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来,广大海外侨胞是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来华投资的先行者和主力军,是中国面向全球、扩大开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华侨华人功不可没。
“‘侨’这四十年”主题征文活动启动后,海内外投稿纷至沓来。即日起,一篇篇佳作将陆续刊出,展现华侨华人与中国同行的四十年。
——编者按
异国他乡,我用文字见证祖国的骄傲
赵婧婻
在泰国曼谷唐人街,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欧式三层小楼。此楼始建于1912年,最初这里是一家比利时大商行。它的顶部塔楼上镶着一只大钟,似在默默记数着时光的流逝。小楼门楣上方,“星暹日报”4个鲜红的大字十分醒目。
《星暹日报》诞生于1950年1月1日,由著名的“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和胡文豹兄弟创办。几十年来,虽然经历时代的风风雨雨,报社经营管理层也屡次更换,但《星暹日报》始终是当地华人社会颇有影响的一份华文报纸。
我曾经作为报社的一员,在这座小楼里工作了几年时间。这段经历,也成为我珍贵的人生记忆。
我是在2014年加入《星暹日报》编辑团队的。在报社,主要负责编辑周刊《曼生活》,另外还需承担部分中国新闻与国际新闻的编辑工作,以及各类专题策划。几年间,我编辑过大量中国新闻:从神舟九号到航天员上天、从蛟龙号完成远洋航程到不断刷新下潜深度、从APEC到G20,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的建立……每段文字都展示着一个正在飞速发展、面貌日新月异的中国。
多年来,《星暹日报》一直以服务华人社会为己任,在沟通中泰两国人民情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015年8月17日,曼谷市中心著名景点四面佛附近发生爆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其中包括中国公民。爆炸发生后,报社迅速行动,前方记者轮流驻守在医院和警局采集新闻,我也加班加点,实时更新最新消息。爆炸刚发生不久,中国伤员都被送往附近的医院,由于缺乏翻译,医患沟通极不顺畅,但在包括《星暹日报》在内的媒体协助下,有众多精通中泰语言的社会爱心人士组成志愿者团队,前往医院,帮忙救治伤患。悲剧面前中泰人民的爱心和坚强令人动容。《星暹日报》记者还加班翻译泰国华裔歌手的歌曲,在爆炸七日祭之际献上哀思。也有中国的网友,通过微博得知爆炸受伤的泰国民众由于家庭贫困、无力支付医药费后,委托《星暹日报》送去慰问金以表心意。在这次爆炸事件中,《星暹日报》用每一条新闻、每一张图片,来记录中泰两国民众携手互助,凝聚力量,就如当时泰国社会提出的口号:“在一起,更强大!”
在《星暹日报》的几年,我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合作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尤其让我珍惜的是可以有机会向泰国老一辈华人报人学习,其中包括我最敬重的陈炎良副社长。
已经80高龄的陈炎良副社长,患有严重的糖尿病,行动极为不便。记得在2015年秋日的一个午后,他走到我办公室门口,轻声地说:“赵小姐,你有空帮我个忙吗?”他拿出手机,手指滑过屏幕,让我看里面保存的一张张图片——那是当年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的图片。他说:“我虽出生在泰国,但从小是说国语(普通话)的。远离祖(籍)国,在电视上看了阅兵仪式后相当感慨,中国现在真的强大起来了。我不太会用手机,你能不能帮我把这些照片从手机里弄出来?星暹要做一本特刊,我想让更多的老华侨,可以从这些照片中感受到和我内心一样的激动。”
“习近平主席以及其他国家领导人共同出席的这次纪念活动,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很多老兵接受检阅的一幕。这些老兵年事已高,他们的牺牲和贡献应该被铭记”,陈副社长越说越兴奋,“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弱小、贫穷的国家变成拥有高科技、经济繁荣的国家。你看这阅兵式上展现的军人风采、武器装备,真是威武。相信中国未来会更好。”
看着陈副社长翻拍电视直播的照片,听他娓娓诉说,我也被他的热情所感染。突然觉得,海外华文报纸不仅是新闻的载体,更是中国发展进步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这手机里的上百张照片,无不体现着祖国的繁荣富强。
在随后的两周里,我倾注全部心血到特刊的编辑工作中。当我写下每一段文字,挑选出每一张图片,对祖国的感情就升华一分。这本特刊随报发行的时候,在泰国华社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如今,虽然我已经离开了《星暹日报》,在曼谷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但仍不时回忆起自己作为泰国华文报纸的一名编辑、用文字见证着祖国发展和骄傲的那段时光。那份深切的情感并非“虚无缥缈”的感觉,它是中泰两国人民心灵相通的温情;它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它是陈副社长手机中的翻拍照片;它是报纸上每一条有关中国的新闻……海外华文报将全球华人一个共同的中国梦,一个民族复兴的梦,凝聚于笔尖,流淌在报纸的字里行间,向世人展现恢宏的时代进程。
【作者赵婧婻,现居泰国曼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