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2月30日电(记者潘清)一张拍摄于1987年10月的照片里,台湾当局开放赴大陆探亲前夕借道香港来到上海的台胞方锡镜,手持家人合影跪倒在双亲坟前泣不成声。另一张照片里是一份签发于1988年11月的“大陆同胞旅行证”,当年上海铜厂职工许松林持此证赴台奔丧,成为1949年后首位前往台湾的大陆居民。
拍摄时间相差一年的这两张珍贵照片,现身正在举行的“阳光总在风雨后——沪台交流回眸展”,和其它600多幅照片、120件实物以及12部累计240分钟的视频一起,引领观众“回眸”沪台交流30余载的许多动人瞬间。
1987年11月2日,台湾红十字组织正式受理民众赴大陆探亲登记,打开两岸之间长达38年的人间藩篱。此后,伴随探亲潮、旅游潮、投资潮接踵而至,上海成为两岸交流最热络的城市之一。
记者在展览中了解到,30多年来,两岸交流中的诸多“第一”诞生在上海这座城市。1988年9月,搭载66名台湾老兵的探亲船“昌瑞”号抵达上海港,成为两岸隔绝近40年后第一艘来自台湾的客轮;2003年1月26日,中华航空CI-585航班作为“台商春节包机”降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为50多年来首架循正常途径停降大陆机场的台湾民航班机;2008年12月15日,两岸各自飞出首架飞航“截弯取直”航路的平日包机航班,起降地都包括上海,两岸空运直航就此拉开帷幕……
30多年间,沪台经济交流成果丰硕。截至2020年6月上海累计设立台资企业14644家,合同利用台资428.89亿美元,涵盖生产加工、科技产业、金融、食品、餐饮服务等领域。72家台资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相继在上海落户。
透过众多珍贵影像和实物,观众们真切感受到,作为祖国大陆的经济中心城市、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上海不仅是两岸交流的重镇,也成为台胞来大陆交流、经商、创业、求学、安居,共享大陆发展机遇的最佳选择地之一。
上海市台办主任李文辉表示,30多年来沪台交流从无到有、由浅及深,逐步走向融合发展。当前上海正全力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未来沪台交流合作空间更加广阔、前景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