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有说服力的数据——
过去5年,中国市场主体数量增加近80%,跨入“亿户时代”,其中私营企业数量增幅高达146%,注册资本增长近5倍;
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连续5年超过60%,民营经济解决了80%的就业,占GDP比重超过60%,撑起“半壁江山”;
在创新驱动发展中,民营企业完成了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走上国际舞台,成为耀眼的中国名片……
从现实观察,民营经济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更加活跃;从未来着眼,民营经济面临的问题不是要不要“离场”,而是如何进一步健康发展。
不可否认,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遇到一些困难——
内外环境变化、产业转型升级,叠加土地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要求升级、债务压力陡增、融资支持偏弱……一部分企业经营遇困,一些企业面临生死考验。
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要靠改革来解决。
近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密集调研,在多个场合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明确表态。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明晰而有力——
“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展壮大。”
支持包括民资、外资等非公有资本参与国企改制重组,降低民间资本进入交通、能源、环保等重点领域门槛……改革推向纵深,一些更深刻的变化正在发生。
浙江,我国首条民资控股高铁杭绍台铁路线路上半年正式获得批复;
大连,民企沙钢集团为主的战略投资者进入东北特钢,通过一系列革新举措,今年一举扭亏为盈;
在引入包括腾讯、百度、阿里、京东等民资在内的14家战略投资者后,中国联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大幅增长144.9%……
中石化前董事长傅成玉认为,通过引入其他资本,可倒逼国有企业内部机制改革,真正让国有企业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