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新闻

图片

重走当年“赶考路”

2019-03-25 17:20:22  来源:新华网

  “脱贫,是对革命先辈最好告慰”

  游客在西柏坡纪念馆广场参观(3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三月的西柏坡,春意盎然。又是一年“赶考日”,红色圣地迎来参观高峰。纪念馆广场上,鲜花铺就的几个大字引来人们争相拍照——“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西柏坡纪念馆副馆长段彦峰告诉记者,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曾在西柏坡办公,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西柏坡成为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在纪念馆展厅,一辆手推独轮车前,讲解员向参观者唱起这首民谣。

  革命战争时期,仅有25万人的平山就有5万多人参军参战,近万人为国捐躯,涌现出了平山团、“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等一大批英雄群体和人物。和平建设年代,为修建岗南和黄壁庄两座大型水库,老区人民又奉献出13万亩良田,10万多人搬上高岗旱岭重建家园。

  截至2015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尚有4万余人,贫困村260个。

  “老区一天不脱贫,我这个县委书记的心里头就一天难踏实。”平山县委书记李旭阳说,摆脱贫困,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正是平山广大党员干部“不能被退回来”的“赶考”。

  李旭阳清晰记得,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同县乡村干部和群众座谈时的场景。“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平山党员干部,带头坚持‘两个务必’,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履行职责的各个环节,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李旭阳说,平山广大党员干部牢记总书记谆谆教诲,时刻以“两个务必”警醒警示,时刻以“赶考”的状态和信念担当实干。把加快老区脱贫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和全国其他脱贫攻坚战场一样,把最好的干部派到扶贫一线,举全县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不打赢,不收兵。

  打通断头路,搞蔬菜大棚,建村民文化中心……第一书记吴俊磊,驻树石村扶贫两年,瘦了30斤。捧起那份村民们亲笔签名的“荣誉村民”证书,吴俊磊说:“这是我一生最珍贵的荣誉。”

  成千上万个“吴俊磊”的辛勤付出换来了收获。2018年9月29日,河北省政府发出通知,正式批准平山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老区平山,摘掉了32年的贫困县帽子。

  “这是对革命先辈最好的告慰!”今年74岁的西柏坡村老党员闫青海显得格外激动。

  1948年秋,才3岁多的闫青海得了重病奄奄一息,绝望的父母把他包裹起来放在石碾子上打算放弃。后来,被住在西柏坡的董必武夫妇发现并及时送到医院抢救,他才活了下来。

  依托红色资源,闫青海开了西柏坡第一家“农家乐”,成为村里首个“万元户”。如今的西柏坡全村80多户人家,从事旅游的有50多户,村集体年收入6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过万元。

  闫青海亲眼见证,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扶贫投入力度最大,也是老区面貌改变最明显,老区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几年。

  “过去,党带领老区人民翻了身,如今又带着老区人民脱了贫,共产党不单是俺的救命恩人,更是咱老区的亲人。”闫青海动情地说,他虽已70多岁,但干劲仍然很足。

  平山脱贫是全国开展反贫困伟大决战中的一个缩影,“赶考路”沿途的太行山区贫困县,咬定脱贫攻坚不放松,以赶考精神推进山乡巨变,目前,灵寿、行唐、曲阳、唐县均达到脱贫摘帽初审标准并通过省级验收。

  “摘帽,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李旭阳说,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作为‘两个务必’的诞生地和‘进京赶考’出发地,平山更要带头传承‘两个务必’,弘扬赶考精神。”

1 2 3 4 5 6 共6页

编辑:徐林

高清图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