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为啥那么狠,要把这山上的树都砍光伐尽?多留一些该多好”
王彬是标准的“林二代”。
1989年,他接替父亲的工作,成为一名林场“赶漂人”:采伐后的木头扎成木筏,通过河水漂运到外地,木材在漂流中时常阻塞在河道,他便用棍子把木材“赶”回河中。“满江都是木头,浩浩荡荡往下游漂。”王彬回忆,沿江赶漂人的号子声,甚至盖过了流水声。
攀枝花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区。当年,仅普威林业局的伐木工便有2000多人,每年砍掉4万多立方米木材。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初,四川水土流失面积一度接近20万平方公里,成为长江上游最大的泥沙输出地。
1998年,随着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林场接到了停止伐木的命令。“伐木锯全部收起来了,当时就是感觉钱袋子也被收走了。”王彬的同事、曾经担任黑谷田林场锯工组长的田云成回忆,刚转型的那几年,林场工人的收入比伐木时少了一大截,再加上造林工作十分艰苦,不少人都先后离开了。
王彬时常会回忆起当年种树的情景,觉得当年的汗没白流,再苦也是值得的。
攀枝花地处干热河谷地区,不仅土层瘠薄,而且全年无雨、干旱期长达8个月,夏季最高地表温度可达70摄氏度,造林难度极大。王彬回忆,为躲避烈日,清早5点就得肩挑背扛,送树苗上山。为抢在雨季来临前栽好树苗,每天都要在山上苦干十多个小时。
“一开始,别说把树栽活,不要一栽好就倒下就不错了。”王彬和同事们跟着林业部门派来的技术员边学边干,连续一个多月,才真正掌握了植树的“手艺”。
“挖树坑时先用锄头刨,再用钢钎凿,一个人一天要挖30多个坑,每个坑必须挖足够深,否则树苗栽不牢。”那时候,手上满是血泡和老茧,王彬一边种树一边埋怨,“当初为啥那么狠,要把这山上的树都砍光伐尽?多留一些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