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雪
随着“双11”战线拉长,消费者支付尾款的时间也变长了,但对于一些热门、限售商品,或者网红直播间的低价商品来说,“一件难求”仍是大多数消费者经常遇到的问题。于是,网上出现了代抢、代拍服务,甚至还有商家销售“抢拍软件”。
代拍的出现虽然满足了一些消费者需求,但这类服务泄露个人信息的风险极大,研发、销售“抢拍软件”更是涉嫌违法。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应该认识到其中风险及危害性。比如,用软件抢比手抢概率高,不过不保证一定能抢到,一旦个人信息泄露,轻则带来骚扰,重则可能被犯罪分子利用,给消费者财产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对于“代拍秒杀”等行为,依法规制很有必要。同时,电商平台也应加强技术防范。不必讳言,“代拍秒杀”不仅是一种作弊行为,也会严重扰乱电商平台运营生态。对此,电商平台应积极作为。比如,电商平台应提高自身注意义务,通过关键词审核、大数据侦查等方式持续监测、分析、识别提供代拍服务账号,并即时切断不正当“代拍”操作。同时,也有必要做好消费警示。
此外,还可以尝试通过代拍惩罚措施,以规范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比如,电商平台可以出台相应的规制性措施,一旦识别该买者为代拍购买,可对其施加一定的惩罚,这就能够规范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利于保障其他消费者权益,更有利于维护电商平台经营秩序。当然,也应对推出“免费秒杀、急速秒杀”等宣传内容的商家给予有效规制。
总之,“代拍秒杀”行为无论是对于消费者还是电商平台而言都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对于消费者而言,看似会因此得利,实则不然,不仅事与愿违,还可能面临维权乏术问题,因而还是远离“代拍秒杀”为好。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