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都市快报》报道,日前浙江传媒学院多名女生在参加杭州新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面试的过程中遭受性骚扰,而此类事件在该公司去年招聘时也有发生。目前警方已接到报警,具体情况正在调查。
求职性骚扰的痼疾由来已久。一个“求”字,透露出双方权力与地位的悬殊差距,而当下女性就业形势相对严峻,又加剧了这种不平等。如此语境下,背负就业压力奔走于各招聘单位之间的求职者地位尤为弱势。性骚扰者往往手握用人大权,以不录用相要挟,借面试审查之机,行骚扰之实,而且多为一对一单独会面沟通,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加上求职者众多,受害人数难以估量,影响极为恶劣。对于此类侵犯女性权益的违法行为,必须严厉打击,还就业市场以规范有序。
要消除这一痼疾,前期预防比后期维权更为迫切。首先应当明确,求职性骚扰不只是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其是利用职务之便从事违法活动。因此,用人单位不能置身事外,而是负有不可推卸的防止性骚扰义务。规范招聘制度,禁止单独面试求职者,一旦查实有性骚扰行为即给予严厉处罚并移送公安机关,都是必要的举措。
从国家层面来看,有关部门应该让法律“长出牙齿”,制定完善相关规定,建立求职性骚扰预防、禁止和处罚机制,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坚决打击此类行为,对于管理不力的用人单位可追究其连带责任。可以效仿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在招聘会现场设立就业歧视投诉窗口的做法,设立求职性骚扰投诉部门,建立监督举报制度,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媒介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吁请社会各界监督,给求职者以说“不”的勇气和报警的动力。
而广大求职者也要勇敢地站出来,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坚决与性骚扰行为做斗争。
唯有多方合力形成“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才能让性骚扰者有所忌惮,不敢妄为。是为“用猛药,方能去沉疴”。(评论员 莫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