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了责任之后,还应尽快建立评估、考核和保障机制,既要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又要为其建立保障机制,降低工作风险和减少后顾之忧,最终才能建立“政府负责、部门协作、师生参与、家校合作”的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防控工作制度。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日共同起草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规定要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及总体近视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严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8月5日央广网)
造成学生近视的原因有很多,无论是主观性的用眼习惯不好,还是被动型的学习负担太重,学习时间过长等,都需要外力的引导与干预,达到既要治标又要治本的目的。如此情况下,对孩子视力实行分级管理,并纳入政绩考核是必要之举。不过,要想让政绩考核发挥指挥棒的功能,离不开细则的制定和配套措施的落实,否则考核就容易流于形式。就现实来看,预防学生近视或者减轻近视程度,有不同的环节和技术要求,比如日常学生用眼习惯的规范、视力的保护、行为的矫正,加强体育锻炼等,从长远来看,把学生课业负担真正减下来,既可以让孩子的用眼的时间得到控制,又可以使其腾出更多时间从事体育锻炼,把学生从持续的用眼环境中解放出来,预防和干预机制的功能才能发挥到最大化。
在长期的路径依赖和风险焦虑下,很难将设计的措施落到实处,虽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已引起各方重视,并将体测纳入中高考成绩,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学校因害怕出事,不但取消了长跑、单杠等动作剧烈的项目,还不允许学生下课后到操场玩耍,采取了“鸵鸟政策”。政绩考核的顶层设计已然明确,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依然面临执行难、考核难、落实难等诸多问题。再加上缺乏具有操作性的考核细则,加之没有第三方的评估和认证,政绩考核要发挥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就现实来看,明确了责任之后,还应尽快建立评估、考核和保障机制,既要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又要为其建立保障机制,降低工作风险和减少后顾之忧,最终才能建立“政府负责、部门协作、师生参与、家校合作”的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防控工作制度。
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