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人间

八桂大地唱响文化扶贫“好声音”

2018-12-24 08:58:53 经济日报

  南宁东岳艺术村里,村民们正在为游客展示壮锦刺绣技艺。 本报记者 顾 阳摄

  在柳州螺蛳粉小镇,围绕螺蛳粉产业已经形成了多个特色种植园区。

  本报记者 顾 阳摄

  从历久弥新的桂林“刘三姐”,到舌尖上的“网红”柳州螺蛳粉,再到充满民族风情的南宁古岳艺术村……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年来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大力推动文化扶贫工作,在推动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同时,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扶贫新路。

  在广西,“刘三姐”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上世纪50年代以来,“刘三姐”以彩调剧、交响乐、电影等形式活跃在舞台银幕上,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

  进入新世纪以来,艺术家们又将“刘三姐”衍化为我国第一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形成新的文化现象,其背后蕴涵的文化自信,正成为八桂儿女脱贫攻坚、谋求更大发展的力量。

  走下舞台的“刘三姐”

  曹立民是北京天创文投演艺公司副总经理,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公司董事长,而后者正是《印象·刘三姐》的运营方。他告诉记者,在参与演出的近千名演员中,有190多人是来自周边村屯的渔民,“白天他们是漓江上的游船船夫、餐馆员工或民宿老板;晚上他们就成为实景演出中的演员”。

  从《印象·刘三姐》开演以来就一直参与演出的徐全光是阳朔木山村的一名村干部。“过去,村民们大都是靠天吃饭、打鱼为生,现在演出给大家带来了稳定的收入,大家对未来更有信心了。”徐全光说,演出的工资已从当初的800多元涨到了如今的2000多元,到了演出旺季还有额外的奖金和加场费。

  《印象·刘三姐》这场山水盛宴让当地村民真正成了舞台的主角,不仅让贫困村民的口袋鼓了起来,也让他们的脑袋丰富了起来,打架斗殴赌博等行为少了,社会风气不断改善。2017年,实景演出所在的木山村、田家村等村屯,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3万多元。

  此外,《印象·刘三姐》运营方还与相关艺术学校开展合作办学,其中大部分学员是从贫困山区招收的农家子弟。曹立民说,这样做一方面为实景演出储备了人才,另一方面也让更多的贫困孩子有机会走出大山。据他介绍,目前,已有2000多名学员从阳朔走向全国各地的演艺舞台。

  从非遗美味到“螺蛳粉小镇”

  今年“双11”期间,日均成交量逾60万盒的“网红”小吃柳州螺蛳粉当仁不让地再夺电商平台米粉特产类销售冠军。

  自2012年亮相《舌尖上的中国》,螺蛳粉从柳州一道充满烟火味的街头小吃,迅速转变成一个风靡全球的特色美食。短短数年间,螺蛳粉产业成长为年产值超过30亿元的复合型产业。这也给螺蛳粉发源地及原料主产区柳州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个围绕“螺蛳粉+”的特色小镇由此孕育而生。

  太阳村镇是柳州“螺蛳粉小镇”的所在地,记者在该镇山湾村看到,旧村改造、新村建设、自然风光提升、特色民俗打造等相关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在相邻的新圩村二湾屯,当地特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也是一派繁忙,不时有村民送来新鲜的竹笋,这些优质竹笋正是制作螺蛳粉的主要原料之一。

  “竹笋平时不用怎么打理,一年下来每亩利润能有4000元。”村民覃进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了种竹笋的收入外,闲暇之余他还到附近的酸笋腌制企业上班,小小螺蛳粉让全家每年增收2万多元。

  当地镇干部告诉记者,螺蛳粉特色小镇的建设将把螺蛳粉生产、观光体验、商贸物流、文化展示等相关要素串连起来,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条。与此同时,当地村民还可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生态农业、到企业上班等方式增收。

  借助螺蛳粉特色小镇的打造,柳州在这项非遗美食上正布局一盘大棋。柳州市文新广局副局长黄才强告诉记者,在深挖螺蛳粉文化内涵、搭建传统技艺传承平台的基础上,高效整合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等要素资源,用产业化思维推动螺蛳粉生产标准化、企业发展集聚化,探索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这将是螺蛳粉小镇肩负的新使命。

  文旅融合的古岳探索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阳镇施厚村古岳坡,是壮族文学艺术家古笛的家乡。他创作的《漓江谣》《赶圩归来啊哩哩》等一批经典民歌经久不衰。如今,这个传统的农业小山村又多了一个响亮的新头衔——古岳文化艺术村。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民族文化研究专家梁汉昌告诉记者,作为当地“艺术家参与乡村建设”示范项目之一,古岳文化艺术村已吸引了一批艺术家及艺术机构进驻,成功申报了国家级“大国非遗工匠传承基地”等,成为广西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集聚区。

  不仅让非遗传承下来,还要让非遗动起来、活起来。2017年11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认定,“广西壮族非遗文化符号古岳工作站”作为广西首批5个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之一在古岳文化艺术村设立。目前,壮族服饰织染、五色美食文化、“干栏”木构建筑等一批“非遗”体验及传承培训已经步入常态化,当地农民的致富技能得到了有效提升。

  与此同时,古岳文化艺术村旅游化开发也进入快车道,民族文化艺术与旅游发展不断走向融合。承担旅游板块开发的南宁巴弗罗牧业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郑瑾说,围绕“吃住游牧娱”等要素,公司正不断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等短板建设,未来有信心把古岳坡打造成最具广西特色的乡村旅游典范。

  “不能让群众守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贫困下去。”广西文化和旅游厅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投入,引导培育更多特色文化产业扶贫项目,同时进一步提高传统技艺类项目的市场化能力,支持探索项目开展生产性保护,推动形成文化产业发展与脱贫致富的良性循环。(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顾 阳)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中国计生协八届六次常务理事会暨改革工作推进会召开

    • 优势栏目

      甘肃拓展第三方调解领域

    • 优势栏目

      吊装竞赛场上的指挥家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