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记者手记:5访“方舱”见证生命守望

2020-03-11 18:46:36 新华网

  新华社武汉3月11日电题:记者手记:5访“方舱”见证生命守望

  新华社记者梁建强

  安全“摆渡”了1.2万余名新冠肺炎患者之后,武汉16家方舱医院陆续结束“航程”,靠岸停泊。

  3月11日,各方舱医院已是一片沉寂——从2月5日首批方舱医院经过紧急改造后投入使用,到3月10日最后一家方舱医院休舱,30多天里,一个个“方舱”,就是疫情中一艘艘承载希望的“生命方舟”。

  确诊人数快速增长,定点医院“一床难求”,怎么办?方舱医院的建设,成为与病魔竞速、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一个缩影,以及扭转战局的关键之一。

  “方舱医院,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社会成本,达到了迅速大幅度扩大收治容量的目的。”这是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作出的评价。

  这里,交出了一份这样的“答卷”:收治逾1.2万名患者;武汉每4名确诊患者中,就有一名在这里接受治疗;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护零感染”目标。

  每一个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更是一个个免于支离破碎的家庭。记者曾先后5次探访方舱医院,见证了一线战“疫”的坚韧,同样见证了“方舱”中的生命守望、希望之光。

  首次探访是2月11日,那是首批方舱医院之一——武昌方舱医院启用6天后,首批28名患者康复出院。

  治愈患者张凤玲的身影刚出现,9岁的儿子就看到了她,连连向她挥手。这个小男孩提前一个多小时就已在医院外等候,他的脸庞,被有些微寒的风吹得泛红,“妈妈,我和爸爸来接你回家……”

  那一天起,各方舱医院几乎每天都有患者出院的消息传来。“这证明了方舱医院的治疗效果,也打消了患者以及外界的疑虑。”武昌方舱医院院长万军说。

  从那一天起,记者多次前往方舱医院采访,近距离感知那一艘艘“生命方舟”。

  ——探访“方舱”,见证无畏。方舱医院中的医生、护士,多是主动“请战”前来;来自全国的94支、8000多医务人员“逆行”驰援,在“方舱”中“乘风破浪”。

  一次,记者罩上防护服,跟随医护人员一同进舱的路上,问护士长郑红:传染性这么强,怕不怕?她扶了扶护目镜说,“没事,习惯了。”没有豪言壮语,但满是坚定。

  ——探访“方舱”,见证情义。从东北到湖北,跨越半个中国,“郭明义爱心团队”立德树人分队组织6辆大巴,载上数十吨水果、鸡蛋,历经3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驰援武汉。在方舱医院卸下一批物资后,志愿者赵鹏飞说,所有的辛苦都值得,“希望医护人员平安、患者早日康复。”

  异乡坚守,吃上产自家乡的南果梨,辽宁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王海旭感慨,“真甜”。

  ——探访“方舱”,见证乐观与勇气。这里,是治疗之地,亦是希望萌生之地。这里提供了一方庇护之地,让许多患者从最初的慌乱中平静下来——有人在这里成为“读书哥”“魔方姑娘”,有人用纸片拼起“信心树”,也有人跳起广场舞……

  11岁的小姑娘刘嘉宇拿起了画板,画下身边的医护人员、民警、志愿者等。“三八”妇女节那天,记者又一次走进方舱医院时,看到她送给医护人员一幅画。旁边,写着7个娟秀的字——“致敬了不起的你”。

  3月10日,“方舱”抵岸。

  有人在出舱时流下泪水,晶莹中,有着欣喜,更有着感动与感激。

  有人转身与医护人员拥抱——是你们,用生命守护生命。

  也有医生笑着挥动方舱医院颁予的纪念证书,薄薄的一页纸,所承载的,全是与疫情鏖战的荣光……

  治愈患者向女士,举起手机,拍下经过出舱通道时看到的两句话——一句是:“希望如约而至的不止春天,还有疫情过后平安的你”;另一句是:“这世上有一千种等待,最好的那一种,叫来日可期”。

  推开出舱通道尽头的那扇门,迎面而来的,是春天。

  别了,“方舱”。

编辑:韩京华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专题

    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 专题

    抗“疫”一线党旗红

  • 专题

    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

  • 专题

    工人日报e网评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