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新闻

图片

贵州:构建立体大交通 千山万壑起通途

2018-11-22 13:47:33  来源:人民网

  思南乌江航运。 钟陈强 摄

  路好,车比预计到得早。行驶在贵州S201公路上,道路两旁,水果基地连成串,花卉苗圃点缀其间,分外美丽。远处,两面青山逶迤,车行一路,山色一新。行走在贵州山区,崇山峻岭已不再是阻碍,反而成了路上最美的风景。

  这是贵州省铜仁市到玉屏县的第一条二级公路,2002年正式投入使用,但由于车流量过大,该路段曾经事故频发,沿线环境脏乱差,常常被人“诟病”,24公里的道路,开车需要1个多小时。2014年,铜仁市重新对该路段提质升级,打造“畅安舒美”公路,不仅让往返车辆安心顺心,而且发掘出当地的产业潜力,吸引客商到此投资兴业。

  S201公路之“变”,只是贵州交通大跨越的一个缩影。贵州多山,与山外世界相连,一直是贵州人的夙愿。改革开放40年来,从城市到农村,从试点到推广,贵州对交通的投入,毫不吝啬,这让以往不沿江、不沿边、不沿海的贵州,跟上了临江、临边、临海的开放步伐。

  行走贵州,“最美公路”“最美高速”“最美桥梁”随处可见。纵横交错的路网,打通了山与山的联系,见证着贵州走出大山的历史和追求。在通达便捷的交通助力下,“开门见山”的贵州,产业活了,旅游旺了,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路,是一种记忆

  赋予了一代代人情感

  贵州人对山的感情,是复杂的。山高路不好,是一代人难以磨灭的记忆。大山给了贵州丰富的资源馈赠,却也因路让这里的村民吃尽了苦头,“开荒开到天边边,种地种到山尖尖;隔山招呼能听到,见面要走一整天。”

  “上世纪80年代,每次到贵阳开会,第一天天不亮就要出门,第二天天黑后才到家。”李万锡今年80岁,当时的松桃县县长。从松桃县到贵阳,580公里的盘山道,颠了30多个小时。如今,松桃到贵阳走高速约4个小时,坐高铁一个半小时,这在过去,简直不敢想象。

  因为路,一段美好的姻缘,擦肩而过。至今,家住玉屏县枹木垅村邓溪组的龙必燕,心里仍有遗憾。19岁时,龙必燕在县城交了一个很投缘的女朋友,女方第一次到他家,却没有留下好印象,“走在用柴刀砍出的路上,一路跌跌撞撞步行2小时,脚上磨出了血泡,心也凉了半截。”回家后,女孩便以家人不同意为由,与龙必燕断了来往。

  “交通全凭走,东西靠人背马驼。”因为路不通,几乎没有外地女孩愿意嫁到邓溪,46户人家搬走了30户,龙必燕也走上了外出务工之路,在外拼搏了20多年。2017年,一条宽5.5米的通组硬化路修到邓溪,村民们看到了希望,搬出去的人,陆陆续续又开始搬回来了,并种上了300亩猕猴桃,两年后就能挂果收益。

  作为我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93%。山阻水隔的封闭环境,使贵州经济社会长期相对欠发达、欠开发。要实现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必须千山万壑起通途。

  “那时候修路,太不容易了。”在交通领域“摸爬滚打”30年,铜仁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冉光海感受很深。崇山峻岭中,测绘员要冒风雪、攀悬崖,路线怎么规划,起点、终点、中间点如何定位、什么地方该加密等,以往都需要人工亲自测量计算。所以,每一条路的勘测,都是对体力和脑力的双重考验。

  更难的是修路。冉光海记忆最深刻的是1999年修建的梵净山旅游公路。在山高谷深的梵净山原始森林,由近40人组成的施工队,吃住在山上,每天肩扛斧头,手拿柴刀,一斧一斧砍树,一刀一刀劈竹,一天仅能推进200米。在这过程中,有的被黑熊追,有的被毒蛇咬,有时候还要被猴子“打伏击”,24公里的路,整整修了4年。

  近年来,贵州交通大发展,以往“隔山喊得应,见面要半天”,如今“一桥飞架南北,千沟万壑变通途”,实现了从“五尺道”上的马蹄绝响,到“县县通高速”的华丽转身。复杂的地势,贵州修路成本高、难度大,因地制宜架桥很关键,交通建设者在喀斯特高原上架起2万余座桥梁,打造了数量多、类型全、技术复杂、难度极大的“桥梁博物馆”。

