月,妻子竟然能简单发声了。如今妻子可以躺在护理床上,微笑着和他说话。孩子也长大成才,女儿大学毕业在镇里中学教书,儿子研究生毕业找到不错的工作。赵志发用20年艰辛付出为妻儿撑起一个温暖的家。
赵志发荣登“中国好人榜”。
540 赵宪珍
赵宪珍,女,汉族,1959年9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流动党员学堂党委书记。
赵宪珍家中难事不断:父亲患肺癌、母亲患尿毒症、大哥患脑膜炎瘫痪在床、二哥早年离世、弟弟失明、弟媳患乳腺癌……但她始终不离不弃、坚强面对,用至善至孝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孝老爱亲的真谛。
1974年,赵宪珍的大哥因脑膜炎已经瘫痪在床十多年,二哥刚上高中。看着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得父母透不过气,为了能照顾大哥,让二哥安心上学,不让母亲天天以泪洗面,赵宪珍便不顾家人反对,毅然退学,上街卖菜补贴家用。她为了每斤蔬菜多卖几角钱,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市郊近百里。后来她开了家小饭店,生活逐渐有了好转。
1994年,二哥因病去世,弟弟失明。一连串的打击,让这个家雪上加霜。但她没有放弃,继续白天打理饭店,晚上照顾家里。她对自己很吝啬,却对正在上学的侄女很大方,新书包、辅导书样样都不落下。大哥的营养品、二嫂的生活用品、弟弟的看病就医费用,家里的大事小事,花销琐碎,赵宪珍每一样都记在心上,每一件都妥帖安排。
2015年,赵宪珍的父亲查出患上晚期肺癌。为了给父亲治疗,她几经周折找到了适合后续治疗的中医专科医院。但因医院床位非常紧张,无法立即住院。她连续两天守在医院排队等候,终于等到床位。
从父亲住院开始,赵宪珍便常常是从家里到饭店、到医院“三点一线”的生活轨迹。她每天凌晨3点起床为父亲熬营养汤,做好吃的饭菜,让父亲增强体质,控制病情恶化,想方设法延续父亲的生命。
2016年,赵宪珍的母亲因尿毒症入院,同时弟媳被查出乳腺癌晚期。此时,连同患病的父亲,家里3个人都身在医院,生命危在旦夕。赵宪珍揽下重担,辗转医院照顾三位患病的亲人,直到两年前父母相继离开人世,弟媳顺利出院。两位老人在世时逢人便说,有个孝顺的女儿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赵宪珍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541 柳维新
柳维新,男,汉族,1952年9月生,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丰裕社区居民。
柳维新数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顾自幼身患疾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姐姐和妹妹,他终身未娶,独自承担生活的重担,再苦再难从不言弃,用一生守护演绎了手足情深的感人故事,被邻里乡亲传为佳话。
柳维新与一姐一妹,相依为命。姐姐自小不能独立行走,患重病瘫痪在床,妹妹因罹患小儿麻痹症,丧失行走能力,柳维新勇敢肩负起照顾姐妹的重担。
为了照顾好姐姐和妹妹,每天早晨6点,柳维新就起床开始忙碌。简单洗漱之后,做好早餐,然后叫姐姐和妹妹起床。她们吃饭时,柳维新要赶紧洗好衣服。
等姐姐和妹妹吃完饭,他又把她们抱到椅子上休息,自己随意吃两口冷饭,再赶去做工。柳维新下班回家后,也顾不上休息,或是帮姐姐做按摩,或是推着妹妹到屋外走上一圈。
有时他也在晚上去捕点鱼虾,既能改善一家人的伙食,又能补贴家用。从早到晚繁忙而辛劳,这就是柳维新多年来的生活常态。
对柳维新而言,奋斗的目标很简单:只希望能让姐姐和妹妹每顿吃上一碗热饭,有个地方能遮风挡雨,冬天穿上一件暖和的棉袄。柳维新始终有个信念:有我在,就不会让姐姐和妹妹饿着。为了这句话,柳维新更加努力地做工做事,加班加点也从不放弃,无怨无悔。
对柳维新来说,照顾姐姐和妹妹就是他最大的事,为此,他甚至放弃娶亲。
“年轻时,很多人给我介绍过对象,但是一家人都靠我,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自己的事。”
结婚一事,柳维新看得很淡然,他不想让窘迫的家境拖累了其他姑娘,也担心娶过来的媳妇会照顾不好姐妹俩。
长年的艰辛,让柳维新头发斑白,双手布满老茧,面容苍老,但是生活的磨难没有压垮柳维新,他总是乐观坚韧,传递给身边人温暖与感动。如今,在政府的精准帮扶和乡亲们的热心帮助下,柳维新的生活困难得以缓解,一家人住进干净整洁的新房,这个特殊的“三口之家”,现在生活得很幸福。
柳维新荣登“中国好人榜”。
542 钟惠芝
钟惠芝,女,汉族,1949年12月生,中共党员,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退休职工。
丈夫去世后,钟惠芝独自挑起生活重担,40多年任劳任怨,悉心照料年迈多病的公婆,抚养年幼女儿,支撑起风雨飘摇的家,用坚韧诠释着孝贤美德。
钟惠芝结婚仅一年,丈夫便患鼻癌去世,留下体弱多病的养父母和出生仅40天的女儿。
一年后,女儿又患重病,生命垂危。一边是失去养子的双亲,一边是病重的女儿。面对生活不幸,钟惠芝把失去丈夫的悲痛藏在心里,以弱小的身躯顽强挑起家庭重担,医治年幼的孩子,照顾伤痛未愈的老人。
1990年,钟惠芝的公公被诊断为口腔淋巴癌。为了让老人得到更好的治疗,她把老人接到成都医治。老人病重期间,大小便不能自理,她都悉心照料,为公公清洗身体,换洗衣物。老人行动不便,经常倒地不起,她每次都拼尽全力拉起扶到床上。
后来,公公在老家病危,她与婆婆一起无微不至地照顾直至去世。
考虑到婆婆在老家没有亲人,独自一人生活不便,为了能更好地照料婆婆,钟惠芝把婆婆的户口迁到成都,让老人看病有了保障。2001年和2004年,婆婆经历头部摔伤、股骨粉碎性骨折、肩胛骨骨折脱位等伤病。2013年和2018年,婆婆因脑梗和肺炎住院两次,又检查出患有糖尿病,后因脑梗加重,导致全身瘫痪,卧床不起。钟惠芝整日在身边陪护,给婆婆清洗伤口、抹身洗澡、喂药喂饭,每天两次对骨折处进行热疗。婆婆的双脚蜂窝组织炎每年都会复发,钟惠芝坚持每天用药水给婆婆泡洗2次,直到患处好转。
家庭的不顺并没有影响钟惠芝对孩子的教育。虽然钟惠芝没能给孩子提供富裕的物质生活,但她一直要求孩子要养成良好精神品质,并以自己孝老爱亲、勤劳质朴的精神默默感染着孩子。在家庭坎坷中成长的女儿非常懂事,如今已是一名光荣的小学教师。
