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而行的救援人员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救援现场
清扫垃圾
持续数十小时的强降雨导致汕头“两潮”地区多处出现严重内涝,近百万民众受灾,损失数十亿元;与洪灾肆虐一同涌起的一场爱心暖潮令人肃然起敬——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赵映光 通讯员 汕消宣
从8月29日起,持续数十小时的强降雨袭击汕头,造成潮阳、潮南两区大部分地区严重内涝积水,个别村居受浸水深超过2米。一时间,群众被困、道路阻断、农田受浸、车辆被淹、电力供水通讯全部中断等灾情从四面八方传来,仿佛五年前的“8·17”水灾历史重演了。
事实上,此次暴雨洪灾也确实给汕头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截至9月3日20时,该市7个区(县)有6个区(县)共55个镇(街道)受灾,只有澄海区未出现灾情,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21.75万亩,受灾人口93.65万人,转移人口11.72万人,倒塌房屋75间,直接经济损失34.65亿元(其中水利损失1.41亿元)。而直到9月5日上午9时许,受浸严重的潮阳区谷饶镇仍有1.5平方公里的村(居)受浸,平均水深约0.4米。
灾情就是命令,就是动员令。面对灾情,汕头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党员干部、消防官兵、武警战士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一线,开展抢险及人员转移工作,并开启所有临时庇护所,全力组织抗洪救灾工作;而来自各地的爱心义工组织、救援队伍和热心市民等民间力量也纷纷挺身而出,一再逆水而行,奔波在抗击强降雨和救灾的最前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党员在冲锋:
身先士卒带伤坚持奋战在一线
政府在行动:
紧急拨付2200万元抢险资金
灾情来势汹汹,汕头各有关部门也紧急动员起来,用实际行动投身抢险救灾之列。其中,汕头市民政局就在8月29日下午迅速启动“社会组织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救援综合服务平台”,拉开了一场由政府部门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的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救灾救援的序幕。
据了解,该平台成立于2016年,此次是平台成立后的首次启动。该平台囊括了市、区民政部门、职能科(室)负责人,以及市级行业协会、异地商会、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义工志愿类、专业救援类等70多个组织,能够发挥市区民政部门、镇(街)村(社区)、灾情发生地三级一平台的灾情核实作用,精准发布物资运送、分发、救援力量调配等信息,保证了各社会力量及时、高效、有序参与救灾和救援工作。
抢险救灾,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帮助各区县做好防洪救灾抢险工作,汕头市财政局根据汕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建立资金审批和拨付绿色通道,于9月1日晚紧急拨付防洪抢险救灾补助资金2200万元。
此外,为了尽快排去灾区内的积水,汕头当地政府部门除了从澄海、龙湖、濠江、金平四个区调动现有强排设备及水泵、橡皮舟、冲锋舟、救生衣等救灾物资外,也积极向省防总申请,从佛山、肇庆中心仓库、深圳等地调动强排设备,能够达到每小时3600立方的强排量,这些强排设备为疏导内涝发挥了很大作用。
据介绍,截至9月3日20时,汕头当地共出动各类抢险救灾人员102541人,冲锋舟(橡皮艇)1832艘次、其他船只453艘,挖掘机67台、铲车12台、自卸车32台、装卸机19台,移动抽水泵77台、应急发电机115台、应急发电车9台,开放庇护场所839个,安置受灾人员17965人。
从9月4日起,汕头“两潮”地区的大面积积水已基本清退,尽快做好杀菌消毒,确保灾区百姓安全,成为灾区的一项重点工作。“两潮”地区卫计系统在省、市两级卫计主管部门派出的专家指导帮助下,按照“网格化”的责任制管理模式,以及防疫工作“进村入户、盖边沉底、不留死角”的目标,全面开展灾后爱国卫生运动和病媒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