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启
针对最近曝出的河南一所小学营养餐质量低下的问题,《北京青年报》昨日发表评论《“晒细目”应成学生营养餐监管标配》指出,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渠道,将学生营养餐相关信息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公开,这不但要求学校每天在网上公开食堂餐食种类、采购费用等细目,还要求教育部门和学校健全完善食堂台账制度,实行“营养餐”财政补贴资金跟踪监管,甚至根据补助标准和人数将财政补贴资金直接打入学生营养餐账户,将记录的学生用餐情况每月一公开等等。包括学校建立学生膳食信息公示制度在内,“晒细目”应当成为学生营养餐监管工作的标配。
这是一个不错的建议。信息公开是防止营养餐经费被侵占的好办法,不过由谁来主导公开值得认真探究。如果由校方单方面主导,没有师生、家长参与监督机制,那么公开就可能存在数据造假、走过场等问题。因此,营养餐信息公开制度还需完善,由家长代表参与信息公开过程、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营养餐计划自实施以来,当给学生吃变质食物、营养餐偷工减料等丑闻被曝光后,教育部门为实施营养餐计划、保障营养餐供给也推出了很多措施,比如要求尽量由学校食堂提供正餐,营养餐食谱向师生、家长公开;建立学校膳食委员会,实施校领导陪餐制度等等。但是,还是有学校念念不忘营养餐这一“唐僧肉”,打营养餐的主意。这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家长参与管理、监督营养餐的机制。
营养餐不论是由校外餐饮企业供餐,还是由学校食堂采购原材料、加工供餐,都是由教育部门、校方主导,家长并无参与管理、监督的权利,向社会招标时,有的是闭门招标,采购的原材料的价格和质量家长也无从知晓。近年来被曝光的营养餐问题,基本都是家长寻求媒体曝光,引起舆论关注后,地方教育部门才重视。
从曝出营养餐丑闻的学校看,建立校领导陪餐制度与信息公开制度,并没有有效解决监督问题。因为这仍旧由校方单方面负责、主导,校领导代表校方,而且并不是所有校领导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负责,信息公开也是由校方主导,在公开时内容造假,家长很难发现。如果有健全的校内监督机制,不是学校主导、学校自己监督,而是引入家长监督、社会监督,就可以真正发挥监督作用,把每一分钱都用到营养餐里。只有切实建立家长参与管理、监督营养餐采购、加工的制度,才能有效杜绝营养餐经费被侵占的问题。
教育部早在2012年就要求中小学成立家长委员会,并赋予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办学管理、监督的权利。但是,不少学校至今仍未成立家委会,有的虽然成立了家委会,但也基本不对学校办学进行监督。
要有效治理营养餐问题,必须让家长委员会切实发挥参与学校办学管理、监督的作用。这样的家长委员会有两个基本特点,其一,必须由全体家长选举产生,让家委会成员真正成为家长的代表,有热情也有能力参与学校办学管理、监督。其二,家委会应独立运行,而不是由校方领导家委会工作,像现在有的学校的膳食委员会,成员由校方委派并主管,结果是膳食委员会也只是形式上的,没有有效、独立地发挥负责采购、监督加工、配餐以及听取反馈意见完善工作的作用。
建立能发挥作用的家长委员会,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高学校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能否把营养餐这件好事办好办实,是对学校现代治理能力的考验,也要求学校进行现代治理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