这个历经磨难的家庭,靠着钟惠芝的努力付出,虽然艰苦,但十分温馨幸福。
钟惠芝被授予四川省敬老儿女金榜奖。
543 俞永慧
俞永慧,女,汉族,1965年6月生,天津市南开区嘉陵道街南江西里社区居民。
20多年来,俞永慧不离不弃悉心照顾姑姑王凤琴,用孝心和善良,谱写出一曲超越血缘的亲情赞歌。
俞永慧从小生活在大杂院里,与王凤琴是邻居。“我刚满周岁,妈妈就出去工作,忙不过来时,就把我托付给凤琴姑姑照看。”
一来二去,两家的感情越来越好,她也一直把王凤琴当亲人。因为老人一辈子没有结婚,既无儿无女,也无亲戚往来。看到她形单影只的样子,俞永慧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姑姑感受到亲人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
日常生活中,她隔三差五就会帮姑姑买些生活用品,做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会给姑姑送去。
逢年过节,她还会叫上爱人一起,帮着姑姑打扫卫生、为姑姑置办年货。
1998年,曾经的大杂院要进行改造拆迁,当时王凤琴已经70多岁了,既没收入,也没房产,以后可怎么办呢?老人便暗自惆怅。
看着她愁眉不展的样子,俞永慧郑重许诺:“姑姑,以后您就跟着我,只要有我一口饭,就保准不让您饿着。”
就这样,俞永慧夫妇带着儿子,与姑姑一起组成了一个崭新的四口之家。
多年来,他们先后搬家多次,房子小时就挤着住,从没想过将姑姑弃之不顾。7年前,姑姑患脑栓塞住院,俞永慧每天喂饭喂水、端屎端尿,病友们连连夸赞:“王奶奶,您真是养了个好闺女!”
转眼间,姑姑已经92岁高龄,耳聋眼花,多次住院,早已行动不便、无法自理。俞永慧和爱人便每天为她按时翻身、早晚擦洗、定期换衣,还变着花样做老人爱吃的饭菜……俞永慧用至善至孝的行动,诠释了人间的大爱真情。
俞永慧荣获天津市道德模范称号。
544 饶小亚
饶小亚,女,汉族,1979年9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银河镇敖家坊村村委委员。
一家五口,三人因病瘫痪,饶小亚选择勇敢面对。15年里,她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用不离不弃陪伴守护,点亮了亲人生命的航程。
2004年7月,饶小亚的婆婆突患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饶小亚毅然决定回家,独自一人在婆婆病床边照料,像亲生女儿一样对婆婆无微不至地关怀。
每天饶小亚总是早早起床,给婆婆喂饭、洗脸、擦身子……虽然家中并不富裕,她对婆婆却很舍得花钱,即使农忙季节,为了给婆婆补充营养,也会抽时间到集镇上去买营养品。
祸不单行,同年,丈夫在工作时被一块突然坍塌的煤块打中,由于脊椎受伤,腰部以下失去知觉,没有生活自理能力,连吃饭、穿衣、大小便都成了问题。
从此,家庭的全部重担都压在了饶小亚柔弱的肩上,她既要服侍重病婆婆,又要照料瘫痪丈夫,还要打零工维持生活。
2008年7月,丈夫做完神经干细胞移植手术,回到家后,饶小亚积极帮助丈夫进行康复训练,每天为他按摩双腿上千次。渐渐地,丈夫的腰部以下有了知觉,腿脚也能慢慢活动了。
就在生活慢慢走向平稳时,饶小亚的公公被查出患有脑癌。
面对这个多灾多难的家,饶小亚暗下决心:不管多苦多难,我绝不能放弃,只要坚持,只要家在,没有什么困难过不去。她每天5点起床,给公公按摩、擦身、端屎端尿、做饭,再赶去上班……39岁的她看上去比同龄人苍老很多,但生活的磨难没有压垮她,她的脸上总是扬着干练和坚强的微笑。
饶小亚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45 高惠兰
高惠兰,女,黎族,1968年5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省乐东县大安镇敬老院院长。
结婚十多年,高惠兰用心照料患病的公公,悉心抚养3个继子继女,倾其心力经营着敬老院“大家庭”和自己的“小家庭”,是人们眼中孝老敬老的好媳妇。
高惠兰从23岁起,开始担任敬老院管理员,几乎每天24小时都要照顾老人们的吃喝拉撒,忙得脱不开身,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
38岁那年,她嫁给忠厚老实的丈夫。高惠兰的丈夫曾经有过两段不幸的婚姻,两位前妻过世后留下3个年幼的孩子。婚后,丈夫全力支持她敬老院的工作,她在服务好敬老院老人的同时,关心丈夫、体贴孩子、孝敬公婆,承担着照顾家庭的重担。
2012年,高惠兰76岁的公公突患中风,卧床不起,高惠兰叫来亲妹妹暂时代管敬老院,把每个老人的情况交代清楚后,她急赴三亚照顾公公。
中风病人发病期不能自理,每天的吃喝拉撒只能靠人照顾。高惠兰一刻都没闲着,在病床前从早忙到晚,累了就坐在椅子上打个盹。卧床的公公胃肠功能不好,有时半夜腹泻,甚至一夜几次,高惠兰一直在身边照料。高惠兰折腾得精疲力尽,严重的失眠让她明显消瘦下来,但她从未有过半句怨言。
在高惠兰细致入微的照顾下,公公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病友们都说老阿伯有老年福,有个孝顺闺女。后来得知她是老人的儿媳妇,众人更是对她赞不绝口。公公治疗期间,医院和敬老院,高惠兰不知跑了多少趟。
经过长达4个多月的治疗,公公的病情基本稳定。为了更好地照顾公公,高惠兰和丈夫及小叔子、小姑子商量后,把公公、婆婆接到敬老院。
此后,高惠兰在做好敬老院工作的同时,悉心照料着公婆,经过两年多精心护理,公公逐渐可以慢慢行走,也能够自己吃东西,基本恢复了自理能力。
高惠兰对于3个继子继女视如己出,咬紧牙关、省吃俭用,供孩子们读书。无论工作多忙,她都会抽出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做事,一直照顾他们成家立业。
高惠兰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
546 郭佳佳
郭佳佳,女,汉族,2002年9月生,共青团员,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木关中学学生。
