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一颗颗青菜头,绿了涪陵的冬天,也富了涪陵的乡村。农户没有了后顾之忧,撸起袖子加油干,地里丰产了,而要保证增收,根子上还需要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眼下这个发展了百年的老行当,又有什么新动向呢?
他叫彭荣贵,创建的榨菜品牌主打传统手工工艺,不仅在当地小有名气,在网络上也拥有一大批粉丝。
从小吃着婆婆做的榨菜长大的彭荣贵,迷恋榨菜的美味,在船上做了多年水手的他决定返乡创业的时候,选择了手工制作榨菜。彭荣贵的店面开在紧邻涪陵商业中心区的一条巷子里。2016年,他注册了“彭婆婆”商标,但是却因为各种原因经营出现困难。正当创业濒临失败的时候,重庆出台了扶持中小型企业和青年创业的相关政策,彭荣贵先后申请到两笔总额25万元的无息贷款,使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提升,慢慢打开了市场。
这个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店,最有特色的项目就是现场拌制手工榨菜。从配料到搅拌,彭荣贵都是一把好手。做为“85后”的年轻人,他深谙网络营销之道,淘宝、微店、拼多多、抖音,各种渠道都玩得转,一个榨菜制作的视频在网上的播放量少则上万,多的能有八十多万。店里稍有闲瞰,他就会自己直播带货。
2020年,彭荣贵的榨菜销售额超过了100万元,其中网上销售的份额超过了35%。凭借最新潮的互联网玩法,最传统的手工榨菜从这个局促的空间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今天的涪陵,一边是传统手工榨菜逐渐回归,一边是最前沿的工艺不断突破。2019年7月国内首个榨菜智能化生产车间在涪陵榨菜集团投产,几乎空无一人的生产线实现了从青菜头淘洗、拌料到成品包装等榨菜生产流程的全线智能化。
现在,李乾超大多数时候都只需要在中控室就能监测整条生产线,从爷爷辈算起,他是家里在榨菜集团工作的第三代。李乾超的父亲李兆尧是自动化生产车间的司炉工,上世纪70年代就进厂的他,和父辈一起经历了肩挑手提最艰辛的年代,也和儿子一起经历了自动化工业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