  路,是一种财富

  产业跟着通村公路走

  “门前碧水如画,屋后青山似黛;远望似人间仙境,近游如世外桃源。”贵州省江口县梵净山村寨沙侗寨的美,曾是典型的“养在深闺人不识”。因为一条路,公路修到家门口,寨沙发展乡村旅游,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休闲等旅游服务,村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在此,游客可以领略公路沿线的生态美景,还可以体验侗寨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为进出梵净山的游客,提供一处心灵休憩的好去处。”梵净山村村委会主任陈雪蓉说,新修建的莲花大道和如意大道直接过寨沙,吸引了四川、湖南、江苏等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然而,10年前,寨沙侗寨可不是这样。用农家乐老板夏福伟的话来说,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完全没法比。”以往,由于交通不便,游客到梵净山旅游,吃住都得往城里跑,很少会有人愿意来寨沙;现在,交通方便了,为寨沙带来了“财气”,到寨沙的游客越来越多。

  “最忙的时候,要请4个人帮忙,早上6点就要起来准备食材,到晚上12点都还有人吃饭。”2009年,夏福伟开办农家乐。10年间,从无人问津到忙不过来,年收入超过30万元,变化来自一条路。

  要想富,先修路。通过交通改善、产业发展,寨沙侗寨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农家乐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如今,全寨74户人家有70户都经营起农家乐和农家客栈,每逢节假日,几乎家家爆满,村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约2万元。

  “路对铜仁而言,意味着发展和财富。”交通的发展,不仅让养在深闺的“宝贝”更多展现在大众面前,两面风景、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道路,也自成一道风景。秉承“公路围绕产业干、产业围绕公路转”的理念,铜仁通达的交通,吸引客商投资兴业,带动了更多村民实现了就近就业。

  “目前,铜仁还启动了‘一带双核’精品旅游路线建设工程,该项目涉及碧江、万山、江口、松桃、印江五个区县,间接辐射全市所有区县和重要景区。”冉光海说,随着高效便捷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形成,铜仁真正实现了县县通高速,迎来高铁时代、航空时代,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公路修到哪,产业就布局到哪。比资源:铜仁集万千美景于一线,底子更实;比文化:铜仁汇多元精华于一身,底蕴更丰;比区位:铜仁聚水陆空铁于一体,底气更足。

  如今,铜仁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的立体交通网络,全力打造梵净山沿大江至主城区的百里锦江黄金旅游观光带和梵净山、主城区景点组成的“一带双核”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沿线乡村旅游业实现持续“井喷”。

  路,是一种跨越

  立体交通保障出行畅通

  高山挡不住,天堑变通途。

  路跨越山川阻隔,贵州正借助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不断发挥地处“一带一路”结合部等区位优势,深度对接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等区域发展,一个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现在,无论从贵阳到哪,都方便极了。”贵阳市民刘丽酷爱旅游,以往到贵州的各个市县,路上通常要耗费大半天时间。如今,贵阳融入全国高铁路网,交通枢纽地位愈发凸显,1小时即可到达遵义、安顺、凯里等中心城市;另外,高速、水运、航空等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快速形成,让刘丽从群山环绕的内陆山区,正一步步实现环游全球的梦想。

  贵州交通的不便,曾让人谈“路”色变。但随着县县通高速的实现,高速公路里程突破5000公里,连通了贵州的88个县市区。现在,刘丽每次出门旅游,短途当天就可往返。

  2015年,贵州成为西部地区首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冲出群山封锁,破除交通桎梏,这得益于贵州构筑的现代化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自2012年以来,贵州便相继启动了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等集中建设会战,至今已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超过7100公里,是2011年前建成总里程的2.5倍,通车里程和建设规模进入西部省市第一方阵。

  公路建设如火如荼,铁路建设也争朝夕。2014年12月,贵广高铁建成通车,缩短了贵州出省的距离。伴随贵开铁路、沪昆高铁、渝贵铁路相继开通,贵州的交通越来越便捷。贵州上空的航线也正在密织,“一干十三支”的机场运行格局初步形成。贵阳至旧金山、洛杉矶、莫斯科等航线相继开通,深化了两地之间的相互合作,使两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贸易、旅游往来更加便捷。

  陆上和空中交通格局完善,水运建设也激战正酣,贵州通过水运建设三年会战,成功打通了乌江、南北盘江红水河两条出省水运主通道,持续推进赤水河、清水江、都柳江和锦江4条出省水运辅助通道建设,全省水路港航运输能力达5000万吨。

  40年来,贵州路的变化,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深刻的。伴随立体交通网的建成,贵州货物和旅客周转量保持较快增长,人们享受到了因交通带来的高速发展成果,也感受到留在所有参与改革过程、共享改革成果的人心中的“印记”。

  路,对于贵州而言,见证了一段历史,更是一种跨越。如今,贵州正从群山环绕的内陆山区,走向风行天下的世界前沿,已铺设的临海、临边、临江“三临”大通道,引领贵州迈入跨越发展新征程。

第1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共13页

编辑:徐林

高清图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