家中突发火灾,本已逃离火海的郭佳佳,放心不下腿脚不便的父亲,又返回屋里寻找,吸入大量浓烟晕倒在客厅,全身近80%烧伤、十指截肢,被乡亲们称为“火场救父的孝心女孩”。
2010年,郭佳佳的父亲因车祸导致双腿残疾,懂事的郭佳佳为减轻母亲的负担,学会了洗衣做饭,还帮妈妈承担起日常照顾父亲的责任。虽不富裕,但一家人的生活平静而幸福。然而,一场火灾打破了这种平静。2016年12月3日凌晨,郭佳佳的妈妈被一阵阵燃烧爆裂的闷响吵醒,迷迷糊糊下床打开卧室门,只见客厅里浓烟四起。她立刻清醒过来,意识到家中着火,便赶忙叫醒家人。
惊醒的郭佳佳凭借学到的技巧逃到楼道口的安全地带,可她环顾四周却未发现爸爸的身影。意识到爸爸行动不便,郭佳佳毫不犹豫地返回屋里寻救,却在离门口不远的位置被滚滚浓烟呛倒在地。此时,郭佳佳的妈妈发现女儿不见了,与已经出来的丈夫疯狂地四处寻找。大火扑灭后,他们看到趴在客厅已面目全非的郭佳佳,妈妈顿时瘫倒在地,爸爸强忍泪水将女儿抱了出来。此时的郭佳佳却一直喃喃自语:“爸爸呢?出来没?”
严重烧伤的郭佳佳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医生告诉郭佳佳妈妈,她全身烧伤面积近80%,其中三度烧伤达45%,伴随呼吸道损伤、一氧化碳和酸中毒,右手截肢可能性大,后期还需要进行多次手术。“妈妈,我是不是很严重?”医生告知病情的时候,佳佳听到了。“对,可能右手保不住了。”郭佳佳妈妈回答。“没关系,没了右手,我还有左手,我会坚强地活下去!”听到女儿这么懂事而坚强,郭佳佳的妈妈忍不住哭了出来。
住院以来,郭佳佳的老师同学、叔叔阿姨及很多不认识的好心人专程到医院看望,为她募捐,给她鼓励。郭佳佳将这份爱深深地放在心里。她说:“我一定要回报社会,让爱继续传承!”看着整日以泪洗面的妈妈,郭佳佳安慰道:“等我好了还要上学,长大后好好孝敬你们!”如今,郭佳佳正积极接受康复治疗,用乐观和坚强面对一次次植皮手术带来的疼痛。
郭佳佳荣获全国最美孝心少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47 郭彩利
郭彩利,女,汉族,1976年6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孟塬乡白杨庄村村民。
丈夫身患重病,郭彩利坚强面对,毅然决定“割肾救夫”。她对爱人不离不弃,对爱情无悔坚守,对家庭无私奉献,成就一段患难与共、坚贞不渝的人间真情。
2006年8月,郭彩利的丈夫王占学感觉身体不适,医院诊断为双侧肾功能衰竭。半年时间里,郭彩利带着丈夫辗转银川、西安几家医院看病,但病情仍不见好转,肾脏移植成为挽救王占学生命的唯一希望。这时,王占学年过半百的哥哥提出要换肾给弟弟,但检查发现他的肾脏有过损伤,移植手术有一定风险,如果不成功,意味着兄弟俩可能会同时失去生命。
郭彩利没有放弃。为了守住一个完整的家,她瞒着丈夫和家人,偷偷做了肾源配型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她和丈夫的肾脏配型比高达36.5%,比医学要求的比例高出11.5个百分点。郭彩利喜出望外,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丈夫,可王占学坚决不同意,他说:“我的身子不行了,你不能再出任何闪失,娃娃不能没有你呀!”郭彩利的母亲一开始也不同意,她安慰母亲说:“少个肾没什么,只要把占学的命救下,有个完完整整的家就行,娃娃不能没有爸爸。”
虽然说服了家人同意自己给丈夫换肾,但高昂的医疗费成了摆在郭彩利面前的一个难题。她借遍亲戚朋友,市县等多家单位也发起倡议为其募捐,终于凑够了手术前期费用。2008年8月4日,经过4个多小时的手术,郭彩利的一个健康肾脏被移植到王占学体内,当血管缝合接通的一刹那,夫妻俩的生命完全融合在一起。第五天,郭彩利能出病房了,她一步一挪进了丈夫病房。“好着呢!”王占学回应她,她心里悬着的石头这才落了地。
为治病,家里欠了32万元外债,手术后11年,王占学每天都要吃抗排异反应的药物,费用很高。为了让王占学有药吃,郭彩利租了一间小商店,早出晚归,忙碌奔波。献肾后郭彩利的身体大不如从前,但除了每天照顾丈夫和小商店的生意外,她还抽空参加电脑培训班。她说:“活着就有希望,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郭彩利当选“感动宁夏”2008年度十大人物,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548 接晓燕
接晓燕,女,汉族,1964年10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城阳街道东关二街党支部书记。
丈夫意外受伤瘫痪,她寻医问药让丈夫重新站起来;大姑姐夫妻意外离世,她主动收养三个外甥,视如己出;公婆年事已高,她悉心照料养老送终。几十年里,接晓燕用真情维护着家庭温暖,成为远近闻名的好妻子、好舅妈、好儿媳。
1985年,接晓燕远在东北的大姑姐和姐夫因意外事故突然离世,只留下三个孩子,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4岁。接晓燕没有丝毫顾虑和犹豫,把三个孩子接到家里。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生活花销更加捉襟见肘。但是,接晓燕对几个孩子视如己出,没有让他们受过任何委屈,在生活上、教育上都非常上心。在接晓燕的悉心养育下,几个孩子健康成长,外甥当兵考上军校,两个外甥女也事业有成、分别成立家庭。无论是外甥休假探亲还是外甥女“走娘家”,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回到接晓燕这里看望他们的“舅母妈妈”。
2005年的一天,接晓燕的丈夫在高空作业时不慎坠地,双腿粉碎性骨折,当场昏迷。突如其来的灾难没有打倒接晓燕。面对医院给出的再也无法站立的诊断,接晓燕没有放弃。她到处寻医问药,背着丈夫跑遍北京、青岛、济南等地治疗。两年多时间,她自学按摩和推拿,俨然成了半个康复专家,用不离不弃的爱打退病魔,让丈夫重新站立起来,她自己却瘦了40斤。
接晓燕还是东关二街有口皆碑的“好儿媳”。2013年,婆婆病重在床,接晓燕在床前悉心照料,老人临终时对儿媳念念不忘:“闺女,娶到你这样的好媳妇是我们家的福气,这些年你在我们老刘家受累了,今后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呀。”接晓燕的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娘,只要咱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我一点也不觉得累,您就放心吧。”“好闺女,你再给娘梳梳头发吧。”接晓燕像往日一样把婆婆的头发梳理地整整齐齐,婆婆就这样在她的怀里安详离去。
