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菡
每一个去过的地方,都好像与自己建立了某种连接。12月8日,在云南昆明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相关负责人表示,云南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看到新闻的那一刻,仿佛有一根线把我牵回了今年9月,那次在云南怒江州整整9天的脱贫采访,有太多难忘的人和事。我重新翻看密密麻麻的笔记,那点点滴滴如同夜色中高黎贡山上星星点点的灯火,壮美而又细腻,震撼心灵。
在兰坪县,我遇到了从广东珠海来对口扶贫的脾胃病科主治医生林勇。他来了以后,当地第一次可以做无痛胃肠镜的检查了。
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林勇带着当地医生做了200多例胃肠镜检查,发现5例肿瘤,都是中晚期。他为此感到遗憾,因为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相应的医疗条件,当地人做胃肠镜检查要么得去4个小时车程外的大理,要么去更远的昆明。“如果早一点具备检查条件,这些病就能及早发现了。”
“怕痛”是人们做这项检查的另一大阻碍。采访中,林勇无意间提起,他也做过三次普通胃镜,“确实很难受”。他告诉我,第一次是读研究生时做的——“当时导师要求学生互相做胃镜,他说,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学好这项技术,也才会知道怎样操作能减少病患的痛苦。”
他说得很平淡,但我脑中浮现四个加粗的大字:医者仁心。如果说“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句格言是告诉医者能做什么,那么,用同理心来对待患者则告诉医者该怎样去做。
林勇说,“我在兰坪做的也是很普通的工作,不是高精尖,就是把常见病、常见检查处理好。”
刻我脑海里的,恰是这句普普通通的话。
在福贡县的子里甲完小,我遇到副校长和肖泽,他带给我另一种震撼。1994年从怒江民族师范学校中专毕业,他当了26年老师,这是受了他的小学老师普仕下的影响。
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和肖泽是家里的老大,家里没人看孩子,他只能背着弟弟妹妹去上学。普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让他把摇篮放在教室外面,要是听到小孩哭了,就出去抱一抱。后来,他考上了中专,再遇到普老师时,老师说:“你小时候我就看好你。”
很多年过去了,提起老师说的这句话,这个年过不惑的汉子还是红了眼眶。
中专毕业后,和肖泽最初被分配到乡里最偏远的一所村校。一共10多个孩子,所有课程都由他一个人教。教室和宿舍都是茅草房,一下雨就漏。在这所学校,他干了4年。“当时也没觉得特别苦,就想着要对得起自己的职业。”
一位老师,一位医生,他们讲述的是不同的故事,又好像是同一个故事,关于摆脱贫困的努力,关于职业精神的传承,关于个体感知的成就。
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求职业价值感、个人成就感,也有些人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从未问过自己“为什么从事这个职业”“我工作的意义何在”这一类“形而上”的问题。而一位从发达地区千里迢迢赶来扶贫的医生,一位26年扎根贫困地区教育一线的老师,都在帮助当地摆脱贫困的努力中加深了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认知和认同。
扶贫本身,是给予,也是得到。这“得到”中,除了物质层面的改变,还有精神层面的升华,比如,对职业热情的点燃,对职业精神的洗礼,对职业价值的重新认识,还有那份“被诸多人需要、感念”的职业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