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图为:一只江豚妈妈带着小江豚在江水中嬉戏。
图为:宜昌江段江豚成群游弋的场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摄)
近来,我省宜昌等地江豚成群结队跃出长江水面的消息,频频传出,这是为何?6月8日,2018年江豚协助巡护项目总结与部署会在武汉召开,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与会代表。
“从葛洲坝起,向下游60公里范围,是宜昌中华鲟保护区。2012年长江江豚科考宜昌江段监测到3头江豚。最新监测确认,在宜昌江段有十几头江豚,至少有三个家族。”宜昌市渔政监察支队副支队长莫宏源介绍,长江宜昌段激流水道多,江豚一般不上来,这十几头江豚,应该主要是越过激流水道,到达水流平缓区的。
江豚以小鱼虾为食,逐鱼而居。莫宏源说,随着长江大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宜昌江段水质变好,小鱼儿多了,把江豚给吸引来了。
莫宏源2012年参加长江江豚科考时,在长江安庆段、南京段等水域,发现大船靠岸,有时会吸引来江豚,分析是靠岸大船上有些残渣倒进水中,吸引来小鱼群,进而吸引了觅食的江豚。莫宏源把这些江豚称为“要饭江豚”,而把在宜昌江段发现的江豚称为“逃荒江豚”——越过激流“逃荒”至宜昌段,发现了食物就留下来了。
“从今年元旦起,宜昌中华鲟保护区江段常年全面禁渔,相信会有更多江豚来定居。”莫宏源说。
据了解,2017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队在武汉至宜昌江段共监测到102头次江豚。宜昌江段已成为江豚活动的重点区域。
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陶乐介绍,该保护区现每年新生江豚8至10头,现共有江豚85头,“成为稳定增长的江豚种群”。
来自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马道云介绍,该保护区150公里江段,涉及洪湖、嘉鱼、赤壁、临湘四县市,2012年科考监测到11头江豚,2017科考则监测到17头。
2012年科学考察结果显示,长江江豚数量已从1991年的2700多头下降到1040头。几位受访者表示,在整个长江干流江豚数量下降的情况下,长江湖北段的江豚数量不降反升,原因是多方面的。
江豚对水质要求高,此外,乱捕乱捞,特别是电捕鱼,对幼鱼一网打尽,“一个都跑不掉”,直接断了江豚的食物链;而电捕鱼本身也会电死、电伤江豚。我省对乱捕乱捞、电捕鱼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以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该保护区配合长航和地方公安,对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的不法分子精准打击,2017年共刑事拘留52人,现已判刑17人,“高的判了3年徒刑,力度空前”。
长江生态环境转好,禁渔期延长,渔业资源恢复,沿江厂矿企业污染源减少,沿江码头治理初显成效等也是很重要的几个方面。
省水产局渔政处调研员袁文芳表示,长江湖北段干流,水生生物资源丰常丰富,是吃小鱼虾的长江江豚的主要栖息地。近些年来,我省对长江江豚的保护和救护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江豚号称‘微笑天使’,但要留住这‘微笑天使’,尚需各方共同努力。”与会人员表示,长江是黄金水道,大型船泊越来越多,江豚的活动空间被挤占,船体的螺旋桨不时割伤它们的身体,加上水体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等,依然威胁着长江江豚的生存。
目前,整个长江流域江豚种群数量千头左右,仅是国宝大熊猫的一半。长江江豚是长江生态的晴雨表,保护江豚,我省持续多年的努力终于见成效。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会长李彦亮受访时指出,长江江豚的生存环境还没有根本好转,对江豚的保护,既刻不容缓,又任重道远。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