接晓燕作为村支书,把村里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用好家风带动好村风,带领大家成立红白理事会,建立志愿服务队伍,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村里的风气更加和谐、更加文明。
549 黄文岩
黄文岩,女,汉族,1972年3月生,辽宁省北票市泉巨永乡涌泉村村民。
黄文岩善良坚强,带着公婆改嫁,撑起“五姓之家”,用柔弱双肩撑起一个特殊家庭,用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真谛。
1994年,22岁的黄文岩嫁给同村梁树军。当时婆家很穷,住的是土坯房,屋里没有像样的家具。她勤俭持家,日子越来越好。2005年腊月,梁树军骑摩托车出了车祸,虽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8天,最终还是没醒来。丈夫离世后,留下正读小学的儿子和两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还有盖房和住院时欠的外债。她一边悉心照顾老人孩子,一边四处打工挣钱,还利用早晚打理家里几亩耕地,养鸡卖蛋。几万元债务,她一毛一毛攒,一点一点还。日子久了,公婆都看不下去了,婆婆劝她趁年轻早点改嫁。她流着泪说:“我早就把你当成亲妈,树军扔下咱们走了,我不能再扔下你们。”
2008年,黄文岩认识了李德富。谈婚论嫁时,她的条件是“带着公婆改嫁”,否则就不结婚,李德富答应了。2010年,他们的女儿出生。2013年,丈夫感觉身体不适,辗转多家医院,被确诊为白血病。黄文岩一边在医院照顾生病的丈夫,一边照顾“前公婆”和儿女。几个月后,丈夫去世,留下一个债台高筑的家。面对多舛的命运,黄文岩擦干眼泪,告诉自己不能倒下,撑起这个家,赡养好“前公婆”,照顾好儿女。
这是个特殊的五口之家,前公公姓王,是前任丈夫的继父;前婆婆姓陈,儿子姓梁,女儿姓李,加上她,五口人,五个姓,老人年迈,孩子还小。黄文岩白天送孩子上学后,就开始打理家里田地;闲暇时,会到附近需要雇工的人家去打工。她用坚强和善良支撑起这个特殊的“五姓之家”。如今,80多岁的公婆身体被照顾得很好,儿子大学毕业即将工作,女儿上小学三年级,家里欠款基本还清,五口之家生活幸福。
黄文岩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
550 梁格日其木各
梁格日其木各,女,蒙古族,1949年9月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固日班花苏木财汉他拉嘎查村民。
梁格日其木各为了帮父母拉扯7个弟弟妹妹长大,13岁时撑起整个家庭。为了照顾双目失明的二妹,她至今未嫁。她用大爱亲情温暖了家人,感人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被誉为“内蒙古好姐姐”。
梁格日其木各是家里的长女,13岁时,父亲生病卧床不起,弟弟妹妹还小,瘦弱的她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她毅然放弃了学业。梁格日其木各不但要照顾常年卧病在床的父亲,还要帮母亲抚养7个弟弟妹妹。其中,二妹由于两岁时患病,导致双目失明。此后她一直精心照顾二妹的日常生活长达64年,直到二妹离世。三妹12岁时得了重病,由于交通不便,梁格日其木各背着三妹顶着烈日,步行穿过20多里炙热沙漠,蹚过水流湍急的教来河,到达八仙筒镇,从八仙筒镇乘车到通辽,又到辽宁省阜新市,一路寻医问诊,挽救了妹妹的生命。梁格日其木各含辛茹苦,照顾弟弟妹妹,还为他们筹集学费,让3个弟弟妹妹上了大学,现在都已成家立业。几十年来,家里柴米油盐、生活琐事,梁格日其木各全部承担,还种着自家的承包地,饲养牛羊。
梁格日其木各是个热心肠,19岁时,她被村民推选为财汉他拉嘎查妇联主任,在担任妇联主任的22年里,嘎查不论谁家有事,她都有求必应,随叫随到,竭尽全力热心帮忙。梁格日其木各照顾家人的感人事迹被乡亲们广为传诵,示范影响着嘎查群众。当地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敬老爱亲典型,形成良好风尚。
梁格日其木各荣登“中国好人榜”。
551 隋广杰
隋广杰,男,汉族,1966年8月生,吉林省大安市慧阳街道城南社区居民。
隋广杰三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料着患病的岳母。在妻子因病去世后,隋广杰依然悉心赡养着岳母。再婚后,又与现任妻子共同继续照顾老人,用朴实的行动诠释了孝老美德,是群众心目中的“大孝女婿”。
1988年,婚后的隋广杰把岳母李桂兰接到家中,主动承担起照顾岳母的责任。岳母身体一直不好,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隋广杰夫妇没有稳定工作,一直打工维持生活,即便如此,夫妻俩坚持长年为李桂兰买营养品调养身体,尽其所能陪伴老人,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给老人以照顾。
2014年,隋广杰的妻子因病去世,给李桂兰老人带来沉重打击,老人不吃不喝,陷入绝望。女儿不在了,老人觉得不便继续在女婿家生活,便带着伤痛准备离开。这时,隋广杰来到老人身边,郑重地说:“这些年我早已把您当作自己亲生的母亲,淑玲走了,我就是您的亲儿子,我为您养老送终。”岳母被这番话深深感动了。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岳母的精神状态慢慢好转。老人家逢人就说:“女婿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时光流逝,岳母李桂兰渐渐体会到隋广杰“上有老下有小”的难处,开始操心隋广杰的再婚问题,到处托人给他介绍对象。隋广杰心里有一个不容商量的再婚条件,“必须孝顺前妻的母亲”。后来,他的现任妻子刘淑荣走进了这个家庭,他们共同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
