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评论

进口,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

2018-11-12 06:45:22 人民日报海外版

  全世界最小的心脏起搏器、最薄的血压仪、最快的免疫分析仪……刚刚在上海落幕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这些和普通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高科技产品销量颇高。很多老百姓热情加入“买买买”大军,让参展商真切感受到了中国消费者巨大的购买力。

  改革开放40年,对中国每一个普通民众而言,最直观深切的感受莫过于消费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很多人仍然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像电子表、录音机、磁带、尼龙布等舶来品,逐渐进入一些喜好新奇的百姓家中,很多东西被像传家宝一样对待,保存至今,成为那个时代的专属记忆。

  老百姓的需求是厂商从事研发、生产的“指挥棒”。从厂商进口商品种类变化看,老百姓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显著提高。国门初开时,由于对基础设施建设物资需求巨大,进口商品以化肥、水泥等工业用品为主,辅以电子表、录音机等少量音像制品。上世纪90年代,随着传统产业开始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提升,各地厂家不再满足于买产品,而开始造产品。此时,各种电子元器件、化工产品、聚酯产品等的进口量开始上升。最近几年,中等收入人群、先富起来的人等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大幅提升,导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进口猛涨。

  老百姓对进口商品的切身感受和体会也在变化。改革开放初期,进口货在中国市场上属于稀缺品,只有外籍人士、华侨、外交人员等通过外汇券才能在友谊商店买到。本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很多商品进口关税大幅降低,老百姓逐渐能买得起进口货了。如今,进口商品店在中国各个城市里很常见,消费者不仅能捧回全世界的日用消费品,就连进口蔬菜、水果、海鲜等生鲜类产品,都能轻轻松松地一“购”俱全。如果嫌进口商品不够多、不够好,消费者还可以通过网店、海淘等方式,购买全世界的好货。各大电商正在开展的“双11”活动,正是通过促销活动,让人们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更好的进口产品。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中国进口政策的不断调整。总体看,中国进口政策经历了“出口为主、进口为辅”“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积极扩大进口”这三个阶段的转变。以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中国在进口货物上多次自主降税,目前已在不同程度上开放了近120个部门。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对进口工作更加重视,不仅下调了汽车、部分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关税,还以《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意见》等顶层设计强调发挥进口对提升消费、调整结构、发展经济、扩大开放的重要作用。刚刚落幕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有利于解决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增强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用奋斗实现了“吃饱穿暖”的物质需求。当前,老百姓希望“吃好穿好”。进口商品像一条鲶鱼,不仅让老百姓生活更加美好,更有利于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进而对整个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如此利国利民之策,必将成为推进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起点。(彭训文)

编辑: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2018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专题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