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价就消失?其实是换个包装,重新报价
有些看似消失了的药品,其实只是“换了个身份”重新出现而已。有媒体报道,我国曾上演过每年批1万多种“新药”,同一成分“死而复生”、“此死彼生”的闹剧。
力诺药业市场营销经理张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很多“降价死”其实是假死,是换包装、换“马甲”。老百姓大药房连锁(山东)有限公司采购部部长唐小辉介绍,当时“死掉”的主要是那些实际成分不变,换包装、改剂型、变规格、造新名后重新报价的品种,在当时情况下,只要有变化,就可以换名,就可以提价。
很多企业纷纷在创“新药”上做文章:把原来的每瓶100片的大包装,换成每板10片的铝塑装;原来的粉剂改成片剂、针剂、胶囊、缓释片;每片含有效成分150毫克的变为50毫克、1克……药的主要成分及疗效差别不大,可价格一下就翻了十几倍,使原来相对利薄的品种,被动出局。
不过,如今这种换马甲的“假死”现象正在减少,制度的日益完善和操作的日益规范,现在药品申请换规格的费用已经与申请新产品相差无几。药号批文成本的提高使换“马甲”越来越难。
进口抗癌药品降价,短期内供不应求
国产药大幅降价降低了利润空间,也会降低药企的生产医院和药房的销售医院,进而导致一些廉价药品的消失,出现“救命药”一药难求的窘境。而在进口药集中议价以及零关税等因素的影响下,赫赛汀在降价潮中的断供现象是否是进口药“降价死”的苗头?
两年前,抗癌药赫赛汀的国内市场价格约为每单位24500元,一个疗程约四五十万元。但经过2017年的价格集中谈判后,其进入医保药品目录后的支付标准降至每单位7600元,降幅约为70%。由于使用的患者人数剧增,造成全国范围内供不应求的缺货状态。
作为第一批通过以量换价压低价格并进入医保目录的36种高价进口药之一,对于赫赛汀可能出现的“降价死”现象,自然不能掉以轻心。在价格谈判中,要求跨国药企对国内市场的需求量波动有所预见和准备,优化药品生产与供应链条,保证相对稳定的供应量,或许能有效预防进口药降价死现象的发生。(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