隋广杰荣获吉林省道德模范称号。
552 揣丽颖
揣丽颖,女,汉族,1979年7月生,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加查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多年来,揣丽颖三地奔波,无怨无悔地悉心照料藏汉双亲,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孝道”,用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把民族团结呈现得感人至深,把孝老爱亲演绎得情真意切。
2009年,揣丽颖与藏族爱人结婚。为克服藏汉差异、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等问题,揣丽颖主动学习说藏语、做藏餐,了解藏族的生活习惯,尊重藏族的宗教信仰,孝敬公公婆婆,尽到一个妻子、儿媳应尽的责任。
丈夫在拉萨工作,自己父母在河北老家,揣丽颖经常要在拉萨、河北、加查三地奔波。2010年,揣丽颖回河北家中休产假期间,公公被查出罹患肝癌,当时自己的父亲也患有疾病,身体每况愈下。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她最后一次给父亲做完护理后,满怀着愧疚,怀抱刚刚满月的女儿返回了西藏。
夫妻二人聚少离多,照顾年迈奶奶的重担就落在了揣丽颖肩上。工作之余,揣丽颖经常接奶奶到她的宿舍居住。奶奶第一次去揣丽颖宿舍时迟迟不肯上床休息,她仔细一问才明白,原来奶奶是怕自己的脚弄脏床单和被褥。揣丽颖立即打来洗脚水,蹲下给奶奶洗起了脚,并用藏语关切地询问水的温度是否合适,奶奶感动得热泪盈眶。
公公患肝癌晚期,食欲不佳,揣丽颖想尽办法做到一日三餐不重样,大半年时间,她翻阅无数书籍,浏览大量网页,学着做适合公公的饭菜。她每天都要给公公翻身子、换被褥、洗脸、暖脚、擦身、换衣服、喂药、喂水,护理按摩,家里的卫生也收拾得干干净净。病痛缠身的公公脾气急,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揣丽颖就默默地听着,一边帮公公擦身子,一边心平气和地和公公拉家常,减轻公公的痛苦。公公过世后,揣丽颖严守藏族礼仪,为公公送终,对酥油过敏的她,一直默默守坐在酥油灯前,不停地擦拭、祈福。
揣丽颖的家庭是一个藏汉结合的民族团结之家,她用真情真爱奏响了家庭幸福的交响曲。
揣丽颖荣获西藏自治区道德模范称号。
553 葛莉娜
葛莉娜,女,汉族,1996年6月生,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周家镇乔坡村村民。
父母离世,让16岁的葛莉娜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她用柔弱肩膀扛下了生活苦难,为弟弟妹妹撑起一个温暖的家,用实际行动诠释爱和担当的亲情真谛。
2012年底,葛莉娜的母亲因肝癌救治无效去世。不久后,瘫痪在床的父亲因悲伤过度去世。那一年,葛莉娜16岁、妹妹6岁、弟弟3岁。亲戚们商量将弟弟送大伯抚养,妹妹送大叔抚养,让葛莉娜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葛莉娜不想弟弟妹妹离开这个家、离开自己,决定给弟弟妹妹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她毅然放弃学业,回家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重担。
葛莉娜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饭,送弟弟妹妹上学后,自己再去上班。晚上照顾弟弟妹妹吃完饭,她还要为妹妹辅导作业。等弟弟妹妹都入睡后,她又要为他们洗衣服。她每天早起晚睡,只能休息几个小时,可她从不抱怨。
葛莉娜还要照顾年事已高的外公外婆。外公患有轻微精神疾病,外婆患有冠心病,两个舅舅都在外地。每到周末,葛莉娜安排好弟弟妹妹的生活后,就去外公家为二老洗衣、做饭。2018年的一个雨天,外公出门不小心摔伤盆骨。为更好照顾外公,她每天早晨4点半就起床烧水、做饭,给外公擦脸、擦身子、按摩。
每当谈起姐姐时,弟弟、妹妹总是心怀感激地说:“父母给了我生命,但姐姐是我们生命的支柱。”谈起对未来的打算,葛莉娜信心十足地说:“我想学一技之长,提高家庭收入,为弟弟妹妹将来考上大学准备费用,圆自己的人生梦想。”
葛莉娜入选“甘肃好人”。
554 韩丽萍
韩丽萍,女,汉族,1945年4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省文昌市冯坡镇白茅村村民。
2017年,丈夫和儿子先后患病,韩丽萍坚强面对、悉心照料,用柔弱双肩为家人撑起一片天空;她坚持30多年义务照顾村里多名孤寡老人,用爱心和善良谱写一曲孝老爱亲的大爱乐章。
2017年初,韩丽萍的小儿子被诊断为脑瘤,瘫痪在床。没过多久,丈夫也因中风卧床不起。家里两个男人倒下了,韩丽萍知道这时她必须坚强,虽年逾古稀,也要挑起生活的重担。那段时间是她一生中最难熬的日子,小儿子动了两次手术,病情仍没有好转迹象。丈夫在家生活不能自理,一日三餐都需要她照顾。她每天从家里到医院来回奔波,有一次因为过度劳累,晕倒在厨房。但她没有放弃,“人生在世,总要经历一些磨难,而我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对。”在与病魔搏斗数月之后,韩丽萍的小儿子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去世。韩丽萍拭干眼泪,送走前来探望的亲友,第二天清晨雷打不动地到集市买菜,回来做饭,给丈夫喂饭、按摩、擦洗……日子一天天过去,丈夫渐渐恢复,能自己下床走路了。“我觉得自己还不会那么容易被压垮”,面对生活的磨难,韩丽萍始终微笑面对。
30多年来,韩丽萍坚持义务照顾村里的多位孤寡老人,时间最长的一位,她照顾了整整8年。其中一位老人2014年双目失明,基本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韩丽萍每天给老人穿衣、做饭、端屎、倒尿,从不嫌烦嫌脏,即使在儿子住院期间也从未间断。老人感动不已,逢人就说:“韩丽萍比我亲生女儿还亲啊!”
