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放不下对这片沙地的牵挂——记辽宁彰武驻村干部张伟

2019-08-27 11:26:47 新华网

  新华社沈阳8月27日电题:放不下对这片沙地的牵挂——记辽宁彰武驻村干部张伟

  新华社记者 陈梦阳、高爽

  清晨,太阳从北甸子村土龙湾子成片的樟子松与天际的交界处跳出,将这片位于科尔沁沙漠南缘的土地映衬得生机盎然,从省城沈阳来到彰武县挂职的张伟已经记不清多少次来这里看日出了。几年间,他像樟子松一样,慢慢地把自己的“根”在这片土地上越扎越深,和这里的乡亲们一样,见证和亲历着越过越好的日子。

  “张书记就是我们村的人,他真心为老百姓做事”

  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辽宁省直机关工委工作的张伟报名来到阜新市彰武县,挂职任北甸子村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支部副书记,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在北甸子村村口向记者回忆起初到村里时的情景,张伟感慨万千:进村6公里的破旧村路不断摩擦汽车底盘,村民房前屋后都是细沙,田间地头的庄稼矮小蔫黄……贫穷依旧困扰着这里的人们。

  张伟下定决心,要尽快帮助村民找到脱贫致富的途径。

  北甸子村有发展养殖业的地域优势和传统。他来到养牛大户李万权、王辉家里,坐在炕头上做起了思想工作,动员两人带领贫困户共同致富。一次又一次,李万权和王辉被张伟的执着和热情深深地打动了,最终打消顾虑同意和乡亲们一起养牛致富。在张伟的推动下,北甸子村形成了独特的脱贫产业链:养牛大户给贫困户担保申请贷款--扶贫工作队协调金融机构并由政府贴息发放贷款--给贫困户的贷款直接发放给养牛大户--养牛大户用贷款买牛犊分给贫困户养殖--养牛大户提供饲料、技术支持和负责市场销售。

  现在的北甸子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牛专业村。两年多时间里,李万权、王辉共带动2批32个贫困户养牛、贩牛,贫困户年平均收入近6万元。

  腰包鼓了,生活环境也要有所改善。张伟带领工作队为北甸子村协调资金800余万元,硬化村路屯路、安装有线电视、建设文化广场、配备健身器材……如今的北甸子村一改昔日破败的景象,村庄干净了,村民心里也更亮堂了。经过上级验收,全村实现整体脱贫。

  准备离开北甸子村时,路过的村民徐振文一眼认出了张伟。即使两年多没见,徐振文还是激动地上前握住了张伟的手,跟张伟讲自己家现在的情况。“张书记就是我们村的人,他真心为老百姓做事!”徐振文说。

  后备厢里的责任与担当

  2018年3月,为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张伟再次报名,来到距北甸子村不远的章古台村任第一书记,任期三年。

  与北甸子村相比,章古台村面积更大、居民更多,张伟决定以更加丰富的产业形式带动村民实现乡村振兴。

  走进村里,正在路边与人聊天的村民陈佰贺邀请张伟到他家看看芝豇长势。“一泛白就得摘下来,不然种子质量就下降了。”刚进院,张伟就径直走到田地旁嘱咐道。

  “芝豇是一种比较高产的经济作物,收购保底价每斤8元,按每亩250斤-300斤计算,可获得2000元以上收益。”张伟不仅熟知作物的生长习性,心中还清楚地为村民计算着收入账。

  从来到章古台村的第一天起,张伟满脑子琢磨的就是如何给乡亲们找到一条致富路。先后考察尝试过多个项目后,最终选定了“沙泉稻”和“大骨鸡”两个项目。

  “章古台村有五六百亩地特别适合种水稻,以前村民将大部分稻子以每斤一块四五的价格卖掉了。后来,我们打造了‘沙香’大米品牌,并进行线上线下营销,每斤能卖4块多钱。”从卖稻子到卖大米、从卖产品到卖品牌,张伟想通过这样一件事,引导村民转变思路、学习营销。

  一年多时间,章古台村各项产业慢慢走上正轨,村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每逢收获季节,张伟车辆的后备厢就装得满满的——-稻米、大骨鸡……为了减少运输成本,张伟常常趁周末自己驾车回省城的家里时,将商品配送到消费者手中,有几次送到深夜才回家。“这后备厢里,是村民脱贫致富的希望。”他笑着说。

  为了心中的那份牵挂

  几年过去,张伟挂职的地方绿意多了,百姓腰包鼓了,乡亲们的心气足了,而张伟的眼角却多了几丝鱼尾纹。

  “这里的条件确实艰苦,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任务更是艰巨。有人说我傻,放着大机关的处长不干,非要在这里受苦,可我就觉得心里有一份牵挂!”谈起两次主动报名扶贫,张伟没有什么豪情壮语。

  一间屋子,南边办公、北边生活,办公桌、沙发、床铺上有些细沙,床下几双鞋子的鞋底沾着泥土,这是张伟在村里的办公室兼卧室。“彰武这边风很硬,刚来驻村时我嘴唇干裂,好长时间都不痊愈,后来才慢慢适应。”说到这里,张伟被晒成古铜色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几年时间下来,在原来的同事和朋友们眼中,张伟好像变了一个人:原来文质彬彬、经常写些散文和小诗,现在的他脸上常常挂着沙尘,嘴里最常说的是农民的致富经。

  张伟说,自己仍会触景生情以文抒情,但笔下更多关注的是现在为之奋斗的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我特别喜欢道路旁那一排排杨树,它们像卫士,把连绵起伏的沙丘坚实地踩在脚下,这是树对这片土地的情怀。”

编辑:韩京华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聚焦第二个“中国医师节”

  • 专题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

  • 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专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专题

    2019我和我的祖国一起走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