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好山水到好景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调研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 哲 王宝会
阅读提示
经过多年的快速成长,目前我国旅游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期,粗放式的增长已不合时宜。旅游业如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广西的实践为我们带来了启示。近日,经济日报记者深入八桂大地,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业发展情况展开调研
“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处处是桂林”,坐拥先天优势的广西,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却没有一味去吃大自然馈赠的老本,而是放长眼光、用深心思,为天然的旅游资源赋予了崭新的内涵,探索发展全域旅游的新路径。
旅游品质的提高得到了市场的印证,2018年,八桂大地共接待游客6.83亿人次,仅一年的增量就达到1.6亿人次,是广西总人口的3倍还多。
经营全域
捕鱼,要踩高跷;捞虾,全靠灯笼;弹琴,弦只有一根;文字,个个认识却完全念不出。这些独特的风俗,来自我国唯一的一个海洋性少数民族——京族。京族儿女仅有20000余人,聚居在防城港东兴市美丽的京族三岛,4月16日,记者来到了其中的一个岛屿——万尾岛。
在万尾岛美丽的十里金滩附近,一辆房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辆房车已经在这里停了一个多月了,车主是外地游客。附近村民大多都见过他们,有时开船带他们出海捕鱼,有时帮他们加工一下海鲜,有时和他们聊聊天,讲讲我们京族的历史和故事。”曾任京岛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的京族老乡冯志有告诉记者。
房车一停个把月,附近村民早已见怪不怪,他们的生活与当地的旅游业已经水乳交融、难分彼此。对于游客而言,住民宿、游海滩、逛博物馆、看哈亭、出海捕鱼、走访京族居民,这个岛上有数不尽的旅游项目,相对应的,这些京族居民则既是民宿老板、海鲜大厨,又是出海向导,还是京族文化的传承人和讲述者。
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给游客带来了全方位的体验,也正是这种丰富的体验,拉长了旅游的长度和厚度,给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效益。“‘五一’假期马上到了,我们这里的民宿一床难求,每家的收入都很可观。以前靠海吃海,糊口只有出海捕鱼一条路,现在旅游发展起来了,家家都有生意做,生活越来越好。”冯志有大声笑着说。
京族三岛所在的防城港东兴市,是一座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与越南接壤的小县城。县城虽小,却十分繁荣。4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东兴口岸,瓢泼大雨丝毫没有浇灭人们往来的热情。实时更新的大屏幕显示,上午11时37分,当日已出入境10251人次,其中6536人次为中外游客。
通过东兴口岸,走上中越友谊大桥,记者被摩肩接踵的人流挤来挤去。“随着全域旅游的兴起,东兴口岸越来越火热,2018年出入境旅客人数创了纪录,高达1219万人次。”东兴市副市长陈佳佳告诉记者:“东兴以前只是个小城镇,自从开始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城市以来,市容市貌、市民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现在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的景区,游客一进东兴,就能从方方面面享受到景区般的便利服务。”
在广西,像东兴这样的全域旅游县不胜枚举。可以说,广西县域旅游发展的“一池活水”激活了整个自治区的全域旅游面貌。“广西开创全域旅游新天地,最大的特点就是聚焦县域。”广西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甘霖说:“目前,全域旅游发展‘广西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已经打造了27个特色旅游名县,东兴市就是其中的一个。全区111个县中,有93个都参与了旅游的‘双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