韩丽萍自己生活也不宽裕,但看到村里的孤寡老人孤苦伶仃,只要自己身体还硬朗,就会义无反顾地照顾。她做的这一切,老伴很支持。“韩阿婆不计报酬,35年来悉心照顾8位没有亲情关系的孤寡老人、五保户,有几个人能做到?”韩丽萍用一颗大爱之心敬老、爱老、孝老,村民们既感动又敬佩。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村子里形成孝老爱亲、敬老爱邻的文明之风。
555 谢荣华
谢荣华,女,汉族,1936年12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丽园街道友谊社区居民。
她年逾八旬,本该是被人照顾的年纪,却用52年不离不弃的真情付出,为智力残疾的女儿撑起一个温暖的家,用自己的坚持书写着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
52年前,一场大病让三女儿成为智力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当时曾有人劝谢荣华:“趁早把孩子送走吧。”但是谢荣华却有自己的坚持:“孩子是我生的,无论怎么样我都要养大她。”52年来,她每天都会早起,叫女儿起床,给她穿衣服,照看她洗漱上厕所。吃饭时,谢荣华用勺子一口口地喂女儿,一顿饭下来,至少得花半个小时。每天晚上睡觉前,她都要雷打不动地检查女儿是否盖好被子,窗户关了没有。谢荣华老伴身体一直不好,照顾女儿的重担都落在她一人身上。几年前,老伴因病去世,留下谢荣华一人独自支撑着这个家。无论多累她都咬牙坚持着,因为她心中有个坚定信念,那就是一定要照顾好孩子。50多年来,她省吃俭用,每次有点好吃的,她都留给女儿。
其他子女家庭困难、生活拮据,体恤儿女的谢荣华硬是咬着牙坚持自己照顾三女儿,一刻都不离开。谢荣华做白内障手术时,还没完全治愈就急着出院。还有一次,谢荣华下楼梯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胳膊肿得抬不起来,只是去医院敷了外用药就回家,用一只手做家务,照顾女儿的生活起居。她说,虽然有邻里和社区工作人员帮着照看,但是我怕她给人家添麻烦。
外孙女知道谢荣华平时不方便外出,经常帮着买生活用品、水果蔬菜。社区干部与她三女儿通过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结为亲戚,定期去看望她们,还为三女儿申请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来保障她们的基本生活。谢荣华说:“最难的日子都过去了,我要照顾好这个家,照顾好孩子。”
谢荣华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称号。
556 蓝连青
蓝连青,女,瑶族,1966年7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镇圩瑶族乡镇马社区镇马街居民。
蓝连青的家庭五代同堂,聚集瑶、壮、汉三个民族。她侍奉老人、教导孩子、操持家务,与其他家庭成员相互携扶、互敬互爱,把家庭照顾得细致入微。她的家庭是乡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她是乡亲们眼中孝老爱亲的榜样。
蓝连青丈夫的奶奶是乡里长寿老人,享年103岁。奶奶在世时,蓝连青总是每天一早来到奶奶房中,照顾奶奶起床穿衣、梳洗吃喝。晚上睡觉前,她都要到奶奶床前探视,确认奶奶安睡后才放心。有一次,奶奶上楼梯时不慎摔倒,造成骨盆骨折,致使腿脚不便,还导致大小便失禁。为给奶奶医治伤病,蓝连青按照老中医指点,到悬崖峭壁上采草药。回家帮奶奶连续敷药,坚持给奶奶按摩,让奶奶的病痛明显缓解。蓝连青这样悉心照顾老人,一干就是十多年,直至2019年1月老人逝世。
为了让一家人经常回来看望奶奶,蓝连青经常组织一些家庭活动,一大家子人开开心心聚在一起,奶奶也能看到子孙。
蓝连青丈夫的姐姐早年外出打工,留下2个孩子独自在家中。孩子到了读书的年龄,蓝连青接他们到家里,供他们上学。她经常过问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他们买学习资料,鼓励他们努力上进。
蓝连青当好丈夫的助手搭档。丈夫是当地瑶山歌艺术团团长,由于艺术团经费有限,她主动为艺术团制作和修补演出服装,帮忙做一些幕后工作。她和丈夫还把散落民间、内容和唱腔单一的瑶山歌进行提升,使山歌的曲调唱腔更丰富,表现力更强。在蓝连青夫妇的带领下,瑶山歌艺术团多次参加各级各类表演,频频获奖。
蓝连青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557 蓝香梅
蓝香梅,女,畲族,1965年2月生,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元和街道李山前村村民。
33年来,蓝香梅悉心照顾体弱多病的公公婆婆,拉扯丈夫的3个妹妹和患病的弟弟长大成人。她用无私的爱、坚韧向上的精神撑起一个温暖的家,被乡亲们称为“云和好媳妇”。
33年前,21岁的蓝香梅和邻村的陈序宗结婚。陈序宗的父母年纪大了,大哥患有严重的风湿病,下边还有3个妹妹和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弟弟。蓝香梅说:“陈序宗对父母的孝心、对弟弟妹妹的关照深深感动了我。这样的男人靠得住,我要为他分担重担。”
婚后,蓝香梅和丈夫一起挑起了赡养老人、抚养弟妹的重担。每天早上,蓝香梅总是第一个起床做好早饭,侍候二老就餐后才出门干活。夏天,她坚持每天给老人洗澡;冬天,她给老人买来电热毯,待被窝暖和后关好电源自己再休息。她每天接送妹妹上下学,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弟弟。为了撑起这个家,她起早贪黑地干活,种香菇、栽杨梅、种雪梨,还跟着丈夫去背木头、锯木料、跑运输,再苦再难也咬牙坚持着。
公公发病住院,蓝香梅没日没夜地守候照顾,同一病房的病人都以为她是老人的亲生女儿。2010年,80岁的婆婆接连做了两次手术。手术后婆婆在重症监护室一躺就是3个月,在普通病房又住了1个多月,里里外外都是她服侍。好几次医院下达病危通知,婆婆也想放弃治疗,她却说:“父母生了我们,养了我们,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想尽办法救治。”
街坊邻居都称赞蓝香梅是“天底下难找的好媳妇”,她却说:“孝顺老人,我只是做了身为儿女应该做的事!”
