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评论

自贸区,培育更多制度新苗

2018-11-20 04:51:40 人民日报

  自贸区建设,如今已走过整整5年。从5年前在上海正式成立国内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到今年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改革开放的区域广度和内容深度全面升级,不断向“深水区”迈进。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不断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水平,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5年来,自贸区在改革开放的深水区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可感可知的成果。曾经,来自政府部门的“审批”让一些投资者感到“紧张”。很多项目都要经过多个部门长达数月的漫长审批,而结果往往不可预料。如今,在上海自贸区,“口红的故事”广为人知。过去,进口一支口红光审批就得花上5个月,如今受益于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进口“审批改备案”,5个工作日便可上市。争分夺秒的时尚潮流,不再因为等待担心成为明日黄花。借改革之力,自贸区建设为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亮色。

  自贸区的故事,核心是制度创新。向内看,通过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制度创新的红利已清晰显现。负面清单的长度在不断缩短,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多地推开,市场主体数量更是大幅增加。可以说,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外资管理制度创新,以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创新,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开放为内容的金融制度创新,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创新,构成了自贸区制度探索的矩阵。一边投石问路,一边总结推广,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带动了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推动了市场与政府关系进一步理顺,激发出新的改革发展活力。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向外看,自贸区是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窗口。《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把海南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宣示了中国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决心和信心。12个自贸区,已经成为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抓手。在经济全球化受阻的今天,这不仅是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的有力举措,更是对贸易保护主义与逆全球化思潮最有力的回击。

  面向未来,自贸区依然承担着为改革发展投石问路的试点意义。前不久,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就在这55公里桥隧所串联起的中国南部地块上,既有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也有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港,琳琅满目的制度方案,集中展现了改革开放进程中“先行先试”的智慧。40年来,多样化的试点方案,不断探索出改革的实现路径和实现形式,为改革提供了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自贸区建设,同样会“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

  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有的侧重沿海对接港澳,有的侧重内地向西开放,各具特色意味着各有使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自贸区是国家层面的试验田,不是地方的自留地。各地在发展过程中,仍需不断攀登制度创新的高地,而非在优惠政策的洼地中打转;仍需更多“首创性”的探索,不是简单复制他人成果。一言以蔽之,自贸区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尽可能把问题穷尽、把办法想足,真正起到压力测试作用。对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提炼、完善规范,在面上推广,从而积小胜为大胜,将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何鼎鼎)

编辑:肖天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习近平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访问三国

  • 专题

    李克强对新加坡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

  • 专题

    2018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专题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专题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