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家门口的农场”提供担保贷款、免费进行技术指导、开展创业咨询服务
【稳就业进行时】长春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把更多“老乡”留在家乡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柳姗姗 彭冰
“在这开货车,每月能赚3500元,中午还管一顿饭,比进城务工强多了。”近来,在家附近一个农场工作的28岁小伙儿祖红星,每天都开车到市里送货,生活忙碌而充实。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就业带来冲击,今年上半年,不少外出务工人员被困在家中。吉林省长春市抓住时机,出台政策、做好服务,为当地像祖红星一样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千方百计把“老乡”留在家乡。
创造家门口就业机会
因有驾驶技能,祖红星过去一直在城里开货车,包吃包住,每月3000元。今年受疫情影响,他无法出门务工,正当他为没有挣钱门路发愁时,长春市九台区微雨众惠种植业家庭农场的老板郭艳芳找到他:“你先来我这里上班,等解封后,你想啥时候走都行!”
从4月开始,祖红星便在农场担任货车司机。和祖红星一样,不少不便外出的务工人员也来到了农场工作。守在家门口上班,虽少了城市的繁华,却多了一份心安。如今,祖红星已经爱上了这样的生活,并决定留在农场。
“以前我也在外面务工,体会过其中的不易,回到家乡创业后,我就想带着大家一起脱贫致富,让邻里乡亲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郭艳芳说。
2016年11月,靠进城务工攒下的积蓄,郭艳芳创建了微雨众惠农场,种植绿色无公害的瓜果蔬菜。
为帮助像郭艳芳这样的返乡创业者减轻负担,九台区从场地租赁、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层面扶持创业,近年来, 共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小额无息创业担保贷款8600万元。
同时,为了提升他们的种植、养殖技能,九台区人社局还聘请吉林省蔬菜技术专家到郭艳芳的农场现场指导,并组织周边的种植大户参加培训,聘请吉林农业大学动物学院教授给农户讲养殖技术。在创业能力提升方面,聘请吉林大学教授线上指导营销管理,还邀请省级创业指导师提供创业咨询服务。
“屯里90%的土地都被我们公司流转了,附近留守在家的劳动力基本都在我们这儿打工,旺季时用工量能有200多人。”主营生态养殖和饲料加工的吉林省伯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志春说。
脱贫后创业当上小老板
今年,面对疫情和数场台风的接连打击,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还有新增,这让大家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平时聘有30来位长期合同工,农活多的时候能达到200来人,基本都是老乡。”郭艳芳说。
今年48岁的付秀霞从微雨众惠农场刚开始种苗木时就跟着帮工,负责栽苗、采摘、除草。“一年能干9个月的活儿,年收入3万多元,家里农忙时,我们还可以轮流请假,这比外出务工强太多了!”付秀霞高兴地说。
为帮助更多乡亲增收,农场建立了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扶贫基地,为返乡人员提供创业场地,带动大家共同创业。每年,基地还会与当地就业局、农业局联合举办农业相关领域培训与学习,传授就业创业技巧。
“在农场干了几年攒下一些钱后,今年我也承包了两栋瓜果蔬菜大棚,技术、市场都由基地扶持。”49岁的陆桂芬说,一栋大棚的利润能有六七万元,明年,她打算扩大规模。
“受疫情影响,今年就业形势前所未有的严峻,不过在返乡创业带头人的带动下,很多外出务工人员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长春九台区就业局局长徐蕊说,近年来,全区共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返乡创业带头人115人,创业人员达8130人,创业带动就业达1.6万人。
今年以来,长春不断壮大特色产业,推动创业扩规模,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化项目,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230家。其中,“波泥河苗木花卉”产业创业408户,带动就业1.1万人;上河湾干豆腐、饮马河绿色有机大米、松花江稻花香大米等创业品牌遍地开花,带动了2.8万人就业。目前,长春不少地方乡乡有产业、村村有项目、个个能带动就业。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