蓝香梅荣登“中国好人榜”。
558 蔡玉华
蔡玉华,女,汉族,1953年6月生,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樟脚村村民。
面对家中重重变故,蔡玉华以质朴的情感、坚强的意志,毅然扛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她早出晚归努力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细心照料着四位残疾的家人,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庭希望的天空。
蔡玉华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夫妇二人育有二子,一家四口生活虽不富裕,但和和美美。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接连的不幸,让这个普通农村家庭蒙上了浓重的阴霾。大儿子12岁那年,患上肌肉萎缩症。祸不单行,原本家里的顶梁柱公公和丈夫相继失明。蔡玉华并没有被灾难击倒,而是用她无怨无悔的付出和日积月累的辛劳担起一家沉甸甸的担子。蔡玉华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们,公公头疼脑热,她守在床边照料,喂水喂饭、端屎端尿;丈夫双目失明后,生活起居非常不便,她充当丈夫的眼睛。生活虽然辛苦,但蔡玉华每次想到小儿子长大后能帮她一起照料这个家,心里就有了安慰。
可是,致命的打击再次袭来。就在丈夫失明的第二年,小儿子竟也患上肌肉萎缩症。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双眼视力减弱,一只眼睛的视线已经模糊。面对生活的磨难,蔡玉华还是没有向命运低头,咬咬牙,重拾信心更加努力地赚钱,细心地照料家人。
为了照顾这个风雨飘摇的家,蔡玉华农时种田,闲时做小工搬砖运石,赚钱补贴家用。每天凌晨三四点蔡玉华就起床煮饭、喂鸡喂鸭,照顾一家老小吃饭,饭后便风尘仆仆赶去工地干活。她曾在建筑工地上,和其他男工友一前一后扛起用来盖房子的重达50多公斤的条石。干完活回到家中,来不及换下汗湿的衣裳,就在厨房忙着一家人的晚饭。为了省下钱给家人治病,蔡玉华对自己特别吝啬,3元钱一双的塑料凉鞋,一穿就是5年;一件衬衣白天穿脏了晚上洗过,第二天再穿,一穿就是整整10年。多年来,蔡玉华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体贴之心、关爱之心,践行着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的宝贵品质。
蔡玉华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福建省道德模范称号。
559 蔡春宝
蔡春宝,男,汉族,1960年2月生,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万安学校教师。
蔡春宝四十七年如一日悉心照顾患病在床的弟弟,为了更好地尽到兄长的责任,他向组织申请调回家乡,放弃到县城中学任教的机会,即便自己重病缠身,他念念不忘的还是弟弟。蔡春宝的事迹感动乡邻,在当地群众中有口皆碑。
蔡春宝的弟弟蔡春文,比蔡春宝小12岁,刚出生就患有脑瘫、软骨病。随着蔡春文渐渐长大,生活起居都离不开家人的照顾。蔡春宝从小就一直帮助家人照顾弟弟,喂他吃饭、帮他洗澡,处理大小便,没有丝毫怨言。
1980年,蔡春宝从师范毕业后,组织分配他到离家27公里的将乐县余坊学区任教。但为了照顾弟弟,蔡春宝向组织要求调回了家乡。不幸接踵而来,父亲突然因脑中风瘫倒,蔡春宝肩上任务更重了。1997年,父亲去世,蔡春宝与母亲一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蔡春文,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弟弟很少再生病。
因蔡春宝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县里想把他调往县城一中任教,这是许多教师梦寐以求的。但蔡春宝又一次婉言谢绝,他说:“我在万安教书就好,这样可以更好地照顾弟弟。”
世事难料,在一次体检中,蔡春宝被告知患有肺结核。不久后,母亲因病去世,照顾弟弟的责任全落到了蔡春宝的肩上。2013年11月,蔡春宝因肺癌动了手术,术后他无暇顾及自己虚弱的身体,又忙着照顾弟弟。原本常常做的为他洗澡穿衣、喂水喂奶、端屎端尿这些事情,如今却成了极其艰巨的工作,每次都累得满头大汗。
生活的阴霾再次笼罩这个家庭。2014年10月,蔡春宝在复查中得知右上肺的小节发生病变需要再次手术,他只身一人到省肿瘤医院接受化疗,留妻子在家照顾弟弟。2015年7月,他病情恶化,肿瘤转移至脑部和左肾上腺,生死关头,病床上的蔡春宝心中最惦记的仍是弟弟。他抱着“必须坚持下去,还要照顾弟弟”的心态与病魔顽强抗争。
蔡春宝荣登“中国好人榜”。
560 蔺健君
蔺健君,女,汉族,1965年8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市红桥区少年宫教师。
多年来,她无怨无悔地悉心照料母亲和“前婆婆”“现婆婆”,用柔弱双肩为三位老人撑起温暖的家,谱写了一曲至孝赞歌。
21年前,蔺健君的爱人因病去世,留下年幼的女儿和经济拮据的公婆。当生活的不幸、家庭的重担如大山般压下来时,她没有退缩,“就算他不在了,您二老仍是我爸妈!”带着这句承诺,她毅然决定留在婆家,一不分灶、二不分心。9年光阴中,她一边孝敬公婆,一边培育幼女,生活虽然清苦,却喜乐温馨。
