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宋海峰 通讯员詹书品)恬静的4月,记者乘船泛舟鄱阳湖上,放眼望去,水天一色,清冽可鉴。“随着我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扎实推进,鄱阳湖‘一湖清水’更清了,以鄱阳湖江豚为旗舰物种的水生生态系统明显好转,鄱阳湖中的江豚多起来了。”4月15日,随同记者采访的省渔政局局长舒畅高兴地告诉记者。
据介绍,近日,中科院水生所公布了2017年长江流域江豚科考数据,鄱阳湖监测到的江豚,由2016年的539头次骤增至1042头次,增长近一倍。鄱阳湖江豚种群数量保持稳定,超过全国另外两个江豚主要栖息地洞庭湖、长江干流监测到的江豚的总和。这是我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
长江江豚是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中的两种淡水鲸类动物之一,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誉为“水中大熊猫”。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对长江生态环境影响日渐加大等诸多因素,作为江豚最重要栖息地的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江豚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我省成为全国首批三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省委省政府对鄱阳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打好碧水攻坚战。我省全面启动鄱阳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倾力呵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去年,省政府实施了鄱阳湖流域重点城镇环境治理项目,完成了48个县市污水管网建设任务;投资370亿元,启动了治理鄱阳湖水系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鄱阳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入选国家发改委PPP项目库,总投资达125亿元。同时,我省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去年我省化肥施用量减少9.7万吨,农药使用量减少300吨。今年,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中,我省把加强长江江豚、候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作为筑牢国门生物安全屏障的重要一环来抓,巩固去年环鄱阳湖14个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成效,督导700个建制村实施环境综合整治。
“护”好水生生物资源,大力保护江豚的栖息环境。经省政府批准,我省成立了鄱阳湖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禁止在保护区采砂、非法捕捞等作业。我省坚持禁渔禁港制度、人工增殖放流,近三年投放各类鱼苗12亿尾,江豚食物数量大为增加。严厉打击偷捕行为,保护了湖区渔业生态多样性。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中,我省完善了长江江豚救护体系,在全省35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开展“四牌一标”(保护区门牌、宣传牌、警示牌、指示牌和界标)建设活动;建立健全江豚巡护救护网络体系,完善珍稀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救护奖励制度;加强水生生态环境监测研究,建立水生生物种群恢复机制,推进长江重要物种遗传基因库和档案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