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11月13日电 题:真还绿 “榛”发展——吉林通化烧锅村见闻
新华社记者张博宇
这几天,想在拥有5000多亩榛子林的烧锅村找几颗零散的榛子,着实不易。
“自打9月榛子‘下山’,就一直供不应求。”烧锅村党总支书记戴振武说,村里产的榛子八成以鲜果榛子卖出,两成留下准备加工成榛子产品,目前已经“下山”的30多万斤榛子早早销售一空,带来了近300万元的收入。
红火的榛子产业并非一蹴而就。
烧锅村地处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西北部的安口镇,这里林地多、耕地少,还是县城水源地所在。2010年,为了生态环境,烧锅村开始退耕还林。但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是:保护生态效益的同时怎么能留住经济效益?
“我们想从‘还林’上做文章,种啥是关键。”戴振武说。经过多方考察,2010年,几个村干部在辽宁省发现大果榛子产业适合柳河县的自然条件,当年就引进了600棵盛果期的榛子树试种。
戴振武利用村里原先成立的园丰农林产品专业合作社组织大伙加入种榛子的行列。“榛子树是浅根系的树种,根系在地表成扇面分布,固土固水能力强。当时算下来,1亩地能赚1万多块钱,十分合适。”戴振武说。
榛子树需要5年才能进入盛果期,为了帮村民们树立信心,戴振武经常带着大伙出去参观成功案例,学习先进技术。经过几年的种植、培育,烧锅村的大片荒山荒地重新涂上了绿色,榛子产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如今,全村70%以上农户加入了合作社,仅榛子产业一项,他们平均每户每年就可以获得3万多元收入。烧锅村的榛子种植面积也从最初的1200亩发展到5670亩,还带动全镇发展28000多亩榛子园,形成了地域特色农产品。
为解决果园用工难、用工贵难题,没有任何机电基础的戴振武还化身“机械师”,带着村里的电工、焊工研究适合坡地果园的农用机械。经过4年努力,他成功研制出能够完成除草、施肥、洒药等工作的综合山地管理机,取名“果榛牛”。
“一台‘果榛牛’的工作效率能超越15人同时除草、10人施肥、20人搬运,一年能省下一百多万元人工费。”戴振武说。
村民孙宏斌对“果榛牛”的实力深有体会。原本靠种玉米、打工赚钱的他,今年承包了147亩地种植榛子。“第一年就净赚3万多元,‘果榛牛’帮我省了不少钱。”他说。
漫山遍野的榛子林,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让还绿的荒山成了宝贵的旅游资源。近几年,烧锅村通过举办榛子采摘节等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还绿万亩荒山,藏富绿水青山’。”戴振武笑着说。
这几天,榛子采摘、销售几近尾声,戴振武最忙的事就是到村西头的工地上跟着工人们一起干活。这里正在建设的智能化扦插育苗基地已经有了雏形。建成后,能实现幼苗品种统一、栽植一年即成型、当年就能成园的效果。“大棚建成后,预计每年最多培育300万株种苗,按照市场价每株4元来算,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戴振武说。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