女儿中考后,在亲朋好友的鼓励下,蔺健君重新组建家庭。“即便我改嫁了,您二老仍是我爸妈”。多年来,每逢周末,她都会挨个儿到前公婆家、现公婆家、娘家看望老人们,雷打不动。近几年,父亲和两位公公相继去世,母亲和两位婆婆都已80多岁高龄。“前婆婆”由于长年心脏病、高血压,加上膝关节严重损伤,无法下楼;“现婆婆”患有严重脑血栓,生活已不能自理;母亲也患有严重心脏病、类风湿,需要有人照料。为了照顾好这三位妈妈,蔺健君设计了一份“值班表”,喂水喂药、擦洗按摩、端屎接尿、逗笑解闷……但凡有空,她就赶去三位老人家里,不嫌脏不怕累,没有一句怨言。
“蔺老师,今天去哪个妈妈家啊?”“早点走吧,别让老太太等着”……蔺健君孝老爱亲的善行义举,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当然,也有人心疼她:“连轴转照顾三位老人,自己可别累垮了。”每遇到这样的担忧,蔺健君总是笑笑:“不累,能为三个妈妈尽孝,这是我的福气。”
她不仅悉心照顾三位妈妈,还将孝行延伸到周边需要帮助的老人。小区张奶奶患有低血糖等多种疾病,每次回家,她都会留意她的情况。一次,蔺健君发现张奶奶昏睡不醒,二话不说就带老人去了医院。“蔺老师救了我一条命啊!”康复后,张奶奶逢人便夸。李爷爷偏瘫摔倒了,她妥善照顾;社区老人看病急需用钱,她总先行垫付……多年来,她用行孝之心,奏响了一曲曲感人乐章。
蔺健君荣获天津市道德模范称号。
561 廖爱娟
廖爱娟,女,汉族,1969年9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峰区甲山街道矮山塘村村民。
廖爱娟克服种种压力,无怨无悔照顾患重度地中海贫血症的养女,十年如一日为寻找治疗方案忙碌奔波,她用实际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母女情”。
2009年12月12日,廖爱娟路过桂林市中心广场时,发现一个女婴躺在婴儿车上,放着一些婴儿用品和一张写着“地贫”二字的纸条。廖爱娟在苦苦守候、多方联系发现无人认领后,将孩子抱回了家。几天后,孩子在医院被确诊为重度β型地中海贫血症,医生说这样的孩子找不到匹配的造血干细胞,大多只能活3到5年。廖爱娟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要倾尽所能去关爱和治疗这个孩子。廖爱娟夫妻二人决定收养这个女婴。
要维持孩子的生命,需要持续定时输血和排铁,巨额医疗费用对一个本不宽裕的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刚开始,因为孩子年纪太小,又常被病痛折磨,每时每刻都需要有人照顾。廖爱娟放弃外出工作,在家专心照料。作为老师的丈夫承担起了家庭的经济重担,多次因劳累过度造成胃出血和高血压住进医院。廖爱娟夫妇为给孩子治病,花光了积蓄,抵押了住房,还背上了30多万元债务。
廖爱娟的家人也加入这场爱的生命接力中,母亲把仅有的5万元积蓄全部交到她手上,弟弟、弟媳和妹妹不仅在生活方面全力帮助廖爱娟一家,还拿出工资和积蓄帮孩子治病。家人的支持,让廖爱娟更加坚定续写孩子生命奇迹。家人的关爱,也让孩子快乐成长,感受着家庭温暖。
到了治疗地中海贫血症最佳年龄的最后期限,廖爱娟经过反复考虑,参加了电视寻人节目,希望通过节目找到孩子的亲生父母。她又多方奔走联系中华骨髓库和台湾骨髓库,希望为孩子找到合适的配型,但都无功而返。如今,廖爱娟依然没有放弃治疗的希望,在竭尽所能给予孩子家庭温暖的同时,仍在用心寻找着孩子的亲生父母和有效的治疗办法,希望能让孩子早日摆脱病魔。
廖爱娟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562 谭淑章
谭淑章,女,汉族,1943年8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朝阳街道万盛社区居民。
谭淑章悉心照顾3个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为抚养这些孩子长大,她舍弃生育孩子的愿望,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们,是孩子们心中最亲的妈妈。
1972年,29岁的谭淑章不顾家人反对,从湖南老家远嫁到石嘴山市,一结婚就当了继母。第一次见到丈夫的3个孩子时,大女儿7岁,二女儿两岁,小儿子才两个多月。她看到年幼的孩子刚失去母亲,心疼不已,暗下决心要当好孩子们的妈妈。当时,丈夫每月只有几十元的工资,难以养活一家人,只得把二女儿送到外地由公婆照看。谭淑章到砖厂干起了拉砖坯的重活,一天只有1.2元报酬。辛辛苦苦一年,她有了点积蓄,赶紧把二女儿接回宁夏团聚。面对困境,谭淑章开始学习制作凉皮挣钱。每天凌晨3点至6点,丈夫蒸凉皮,然后谭淑章骑着自行车拉着凉皮沿街叫卖。后来,她转行做裁缝,租不起铺面,就在百货大楼门前摆摊,每天总是第一个去,最后一个走,一干就是十几年。
谭淑章悉心呵护3个孩子,放弃了生养自己的孩子。二女儿上初中时,患上突发性骨髓炎。谭淑章四处寻找,找到医生连夜安排手术,使孩子避免被截肢。做完手术,医生说,要是再晚一会,孩子的腿就保不住了。谭淑章又后怕又心疼,抱住二女儿嚎啕大哭。在大女儿记忆中,谭妈妈非常和善,爸爸每天忙工作,她在家操持家务,所有心血和精力都花在自己和弟弟妹妹身上。儿子每次回想自己的童年,都会动情地说:“生母给了我生命,继母给了我人世间最无私的爱。”
谭淑章对远在外地的公公婆婆也不忘尽孝心。家里经济条件困难,她就算借钱,也要每月按时给公公婆婆寄钱。后来,她将双方父母接到身边,共享天伦之乐。
10多年前,丈夫患上脑萎缩、帕金森症等疾病,全身瘫痪,一日三餐和大小便都由谭淑章料理。为了减轻她的负担,已成家的儿子带着妻儿搬回家与她一起住。有谭淑章和孩子们的照顾,丈夫从生病到去世,没有生过褥疮。如今,虽然丈夫去世多年,但儿子仍然与妈妈住在一起。两个女儿每周都回来看母亲,一家人相处融洽。
谭淑章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